第709章
劉晉聽完,想了想也是叮囑道。 劉晉估計明年會是大航海爆發的一年,現在京津地區這里已經有很多人都在組織著明年前往黃金洲撈金的事情,天津這邊各大造船廠的訂單都接到手軟。 海洋捕撈業、捕鯨業、海外貿易業,再加上即將要興趣的海外淘金熱,這一切都需要船,船是基礎,沒有船的話,想要去海外那都是空談。 所以必須要造出更多的船來,讓更多的人嘗到海洋的甜頭。 特別是南方這邊,劉晉必須要讓南方這邊的這些大家族、大商人、大士紳等等也嘗到海洋的甜頭,讓他們知道,只要跟著自己混就可以賺到更多的銀子。 盡可能的讓這些保守頑固的勢力也是慢慢的轉變成為新興的資本力量,如此一來的話,才可以真正快速的推動大明的進步和發展。 要知道整個大明最有錢的人可都是在南方,不將這些南方人給帶動起來,這大明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推動起來。 “是,我明白~” 孫新連連點頭,天津造船廠的規模是越來越大了,分廠也是越開越多,明年也是有計劃著同時開好幾個分廠,要遍布大明的沿海地區,造出更多的大船出來。 孫新匯報完畢之后,很快又有一個人站立出來,這人是長蘆鹽場的管事李繼業。 “殿下,劉公子~” “去年長蘆鹽場總計實現營業收入兩千兩百萬兩白銀,實現凈利潤五百五十萬兩白銀~” 說到這里的時候,李繼業聲音都變小了,這利潤率確實是太低了,也僅僅只是二十幾個點而已,和前面的京城玻璃廠、天津造船廠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可比性,不管是規模上還是利潤上面。 “這鹽怎么不賺???” 朱厚照聽完也是微微有些不敢相信,在舊有的觀念當中,這鹽可是最賺錢的,沒看到大明最有錢的人就是那些鹽商嘛。 好家伙,這長蘆鹽場一年的產鹽量非常巨大,偏偏竟然不賺錢,這就讓人不相信了。 “回殿下,主要是今年我們長蘆鹽場和江南地區的鹽商在北方地區進行了長達一年時間的價格戰,現在鹽的價格僅僅只有十幾文一斤,再加上我們第一年投入建鹽場還要繳納兩百萬兩銀子的鹽稅,所以利潤就非常低?!?/br> 李繼業想了想回道。 其實不能說鹽不賺錢,它的利潤依然非常的高,十幾文一斤的鹽,長蘆鹽場依然很有錢賺,只是因為爭奪市場導致鹽的價格下跌太多了,所以也就沒有賺到多少銀子。 一年賺幾百萬兩銀子,和其它的產業相比,似乎不算什么,但是如果進行一番其它的比較,你就會知道,這長蘆鹽場其實是真的很賺錢。 “鹽是老百姓生活必須的東西,價格低一些也好,大不了我們不賺錢,也要讓老百姓吃上便宜的鹽?!?/br> 劉晉倒是無所謂,說實話,他真心沒想在鹽上面賺什么銀子,他就是看那些鹽商不慣,另外還想搞咸魚產業,所以才弄出了曬鹽法,搞出了這個長蘆鹽場。 “對,對,早就看那些鹽商不順眼了,今年這個價格戰打的漂亮,明年繼續,爭取將南方市場也全拿下來,將那些鹽商給全干死?!?/br> “給老百姓吃的都是些什么鹽,還賣的那么貴,我們就是不賺錢也要打垮他們?!?/br> 朱厚照一聽,頓時也是連連點頭,覺得劉晉說的再理,這鹽我就是不賺錢了,也不要搞死那些鹽商了。 “是~” 李繼業連忙恭敬的說道。 一個接一個管事不斷的站出來向朱厚照和劉晉匯報一年的情況。 天津置業、天津海貿、天津港口、天津水泥廠、天津海事學院、京城紡織廠、密云鐵廠、京城機械廠、琉球城、京城置業等等,劉晉和朱厚照一起置辦的產業實在是太多了。 每一個產業都是下金蛋的母雞。 隨隨便便一個都有上千萬兩白銀的營業額,幾百萬兩銀子的利潤,有些賺錢的,像天津水泥廠、密云鐵廠這些,一年的利潤都可以超過千萬兩白銀,非常的賺錢。 林林總總的算下來,諸多的產業加在一起,一年的營業收入都有三億兩白銀,凈利潤總額超過一億兩白銀。 這是非??膳碌臄底?! 這些產業能夠帶動的經濟就更加的龐大,要知道隨便一個產業相關聯的行業都可以有幾十個,再互相關聯就更多了,能夠帶動多少人就業,能夠帶動多少人跟著發財。 劉晉、朱厚照、張懋這些處在最頂端吃香喝辣,下面各個關聯產業、行業等等也是可以跟著吃的滿嘴流油,最后再流到最下面的普通老百姓,大家也是可以跟著有不錯的工作和收入。 這也是現在整個京津地區發展極其迅猛的原因了。 因為就是所有的新興產業都是設置在京津地區,整個京津地區這里,單單是各大工廠、作坊等等的用工人數都極其的龐大。 京城這邊的人口增加了兩百多萬,這還是因為京城是天子腳下,各種限制太多,在天津這邊,因為限制少,再加上又有港口,天津這邊增加的人口更加的龐大。 原先并不怎么起眼的天津,現在隱隱之間也是有成為大明第一城的趨勢,單單是天津這邊聚集的人數就已經差不多有五百萬人,就是將北直隸、山東、山西這一帶的人都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