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看來玻璃窗戶很受歡迎嘛~” 劉晉一邊在街道上面逛,同時也是密切的注意著街道兩邊酒樓、茶館等等建筑的變化,和劉晉所預料的一般,玻璃窗戶、玻璃燈具等等已經開始風靡整個京城。 以前的窗戶全部都是紙質的窗戶,現在街道兩邊的酒樓、茶館之類的都已經換上了玻璃窗戶,玻璃窗戶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一道道光芒。 透過玻璃窗戶,還能夠看到這些酒樓、茶館之類的里面有大量的玻璃燈具,在一些酒樓、茶館的門口都安裝上來玻璃鏡子,上滿都寫了一些諸如‘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衣冠不整,恕不招待’等之類的標語。 和后世差不多,這些行業都是屬于最潮流的行業,都是緊跟時代潮流去的,現在各種各樣的玻璃制品也是成為了京城上流社會的標配,自然而然的這些酒樓、茶館什么也都要跟上,特別是一些有檔次的酒樓,那更是如此。 “玻璃窗戶比以前的窗戶好用多了,光線充足,又不怕風吹雨打,肯定會受歡迎的?!?/br> 趙二虎想了想點點頭說道。 “受歡迎好啊,越受歡迎越好?!?/br> 劉晉自然是笑的合不攏嘴,這玻璃的買賣直到現在依然還是獨家買賣,古今樓這里的生意依然非常的火爆。 古今樓帶動了整個京城的風氣,而整個京城又會帶動整個大明的風氣,京城這邊的市場爆滿了,還有整個廣袤大明的市場。 現在古今樓最大的生意已經不是京城這邊了,而是源源不斷來自大明各個地方的商人,這些商人將各種各樣的玻璃制品販賣到大明的每一個角落,讓玻璃制品成為了大明上流社會的標配。 自然而然的,古今樓這邊的生意就非常的火爆,將劉晉和朱厚照給撐得飽飽的。 “晉哥兒,這水泥也是慢慢的流行起來了,你看這棟樓也是照著我們天津這邊的樓來建的?!?/br> 趙二虎指了指街道旁邊一棟用水泥、青磚建起來的小樓說道,這小樓目前已經完成了主體的建設,雖然僅僅只有三層樓高,但卻是成為街道上面的焦點,幾乎每一個從這里路過的人都要停下來好好的看一看。 京城這邊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頭建造的房屋,當然不要以為木頭建造的房屋就差,事實上這個時代,只有有錢人才能夠建的起這樣的房子。 普通的窮苦老百姓只能夠建泥土房,根本就建不起木頭房子。 木頭建造的房屋,他有諸多的好處,但很難建的很高,一般都是一層,少數一些能夠建個兩三層,但都不會太高。 現在用水泥、青磚來建房子,很容易就能夠建的很高,也就是京城這邊有限制,不允許超過某個高度,所以京城雖然繁華,但其實所有的建筑都不高,大部分都還是一層的房子,只有沿著街道的酒樓、茶館之類的會有兩三層,但都比較少。 當然建的高并不是這棟樓吸引人的原因,更主要的是這棟樓的結構和這個時代完全不一樣,方方正正,外面更是粉上了一層白色的石灰,在周圍就是最亮眼的存在了。 還有這樓的門面也是建的很寬,非常的大氣;地面用水泥鋪平,還貼上了最新的瓷磚,還有玻璃窗戶,玻璃燈具等等用來裝飾。 “望月樓?” 劉晉看了看這棟樓外面的最新的采用玻璃支撐的招牌,這種玻璃招牌也是古今樓現在推出來的新產品,晚上的時候只要在里面點上幾個蠟燭,立即就有了后世的廣告招牌的效果了。 “我記得望月樓好像不是在這個地方吧?” 劉晉轉頭四處看了看,望月樓是自己出名的地方,怎么可能會忘記,這里顯然不是望月樓所在地方,這里竟然又有一座新的望月樓。 “這是望月樓的分店,據說是專門用來做海鮮的?!?/br> 旁邊有人聽到了劉晉的話,知道詳情,也是回道。 “分店?” “專門做海鮮?” 劉晉聽完,也是微微一愣,這感覺和后世的酒店、飯店等等之類的差不多了,竟然還有分店,還專門做海鮮。 不得不說穿越到這個時代,劉晉終究還是對這個時代形成了一些改變,蝴蝶效應似乎越來越大了。 京津有了寬敞的水泥馬路,又允許出海捕魚,這來自海魚的各種海鮮也是源源不斷的運輸到京城,竟然讓京城這里出現了專門的海鮮酒樓了。 以后還會出現什么,發生什么巨大的改變,估計誰也難以預料了。 對于這種改變,到底是好還是壞,誰都說不準,但至少眼下來說,這種改變對于大明而言還是利大于弊的,這讓劉晉心里面也是安心了很多。 提到了海鮮,劉晉這才想起來,京城這邊也是已經有專門的海貨行,帶著趙二虎,劉晉也是朝海貨行這里走去。 海貨行也是位于廊東崇南坊這里,離海貨行僅僅只有幾百米的時候,劉晉就已經能夠聞到一股淡淡的海腥味,離的越近的時候,這種海腥味就越濃。 “人可真多~” 來到海貨行,劉晉放眼望去,整個海貨行所在的街都非常的熱鬧,大量的人在這里挑選來自天津的海鮮,各種各樣討價還價的聲音不絕于耳,同時各種各樣的魚腥味、魚臭味也是迎面而來,讓劉晉忍不住微微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