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看了看紙上林林總總記錄下來的十多個即將要去興辦的產業,劉晉都笑的合不攏嘴。 鹽鐵一直以來都是朝廷專營,任何人都不能輕易涉足其中,現在一下子鹽場可以私人開辦,連這個煉鋼的許可也都拿到了。 劉晉一直以來都想要搞個煉鋼廠,自己冶煉鋼鐵。 因為劉晉麾下的諸多產業當中需要用到鋼鐵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特別是天津這邊要搞房地產,幾乎都是少不了鋼鐵。 可是這個時代的鋼鐵產量非常少,關鍵是質量奇差無比,從各個渠道購買到的鐵,很多都非常脆,大鐵錘用來一敲就碎了。 讀過化學的朋友都知道,這是因為鐵里面含有的碳過多,所以鐵才會非常脆,這也是古代的鐵為什么要經過鐵匠反復的捶打,祛除里面的碳才能夠使用的原因了。 明朝的鐵產量低,至于鋼的產量就更低了,所有的鋼都是靠鐵匠一錘子、一錘子捶打出來的,所以好的鐵價格極其的昂貴,用來建房子什么的就太貴了,根本就承受不起。 鋼鐵在這個時代也是極其暴利的一個行業,因為鋼鐵的需求實在是太旺盛了,兵器鎧甲、農具菜刀、鐵鍋等等,都離不開鐵。 歷朝歷代將鋼鐵牢牢掌握自己的手中,雖然可以防止有人靠這個冶煉兵器造反的目的在里面,但更多的還是為了鋼鐵的暴利。 只是古代的冶煉技術有限,冶煉出來的鋼鐵往往都不夠朝廷自己使用,所以雖然說這鹽鐵專營,但大明各地還是有大量地方的士紳豪族在冶煉鋼鐵以獲暴利。 這也是劉晉能夠輕松拿到冶煉鋼鐵許可的原因,因為一個方面是幫皇帝建宮殿,弘治皇帝不能不有所表示,朝廷這邊不用花銀子,也不用耗費人力等等,自然是無所謂,反正冶煉鋼鐵的也不止劉晉一個人。 另外一個方面是朝廷自己官辦的冶煉鋼鐵的作坊產量太低,都有自己的任務,根本就沒有多余的產能來滿足劉晉建造乾清宮的需求。 “鋼鐵廠可是要好好的規劃、規劃了,最好還是選一個離鐵礦石產地更近的地方,這樣才能夠大大的節省運費?!?/br> 想到鋼鐵廠,劉晉就再次拿出了一張地圖,這是劉晉靠金手指弄出來的地圖,上面詳細的表明了各個地方的礦產資源分布。 “后世的首鋼剛剛開始的時候這鐵礦都是來自密云吧,這密云鐵礦的產量雖然不能和世界上其它的大型鐵礦相比,但是滿足眼前的需求來說那是絕對足夠的?!?/br> 很快,劉晉在京城附近的密云這里畫上了一個圈,密云鐵礦在后世也是鼎鼎有名的。 “嗯,接下來可就有的忙了,一下子要辦怎么多的產業,還有天津、京城這邊兩頭來回跑?!?/br> 細細的算完,劉晉也是開始對接下來的行程安排做一個詳細的規劃了。 不過還沒有等劉晉這邊規劃好,一道爽朗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臭小子,臭小子,有賺錢的買賣也不和老張說一聲,也太不夠意思了?!?/br> 聽到這個聲音,劉晉趕緊將書桌上面的紙收起來。 第304章 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 京城通往密云縣的官道上面,一輛輛馬車正在緩慢的行走,這些馬車全部都是四輪馬車,上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貨物,數量足足有幾百輛。 劉晉、張懋、徐光祚、朱厚照四個人騎著高頭大馬并列而行,走的很慢,一邊聊著天。 “老劉,在京城這邊不能建鋼鐵廠嗎?怎么非得要去密云這里?” 朱厚照很是不解的說道,這一次的投資規模非常的龐大,根據劉晉這邊弄出來的招股書,這一次要建造的密云鐵廠,投資將會高大兩百萬兩白銀。 在這個時代,普通老百姓一年有個三兩銀子就能夠過活的時代,這兩百萬兩白銀換算成后世的財富的話差不多就有兩三百億了。 如此龐大的投資,縱然是在后世那也是屬于超大規模的投資了,至于這個時代,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還是頭一遭。 當然參與密云鐵廠投資的都是有錢的主,弘治皇帝投資了四十萬兩白銀,朱厚照和劉晉兩個也是個投資了五十萬兩白銀,剩下的六十萬白銀,英國公、成國公、定國公三家均分了,每家投資二十萬兩。 如此龐大的投資,如此奢華的投資天團,都足以說明這個密云鐵廠的浩大了,劉晉準備將它設計成為這個時代規模最大,產量最高、質量最好的鐵廠。 “京城這邊雖然各個方面條件都很不錯,但是有一個缺點,在京城這邊建廠的話,離鐵礦石的產地太遠了?!?/br> 劉晉笑了笑說道。 “鐵礦石嘛,能夠消耗多少,有四輪馬車運就足夠了?!?/br> 朱厚照不以為意的說道,他的觀念自然還是停留在現有冶煉作坊的基礎上,他是去看過的,知道這些冶煉作坊的產量,一年都消耗不了多少鐵礦石,當然也冶煉不出多少鋼鐵。 “我們怎么多人加起來投資兩百萬兩白銀,如果需要的鐵礦石還是用馬車來運的話,那我們猴年馬月才能夠收回投資?” 劉晉搖搖頭說道,接著看了看眼前凹凸不平、蜿蜒曲折的官道說道:“或許我們首先應該要做的就是先修一條路?!?/br> “咳咳,臭小子,我們這一次可是砸鍋賣鐵跟著你一起投資的,你也不能胡亂糟蹋這銀子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