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后記(完本感謝導師和讀者朋友)
《五(12)班的小小少年》完本了,首先,我要感謝尊敬導師李智勇老師的指導建議和親愛讀者朋友們一直的支持。 本書參加這次兒童征文,進入top50 創作孵化賽段后,可以和導師進行一對一的咨詢提問,我咨詢了尊敬李智勇老師如下問題: 一、關于《五(12)班的小小少年》寫作上,譬如我在我在“新來的科學老師”這章寫到了申校長因為年輕何老師周五的下午組織全班孩子們出去玩,沒有經過學校批準同意,申校長從學校安全責任上對何老師嚴肅批評時,孩子們的辯解,年輕何老師直接頂撞,被申申校長發難調其去新校區的一年級,后來何老師辭職。這章,把書里申校長塑造成一個“格格巫”形象,這樣的“丑化”描寫。 (因為擔心給孩子消極感受,我在后續的“校園環境育人”那章,也借由學?;üだ畎⒁毯蜕晟晷iL辯論,指出申申校長教育的教條主義對于孩子們的情感、態度上的忽略……花工阿姨繼續帶著黃色锃亮的小鋤頭,踏著滿地的陽光,繼續在校園那開滿鮮花小花園里種花,希望能給小讀者一個放心的圓滿。) 所以,請問尊敬的李老師,這種情節,給孩子不好感覺,甚至會厭惡專橫,不近人情的申校長,在現實兒童作品里出現是否正當?大膽剖析寫出來,如何注意分寸? 二、本書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主視角的小故事,不是某一個孩子獨有的故事,就像一部小學校園生活情景劇,雖然班主任和同學都是一樣,故事也有一定的關聯,但這樣描寫發生在四十位少年兒童關于校園、家庭、社會多方面影響下的各種故事,這樣有點散的作品結構,如何提高文本對孩子自身閱讀的吸引力和興趣? 通過指定郵件咨詢我們組的導師李智勇老師后,很快得到了李老師的指導建議。 李老師的回復: 1.第一個問題: 首先,善惡二元分明的寫法,比較容易下筆。因為這是最簡單的認知模型。童話里,都是有一個美麗的公主和一個殘暴的巫婆,或者邪惡的巨龍。好人好得沒邊,壞人壞得掉渣。這樣處理,容易抓住特點,使人物面目突出,戲劇沖突強烈。但是,我要說,高明往往是黑不甚黑,白不甚白。如果想卓越,就要挑戰一下復雜人物關系設定。人都是好人,即便壞,也只是一些可原諒的小心思,但是演化出來,卻造成傷害。比如,申校長,可以讓他很兇惡地批評、處罰老師。但是,要有反轉。他如此兇惡背后,是經歷過草率組織學生春游帶來的悲劇?;蛘咚膍eimei就是年輕老師組織春游掉進了河里?!皦摹本陀辛丝衫斫獾睦碛?。辯論時讓年輕老師說充分他鼓勵孩子追求自由的理由:孩子不是被綁著腿的小鳥,申校長兇惡鎮壓。后頭翻出原因:隱藏的悲劇?!八┩?,比摔死強”。最后,各自反思,走向和解 在處理時,想著:惡,是有理由的。沒有真正的惡人。就會好很多 2.第二個問題: 每篇文本都要扣住孩子關心的點。參考《愛的教育》。主觀視角沒問題,看什么?看轉校的新生、看校運動會、看第一場雪,看家長會……鉤住孩子關心的問題,去展現人物內心。 希望可以有所幫助~ 感恩感謝尊敬的導師李老師,在周日的凌晨12點過,通過郵件回復我咨詢問題。 一篇好的文本,離不開精益求精的提升和改進,能夠得到導師的指點一二,那是讓人醍醐灌頂,很幸運和快樂的事情。 李老師的指導和建議對于本書《五(12)班的小小少年》很重要,我自己所在的校園里,校長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對于資深的老師,申校長肯定會給面子,對于理想情懷又頂撞的年輕老師,是校長“立威”的時候,也給他人塞一顆糖的時候,就如李老師指導的人物的復雜性上高明往往是黑不甚黑,白不甚白,如果想卓越,就要挑戰一下復雜人物關系設定。 在李智勇老師的指導下,我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看待問題。 不管是請教李老師的“年輕科學老師”那章要修改成孩子們追求春游的自由,申校長作為校園安全第一責任人的阻止、批評后面的苦衷,各自反思,和年輕科學老師走向和解。 包括其他章節也要再次檢查,按照李老師指導的,爭取每篇連接又獨立成章的文本都要扣住孩子關心,能夠讓少年兒童能讀、愛讀…… 就算我寫作水平,表達能力達不到,但我每篇文本首先必須是感動自己的。