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想了想劉晉還是覺得有必要現在就開辟新的賺錢路子出來,不然這幾萬人的吃喝,西山煤業縱然是家大業大,也會坐吃山空的。 “是~” 孫新等人一聽,也是趕緊各自分頭去通知其他的管事準備開會。 “玻璃和鏡子這個要弄出來,不過這個東西前期走高端路線,產量不需要太大,用來賺錢可以,但是如此龐大的人數,還是要找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才行,紡織業、建筑業、海洋漁業、鹽業、鋼鐵業……” 看著孫新等人離去,劉晉的腦海中也是開始思索起來,腦海中不斷浮現出一個個行業,思索著下一個賺錢的路子。 “紡織業倒是非常不錯,只要將珍妮紡紗機給研究出來,這生產效率就會大大提高,而且紡織業還可以進一步發展成為制衣業、制鞋業等等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只要賺錢,到時候別說是這幾萬人,來個幾十萬人也不怕?!?/br> “建筑業也不錯,將水泥弄出來,到處修路蓋房,搞房地產行業,需要的人數也非常多,而且要想富先修路的至理名言肯定不會錯的,這個時代的道路交通條件實在是太差了?!?/br> “從昌黎縣到京城這里,200公里不到的路程竟然花了三天的時間?!?/br> “嗯,水泥必須要盡快搞出來,這可是好東西啊,修城墻也好,修路、造橋也好,這絕對是妥妥的利器,用來對方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非常不錯的,到時候將城堡一個個修到草原上去,讓他們幫我們養綿羊?!?/br> 劉晉的腦海中細細的進行規劃著,頓時就覺得聚集在西山這邊的幾萬人根本就不夠用了。 “晉哥兒,朱平朱先生、杜明恩杜先生來了?!?/br> 就在劉晉沉思之際,趙二虎急匆匆的走了過來說道。 “朱平?弘治皇帝,杜明恩,看來多半是為了商量船隊前往黃金洲的事情?!?/br> 劉晉一聽,頓時就猜測道,這邊也是趕緊趕過去。 第120章 平衡與制度 弘治皇帝一身便裝,身后面跟著朱厚照、劉健、杜明恩幾人,一行人一邊在西山這邊隨意的逛著,也是一邊有說有笑。 “這西山還真是熱鬧,來到這里我都覺得一點都不冷了?!?/br> 弘治皇帝看著西山熱鬧非凡的景象,也是滿臉笑容。 他當然是非常開心了,這西山煤業他才是大老板,去年年底分紅,他拿的最多,一想到今年這西山煤業如果運轉正常的話,他能夠從這里分紅到幾十萬兩銀子的事情,他心情就更好了。 “這里怕是聚集了有上萬人了,如此多的人都管理的井井有條,這劉晉確實是一個人才?!?/br> 劉健摸著自己的胡須點點頭說道。 “豈止是人才啊,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我也是經商的,在江南這邊也是有些棉紡作坊,我管理幾百號人就已經覺得非常難了,這管理成千上萬人,這需要很深的學問才行?!?/br> 杜明恩也是笑著插話道,他盡管猜到了弘治皇帝和眼前這個劉健都是大有來頭的人,但對方沒有表明身份,杜明恩也是沒有太過拘謹、約束。 就在幾人聊天之際,劉晉就走了過來。 “朱先生、劉先生、杜先生,蕭先生,還有朱兄,新年好啊~” 劉晉笑著和幾人打招呼。 “新年好~” 弘治皇帝和劉健笑著點點頭算是回應,杜明恩則是同樣拱手回敬,至于蕭敬也是笑了笑,朱厚照則是對著劉晉眨了眨眼睛,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 “劉公子你來的正好,剛剛我和朱先生、劉先生說道管理方面的事情,正要向你請教一二呢,你是如何管理將這西山如此多人管理的井井有條的?” “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下你的經驗和方法?!?/br> 杜明恩笑著問道。 “這其實也很簡單,這管理一個作坊、經營一個產業其實和治理國家也是一樣的,關鍵在于用人?!?/br> 劉晉點點頭,接著想了想說道:“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用人之道的關鍵點在于將人用在他擅長的方面?!?/br> 聽到劉晉的話,弘治皇帝和劉健也是立刻就來了精神,仔細的聽起來,同時心里面也是覺得這劉晉真能夠吹的,這管理一個西山煤業竟然也能夠和治理一個國家相提并論,倒是來了興趣,想要聽一聽他能夠說什么東西來。 “以西山煤業這邊來說吧,有的力氣大,所以我就安排他們去挖煤或者挑煤,有的人心靈手巧,我就安排他們去做煤爐,還有的人非常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學習能力強,我就升這些人來做管理?!?/br>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其實管理方面就是圍繞這一點來轉的?!?/br> 劉晉簡單的將自己的管理經驗說了出來,這管理學非常的浩瀚,后世這方面的書籍不知道有多少,但核心點還是圍繞著人來轉的,因為管理、管理,重點還是人的管理和利用。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弘治皇帝微微點點頭,這邊劉健卻是微微皺眉想了想說道:“劉公子剛剛不是說了,這經營一個產業和治理一個國家也是一樣的,但自古以來這治國之道首先看重的卻并非是才能,而是忠孝?!?/br> “夫大國者當以禮儀為干櫓、以忠信為甲胄、以孝為根本,以德而遠播天下,如此四方自當賓服,天下歸心,這才是真正的治國之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