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市政大樓按照這個時代的稱呼來說,應該是叫官府府衙之類的,但琉球城這里并不這樣稱呼。 隨著夜晚降臨,市政大樓這里卻是燈火通明,一個個房間內點起了鯨油燈,市政大樓又大量的運用了玻璃窗戶,所以從外面看過去的時候,感覺市政大廳這里燈火通明,金碧輝煌,在黑夜之中非常的醒目。 其中的一件會議室被臨時用來充當教室,一盞盞玻璃鯨油燈點起,頓時整個教室就亮如白晝一般。 其他人和楊大郎差不多,一個個都已經洗漱干凈,穿著洗干凈的新衣服,嫣然一副怪怪學生的樣子,靜靜等待自己老師的到來。 眾人并沒有等待太久,李遠山就滿臉笑容的走了進來。 這第一節 由他來給大家上課,跟隨李遠山而來的,還有一些助理,這些手里面提著一捆捆書本,本子和鉛筆。 每個人一本書,一本本子和一支筆,這待遇比起以前來好多了,當然這也意味著劉晉在這方面也是已經做的更成熟了,走出了一條有別于傳統教育模式的道路。 當然和后世相比還差了不少,因為這個書本,只是非常簡單的書本,上面有些字和詞語、算數之類的,方便用來教學。 后世可是分成了很多顆,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等等之類的,這里顯然還不太現實,只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教育。 能夠識文斷字,能夠簡單的計算一些算數,還能夠知道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這個夜課就算是辦成功了,真的要做到后世的教育,還是需要從小進行系統性的教育才行。 當然這方面,劉晉也是已經在準備,琉球城這里未來的所有的小孩都將從小開始接受類似于后世的系統性教育。 只有教育才能夠培養人才,也才能夠真正開啟民智,也才能夠讓華夏民族在這個大航海的時代打敗歐洲人,從而搶到屬于自己的一塊蛋糕。 “這個是課本,這個是練習本,這個是鉛筆,大家以后上夜課都要帶來,大家先打開課本,翻到第一頁,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下這第一頁上面的10個字~” 楊大郎仔細的聽著,同時也是按照李遠山的話,翻開課本,上面寫著十個方方正正的大字。 “大家看到第一個字~” 李遠山在黑板上面寫出了第一個字,這是一個‘天’字。 “這個字叫天字,老天的天,天子的天,天空的天,大家仔細的看,它的筆畫非常的簡單,兩橫一撇一捺……” 李遠山的聲音不大,但卻是非常清晰的傳遞到每一個人的耳朵當中,教室非常的安靜,每一個人學習起來都非常的認真。 都已經成年人了,不再是小孩子,都清楚的知道知識的可貴,也都知道能夠有人叫你讀書寫字多么難得的事情,更是知道想要再繼續提高就必須要要努力學習。 很快,十個簡單的字就講完了,講完之后,李遠山又開始講數字,數字學習的是阿拉伯數字,0到9十個數字,學習起來非常的簡單,大家的接受能力也很強,學習又認真,所以學的很快。 按照慣例,講完課之后,李遠山也是開始講故事,一個時辰的夜課一轉眼就過去了。 “一個時辰就這樣過去了?” 當李遠山宣布下課的時候,楊大郎看著外面漆黑的一片,頓時就覺得這時間過的可真快,一個時辰一下子就過去了。 再看看課本上的十個字,數字,本子上面自己寫的歪歪扭扭的字。 “我楊大郎也認識字了,也會寫字了,還會算數了?!?/br> 內心深處,楊大郎忍不住如此吶喊道。 他楊家祖上不知道多少代都是農民,都是目不識丁的農民,現在到了他楊大郎這里,他終于也能夠有機會識文斷字,能夠寫字,能夠算數,可想而知此時楊大郎的內心之中的激動之情了。 他幾乎是一路哼著小曲回到自己住的地方,非常的激動,甚至于都睡不著,轉輾反側,腦海中不斷回憶著課題上面的內容,將夜課上學到的字一遍又一遍的溫習,學習到的阿拉伯數字反復的鞏固。 同時腦海中也是在不斷的回想李遠山所講述的故事,他總覺得有一扇大門已經打開,通過門縫,他已經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有別于他過去十八年所生活、所接觸的世界,一個讓他激動,讓他神往的世界。 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到過去的那個在東梅村的楊大郎,那個什么都不懂,每天都在為吃飽肚子而煩惱楊大郎。 第392章 第二批船 琉球島北面的一處海面上,十多艘大船正在海面上順風而行,船帆被風吹的鼓鼓的,海鷗圍繞著船只在不斷的鳴叫,時不時停泊到船上的桅桿上歇息。 “呃~” 水娃承認自己后悔了,后悔去什么琉球,待在自己的老家,雖然苦是苦,雖然飯也吃不飽,但至少來說不用暈船啊。 水娃是河南人,河南自古以來都屬于中原大地,因為悠久的歷史,再加上平臺開闊的地形,所以河南自古以來都是人口大省。 相對于它龐大的人口,河南的土地就顯得非常少,人地之間的矛盾極其的尖銳,再加上河南這個地方,老朱家封王封到這里的就有十幾個,這每一個王爺就是一個大吸血蟲,趴在河南老百姓的身上吸血。 河南的普通老百姓比起其它的省份的老百姓,日子過的更加艱苦,盡管他們同樣的勤勞,同樣的樸素,但在這個農耕社會,田地太少就注定了這里的老百姓非常去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