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李東陽和周經是正兒八經考科舉當官的,讀的四書五經,學的孔孟之道,這海洋之事,接觸的太少、太少了,以至于都不知道該如何去問。 很快,幾人就出了造船廠,造船廠和天津港口離的很近,幾人自然是朝著天津港口這邊走去。 此時的天津港口依然非常的熱鬧,到處都是招募過來的災民,這些災民非常有組織的在修建港口、碼頭、船塢、船塢等等。 因為招募的人足夠多,再加上有水泥這個神器的存在,所以已經有一大片的港口已經修建完畢。 走在平坦的水泥馬路上面,看著和這個時代完全不一樣的港口建筑,港口這里的建筑大部分都是采用了后世的建筑風格,特別是因為有水泥這個神器之后,這房屋都可以建的比較高。 所以港口區這邊的很多建筑都是建了四五層,最高的燈塔那更是有幾十米高,再加上港口這邊是最先用上水泥的,基本上所有的一切都用水泥修建的整整齊齊,看起來給人的感覺就非常的震撼。 再看看不遠處忙碌的龐大大軍,李東陽、周經、張懋等人都停下了自己的腳步,內心之中有諸多的感慨。 “不可思議,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建起了如此龐大的工程,更為難得的是還剛剛好幫助了災民,一舉多得,這或許就是你所說的以工代賑吧?” 李東陽似乎有感而發,眼前的港口,工程量非常浩大,龐大的港口區足足有十多公里,再加上不遠處的造船廠、造船廠的家屬小區等等。 如此龐大的工程,如果是讓朝廷這邊來做的話,不僅僅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更是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完成。 “是的,因為災荒,所以這人工非常的便宜,只要有口飯吃,他們就愿意賣力的做事,要是在平時,我肯定是招不到如此多的人手,而且這工錢開支也會很大?!?/br> 劉晉點點頭回道。 “以工代賑的好啊,沒有你劉晉的話,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呢?!?/br> 李東陽看了看眼前上萬人忙碌的景象,上萬人集中在一起干活,這看過去的時候就是人山人海,場面無比的壯觀,無比的熱鬧。 有大量的人挑著石頭、沙石等等過來,還有人運著一車、一車的水泥過來,有人負責攪拌,有人負責澆筑,還有人負責平整土地…… 所有的一切都分工明確,有負責修建碼頭的團隊,有負責修建房屋的團隊,還有負責修路的團隊,一切秩序井然,龐大的人群在一個個管事的帶領指揮下非??焖俚耐瓿勺约旱墓ぷ?。 看到這里,再想到了來時官道上面忙碌的景象,很難想象這些揮汗如雨、光著膀子賣力干活的人會是災民。 但來天津的路上,他又看過了太多、太多饑餓的人群,兩者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強烈對比,這讓李東陽也是忍不住發出了自己的感嘆。 “慚愧,慚愧~” “上有陛下圣明,朝中諸公賢能,下有我朝百姓吃苦耐勞、聰明勤勞,再大的困難也是可以度過的,我所做的事情根本就微不足道,甚至于還是占了便宜的?!?/br> 劉晉一聽,連連搖頭說道。 “你小子就不要謙虛了,你的本事我們是看在眼中的,說來慚愧,我們這些朝之重臣,雖然口口聲聲喊著忠君報國,為君分憂,為社稷鞠躬盡瘁,為天下蒼生謀福祉,但是面對這災荒卻束手無策,實在是慚愧!” 周經拍了拍劉晉的肩膀,這稱呼都變了,顯然對劉晉很是滿意,要不然也不會如此稱呼了。 “周公謙虛了,周公剛正不阿,敢于直諫,有唐魏征之賢名,小子早也是如雷貫耳,佩服萬分?!?/br> 劉晉一聽,頓時連忙對著周經說道,劉晉的馬屁顯然是拍到點上面,讓周經很是受用,摸著自己的小胡子,眼睛都微微瞇起來。 他一直以來都是以魏征為學習的榜樣,所以劉晉將他比作魏征,那自然是讓他高興不已。 “鐺~鐺~” 就在幾人聊的正歡之時,港口區的燈塔上面的鐘聲敲響了。 “有船回港了,有船回港了~” 高高的燈塔上面,負責瞭望的人拿著鐵皮制成的擴音喇叭大聲的喊出來,頓時就讓所有人知道了發生了什么事情。 “有船回來了?” 劉晉一聽,趕緊就看向港口外面的海上,直接海天相接之處,幾艘船只的身影若隱若現,正在朝著天津港這邊駛來。 第199章 漁船回港 天津港口內,伴隨著鐘聲的響起,眾人將自己的目光看向海天相接之處,幾艘大福船在海面上若隱若現,宛如披甲凱旋歸來的勇士一般,劈波斬浪,桅桿頂上大明的旗幟迎風飄揚。 “運氣不錯嘛,原本還想專門找個時間等漁船回來,沒想到現在就遇到了?!?/br> 李東陽看著海面上慢慢朝著港口駛來的船只,笑了笑對身邊的周經、張懋說道。 “運氣是很不錯,我倒是想要看看這一艘船是不是真的能夠捕撈到超過十萬斤的海魚?!?/br> 周經點點頭,眼神之中充滿了期待。 至于一旁的張懋同樣如此,他現在都已經心動了,想要購買幾艘漁船出海捕魚,只是這兩萬兩一艘的價格,讓他還有所猶豫,現在能夠親眼見一見自然是最好的。 隨著船只回港,天津港口這邊正在工作的人們也都紛紛的停下來休息、休息,這幾乎也是已經養成了一個慣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