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至于永平府、天津、京城這一帶,現在災民們大部分都已經開始朝京城和天津這邊聚集,這聚集起來就非常利于我們去賑災,特別是這京城和天津之間的官道用水泥路修好之后?!?/br> “用馬車運魚,一百多公里的路,半天時間就可以運到,賑災完全不是問題?!?/br> “所以只要我們理清楚這一切,這災荒并不可怕,完全是可以輕松戰勝的?!?/br> 劉晉將自己對這一次災荒的想法說了出來,這也是劉晉之所以有信心的原因。 “真不知道你小子的腦袋里面到底裝了什么,聽完你的分析,我現在是一點也不為災荒擔心了?!?/br> 周經聽完,忍不住長長的感嘆一聲說道。 “原來如此,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李東陽聽完,腦海中仔細的思索,很快也是忍不住笑了笑搖搖頭說道:“我這讀了一輩子的書,學習了一輩子治國之道,連如此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實在是慚愧~慚愧?!?/br> “李公謙虛了,小子我也只是胡亂的瞎說罷了,真叫我去做事的話,我才是什么都不懂?!?/br> 劉晉連忙搖搖頭說道。 “鐺~鐺~” 就在這時,燈塔上面又傳來了一陣陣的鈴聲,這讓港口這里的眾人一個個一頭霧水,這船都已經回來了,這怎么又想起了鈴聲。 “有船回港了~有船回港了,好像是前往朝鮮的船回來了~” 很快,燈塔之上,負責瞭望的人拿著大鐵皮喇叭就大聲的說道。 “朝鮮的船回來了?” “回來的真是時候?!?/br> 劉晉一聽,頓時就來精神了。 第201章 一箱箱白銀 天津港口內,伴隨著一陣陣鈴聲的響起,眾人再次看向海天相連之間,只見五艘大福船正急速的朝著天津港口這里駛來。 “終于回來了,天津港這里的變化可真大啊?!?/br> ‘昆侖號’上面,杜明恩用望遠鏡看向天津港口這里,此時的天津港口已經全然沒有了原先剛剛離開時的景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用水泥修建起來的港口,非常的大氣,整齊、平坦,再加上港口附近的造船廠、造船廠的家屬區等等,給杜明恩一種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感覺,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船離天津港越來越近,港口這里,負責港口管理的管事也是開始忙碌起來,開始有小型的船只朝著五艘大福船這邊劃去。 這五艘船去朝鮮這邊,對這里的一切都已經變的陌生了,所以需要引水員將他們引到相應的碼頭這里去,同時開始安排剛剛卸貨的人準備給這五艘大福船卸貨。 “前往朝鮮的船?” 李東陽看了看越來越近的大福船,有些疑惑的看了看身邊的劉晉。 “是這樣的,李公?!?/br> 劉晉笑了笑說道:“這前往黃金洲的路途非常遙遠,兇險萬分,這些船員雖然經過了一定的學習,但是訓練方面卻是遠遠不行,所以我就讓這些學員分成兩批?!?/br> “一批則是在近海這邊進行海上訓練,順便也是捕魚,另外一批則是嘗試先走一走短程的航線,進行對應的訓練,只有在完成了這些訓練之后,完全掌握了海洋航行的技術才可以前往黃金洲?!?/br> 聽完了劉晉的話,李東陽、周經、張懋三人這才點點頭,這劉晉辦事還是比較可靠的,原先還覺得這前往萬里之遙的黃金洲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 現在看來劉晉是有著自己的詳細計劃,在各個方面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并沒有傻乎乎的一開始就將這船隊直接派往黃金洲,而是先進行了系統的理論學習,接著再進行海上的實踐訓練,還進行短程的航行,做了充足的準備。 “當然了,這去朝鮮肯定不會白走一趟的,順帶著也是去朝鮮這邊做做生意,賺點銀子,再買些糧食回來?!?/br> 劉晉話鋒一轉笑著說道。 “做生意?” “買糧食?” 李東陽和周經互相對視,其實心里面就已經猜到了,劉晉做事一貫都是無利不早起,無論是在京城這邊搞出的蜂窩煤和玻璃,還是在天津這邊去海上捕魚。 每一件事情雖然都是利國利民,但是同樣的,劉晉也從中賺取了豐厚的利潤,一個小小的蜂窩煤竟然也能夠年賺百萬兩白銀,至于這玻璃那更是日進萬金,讓劉晉和太子朱厚照賺的盆滿缽滿。 這船員訓練也都是順帶著捕魚,這去一趟朝鮮,多半也不會白走一趟的。 “小子,這經商畢竟是小道,你的心思還是應該放在科舉之上,不要因小失大?!?/br> 周經看了看劉晉,語重心長的說道。 自古以來,這商人都沒有多少地位,讀書人才有地位,才能夠進入這個時代權力的中心,至于商人,縱然是再有錢又如何? 見到一個七品的芝麻官還不是一樣要跪下來,縱然是有萬貫家財,依然不過是一介商賈而已,讀書人是最看不起這些商賈之輩的,說道商人的時候,眼神之中都是帶著不屑一顧的神色。 周經愛惜劉晉這個人才,所以這才鄭重的提醒,讓他不要忘記了科舉,要將心思放著這上面。 “小子曉得~” 劉晉一聽,連忙拱手回道。 盡管并不是很認同周經的觀點,但對方畢竟是好意,更何況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地位確實是太高了,而商人雖然有錢,但沒有地位,這也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