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下河屯的老百姓非???,但這并不是最苦的,最苦的還是軍戶、炤戶這些,他們才是最苦的,被戶役制度硬生生的世世代代都綁在了上面,永不翻身。 “讓你辦鹽場,你又要上交朝廷兩百萬兩白銀,又還要有利潤,難道你有什么新的制鹽之法?” 弘治皇帝微微點點頭,他已經讓蕭敬去查這些事情了,很快就會有結果,想了想他又看著劉晉問道,眼前這個年輕人,總是不按套路出牌,他既然能夠放出這樣的???,必然也是有自己的絕招。 就好像這蜂窩煤,好像這海魚,還有出海的商船,弘治皇帝現在腰包鼓鼓的,也都是跟劉晉脫不了關系的。 “陛下慧眼如炬,我確實是有新的制鹽之法?!?/br> 劉晉笑著點頭回道。 “說來聽聽~” 弘治皇帝頓時就來興趣了,語氣也是變的平和了很多,對于劉晉,他還是很喜歡的。 “陛下,傳統的制鹽之法很簡單就是煮鹽,用鍋去煮海水、鹵水,從而獲取鹽,這個方法不僅僅需要大量的柴火,同樣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時間?!?/br> “而我新研究出來的制鹽之法卻是不需要煮,只需要曬就可以,依靠太陽的光照將海水給曬干,從而獲得鹽?!?/br> 劉晉簡單的講曬鹽法說了出來。 “曬鹽?” 弘治皇帝和朱厚照都齊聲的說道。 “對,就是曬鹽,在沿海灘涂之地建鹽田,引海水而入,依靠太陽光照,將海水曬干,鹽自然就出來了,根本不需要去辛辛苦苦的煮鹽,省時省力成本又低,這也是草民為什么有信心做到向陛下承諾的?!?/br> 劉晉很是自信的說道,后世哪里還有什么煮鹽,全部都是靠曬鹽,產出的鹽比起現在的鹽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第277章 富者田連阡陌 后世單單是一個長蘆鹽場一年的產鹽兩就可以超過百萬噸,而這個時代的鹽場,縱然是鹽場的官吏拼命的壓榨炤戶,一個鹽場產出的鹽也是可憐的很。 依靠灶臺一鍋、一鍋的煮鹽,這速度和產量自然不能快到哪里去,更何況還要耗費大量的木材,很多沿海產鹽的地方數量早就已經被砍的精光了。 “父皇,兒臣覺得此法可以試一試,如果這曬鹽法真的可行,那以后可以在我大明大規模的推廣,產出更多的鹽,于國于民都是大有益的事情?!?/br> 朱厚照站了出來說道,于國于民自然是有利的,當然對他這個太子也是非常有利的,辦個鹽場基本上等于是有了一座金山、銀山了,以后坐著收錢就可以了。 弘治皇帝沒有開口,他在不斷的思索,鹽鐵專營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現在又豈能憑劉晉一張嘴就立刻改掉。 一旦鹽鐵專營的鐵律被打開了,這對于大明而言到底是好是壞,誰都不知道。 今天劉晉和太子可以合辦鹽場,明天其他人也會有同樣的要求,到時候這鹽就沒有辦法控制在朝廷的手中了。 這鹽開了口子,到時候這鐵呢? 鐵不僅僅可以用來生產農具等等,還可以用來生產刀劍、箭頭、鎧甲等武器裝備,而這些東西可是關系到國家的大事的,自古以來的統治者都是非常警惕這一方面的,盡管這并沒有什么用,該造反的還是一樣造反,該滅亡的朝代還是一樣滅亡,不會因此有所改變。 可是這鹽鐵握在自己的手中,這些統治者自然是更安心一些。 “你們先回去吧,此事朕需要好好考慮?!?/br> 弘治皇帝想了想回道。 準備等蕭敬這邊調查清楚之后再來下決定,當然,這自然是還需要和朝中大臣好好的商量、商量,聽一聽大家的意見。 “兒臣告退~” “草民告退~” 劉晉和朱厚照互相對視一眼,顯得有些無奈,同時離開了養心殿。 “老劉,半個鹽場一年上交兩百萬兩白銀,我們真的還有錢賺?” 離開了養心殿之后,朱厚照忍不住對劉晉問道。 “殿下還不相信我,我什么時候說過大話?” 劉晉非常鄭重的說道。 “額……我相信你,不過鹽鐵這東西還真心不好弄,歷朝歷代都是朝廷專營?!?/br> 朱厚照點點頭,劉晉的能力他當然是知道的,要不是有劉晉,他朱厚照現在都還是窮光蛋呢,辦事都還要靠太子的名號,哪像現在什么事情都可以用銀子去辦。 “殿下,其實對于煉鐵我也挺在行的?!?/br> 提到鐵,劉晉也是忍不住說道。 這個時代的鐵也是非常昂貴,因為產量有限,而且大家都知道,華夏大地上面的鐵礦石含量都比較鐵,而且基本上都還有大量的雜質,質量比較差,縱然是在后世,鐵礦石大部分還是依靠進口的。 而這個時代,因為技術的緣故,大明的鐵產量比較低,而且質量也非常不好,往往好好的鐵價格非常高。 “你會煉鐵?” 朱厚照一聽,微微一愣的說道。 “當然?!?/br> “和這個曬鹽法差不多?可以大規模的煉鐵?” 朱厚照的小眼睛頓時就瞇起來了,連忙小聲的問道。 “差不多吧,要是允許的話,辦個鋼鐵廠,絕對賺錢?!?/br> 劉晉點點頭說道,他早就想辦鋼鐵廠自己煉鋼鐵了,只是這事還真心急不來,鹽鐵專營的年代,沒有朝廷的允許,煉鋼鐵就是違法,甚至于還能夠被人扣上密謀造反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