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這也是明朝軍隊死守城池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守城還能夠打一打,這出城野戰的話基本上就是找死,送菜的節奏。 但現在形勢卻是發生了微妙的轉變,明朝的斥候有望遠鏡,所以可以早早的就發現草原人的蹤跡,遇到草原人的斥候遠遠的就躲開了,不至于被趕走,無法掌握到草原的動向。 去年明朝的邊軍就利用望遠鏡的優勢,提前掌握草原人的動靜,將計就計,給達延汗好好的上了一課。 “這個小王子,去年吃的苦頭看來還不夠,竟然又用佯攻的老套路?!?/br> 伴隨著草原大軍的異動,大明的邊軍也是開始高度戒備起來,劉宇是宣府和大同兩地的總制,去年靠著望遠鏡這個利器,也是將計就計的狠狠的給了小王子當頭棒喝,因此也是得到了弘治皇帝的嘉獎。 劉宇這個人他是內閣首輔劉健的老鄉,都是河南籍貫的官員,特別為劉健所器重,經過馬文升的舉薦總制宣府、大同。 不過弘治皇帝一直以來對他都不是很喜歡,因為劉宇這人品行不端,總制邊鎮的時候,私設馬市大獲其利,然后大肆賄賂權要。 當然此時的弘治皇帝還不知道這一點,要不然也不會用他來總制宣府和大同了,歷史上的劉宇靠著私設馬市賺了很多銀子,然后利用這些銀子大舉賄賂,在明武宗時期,更是和劉瑾勾結在一起,官至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差一步就要入內閣了。 不過后來隨著劉瑾的倒臺,他也很快被人彈劾,被削官致仕,子仁黜為民。 從劉宇這個人的簡歷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人其實是一個相當有野心的人,一心向往上爬的人,所以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手頭上面的資源。 和內閣首輔劉健是老鄉,所以也是經常往劉健哪里走動,被劉健所器重,因劉健舉薦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后又召為左副都御史。 接著又和自己的頂頭上司馬文升關系搞的很好,在馬文升的舉薦下成為了宣府、大同、山西的總制,是手握兵權的邊鎮大佬。 手握邊鎮,他也是利用自己手頭的權力去私設馬市,馬匹在古代的價格自然是不用多說,隨便一匹馬,即便是最便宜的也是要幾十兩銀子,私設馬市不知道賺了多少銀子。 有了錢又拼命的往上爬,和皇帝身邊的紅人搞好關系,和劉瑾都是拜把子兄弟了,靠著這個關系又成了吏部尚書,差一點就進內閣了。 因為野心,所以這個劉宇多少也是有點想法,也能夠干一點事情的人,去年因為給了小王子當頭棒喝,受到了弘治皇帝的嘉獎,這讓他看到了升遷的希望。 所以當草原大軍異動的時候,他也是及時做出了反應,派出了大量的斥候,非常準確的掌握了達延汗大軍的動向,并且做出了自己判斷。 “這次佯攻宣府,主攻的還是大同?!?/br> 劉宇非??隙ㄗ约旱呐袛?,也是根據自己的判斷開始分配兵力,將宣府、大同、山西的兵力大部分都集中大同這里,準備和達延汗的大軍一決雌雄。 果然,幾天之后,宣府這邊首先遭到了達延汗佯攻部隊的進攻,只是因為城墻加高了很多,佯攻部隊根本就沒有取得什么實質性的成果。 要是在以前,佯攻部隊也有可能變成主攻部隊,因為明朝邊軍困頓,戰力低下,再加上防御的工事年久失修等等,所以有時候佯攻部隊都能夠輕松的打破防線,然后由佯攻變主攻,再迂回夾擊,輕輕松松就突破了明朝邊軍的防御系統。 因為清楚的洞悉了達延汗的動向和目的,所以劉宇這邊也是排兵布陣,同樣給達延汗這邊來了一個迷陣,故意在宣府這邊制造了調集重兵的假象,這樣一來達延汗攻擊大同的時候就會全力以赴。 劉宇的計策奏效了,達延汗以為自己的佯攻的計劃成功了,在第一時間內就帶著大軍浩浩蕩蕩殺向了大同。 “鐺~鐺~” 大同高達十幾丈的城墻上面,瞭望臺上,瞭望手用望遠鏡早早的就看到了草原上浩浩蕩蕩殺過來的大軍,很快就敲響了警報聲。 “哈哈,終于來了,怎么高的城墻,我看你怎么飛進來?!?/br> 城墻之上,劉宇信心十足,手中有足夠的兵力,又依托如此堅固、高大的城墻,縱然是達延汗這次十萬大軍壓境,他也一點都不慌。 他的腦海中都暢想著這一次打一個漂亮仗,回頭找自己的老鄉劉健,再和馬文升走動、走動,說不定就可以升上去了,甚至于還可以封個爵位什么的,多個鐵飯碗可以帶帶傳下去。 “這~” 和劉宇自信滿滿不同,當草原的大軍來到高大的城墻邊上時,一個個部落的頭領都傻眼了,這城墻怎么一下子變的如此之高了? 去年的時候,這城墻也僅僅只有現在一半高,這一下子就和兩邊的山脈一樣高了,這仗還怎么打? “我們要飛過去?” 至于普通的草原戰士,此時更是被眼前巍峨、高大的城墻所嚇住了,覺得自己除非是長翅膀了,否則根本就不能過去。 第310章 讓人絕望 大同的關隘前,雙方的大軍一片肅穆,草原上,草原大軍排列的整整齊齊,一面面旗幟在寒風中被吹的的獵獵作響。 高大的城墻上,明軍同樣緊張的握緊了手里面的武器,看著草原上黑壓壓的人群,一看看過去竟然仿佛有種看不到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