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沒有什么高深的教育理念,在最基層的教育崗位,真誠、用心付出和孩子們在一起。 通過寫《五(12)班的小小少年》這本書,我更加懂得用心、用愛、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我們的孩子在一起。 我心甘情愿一直就在基層的教育崗位,不爭職稱,謹言慎行、小心翼翼、吃虧是福。 避免陷入教育同行的爾虞我詐、不被校長批評就好。 我有這一份基本的薪水養活我普通的小家,把自己最普通的工作踏踏實實干好,真心愛著我的學生這些小小少年,保持好一顆赤誠之心,這也是我追求事業最高的發展。 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保持好這份“飯碗”,我就是我要做的那種一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 所以,我純粹對待我的每一個學生,在我的心里,五(12)班的四十個小小少年,一群普普通通的中國少先隊員,在我這個雷老師的帶領下,一定有真實、有趣、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平等對待任何一個學生,班上四十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主視角的小故事,人人平等。 我帶不出高智商、超人一等的學生,我更希望我的學生有高尚的品格、良好學習習慣和能夠長期堅持向上的人生方向。 長大了依然保有一顆赤誠之心,建設祖國他們即使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但一定堅定有力…… 班上四十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主視角的小故事,不是某一個孩子獨有的故事,就一部小學校園生活情景劇。 “科學家爺爺的來信”、“給消防員叔叔洗衣”、“積極的衛生委員”講述小小少年追求上進的故事; “鄉下來的女同學”、班級的‘小角色’”、“幫助落后同學”、“重點班呀重點班”,指向農村進城務工家庭孩子進入城市小學,教育公平的呼吁; “誠信種植植物”、“規矩意識”小小少年從小學會原則性,做人底線潛移默化的成長過程; “離婚家庭的女同學”、“大大方方跳舞”、“夏令營里的小勇士”、“校園捐款”等幾章把視角從校園進入孩子家庭,家庭的影響對孩子在校生活的影響展示; “誰參加大隊長競選”、“和搗蛋同學做朋友”、“小交警社會實踐”、“班上魔術的表演”等幾章把同學競爭,老師良性引導,讓小小少年們更加富有合作意識。 “新來的科學老師”、“校園喵星人”、“校園環境育人”也大膽學出學校校長官僚主義對于學校,小小少年們在成長過程遇到的苦惱的影響,借由學校的花工李阿姨對校長的直接批評,提出了學校發展,教育理念必須與時俱進的嚴峻; “男式頭的假小子”、成熟敏感周明珠”、“落后生當小隊長”、琴童不是神童”等幾章是在興趣愛好班這些小小少年現代小學里出現生理心理早熟、社會多元化下的個性展示。 “班里的民族大團結”、“走進城市的河流”是小小少年培養社會責任感的故事。 “同學的爸爸是老板”、“一對好朋友”、“比爸爸”是出現設施高端教育模式、私立小學教育優劣弊端在孩子身上體現的具體事實; “重男輕女的家庭”、“搗蛋同學的搗蛋弟弟”寫出現代社會,依然有重男輕女的封建荼毒對孩子的傷害; “王老師去支教”、“鄉下孩子們進城”、“支教王老師飛走了”用英雄教師的原型人物,展示教育工作者的無私和奉獻…… 這本書循序漸進、從校園擴展到家庭、社會……由淺入深,通過不知不覺深刻烙印小小少年們身上真實、典型發生的一個個串聯的情景小故事,物性格,展示了一幅少年兒童眼中波瀾壯闊大千世界對孩子世界影響的故事。 這樣一本四十個孩子真實故事的兒童文學,不單一,而且帶有思考性,孩子在校園以及他們家庭、社會影響等構成的當代兒童生活現狀的橫斷面。 校園里小小少年門不是躲在象牙塔里不食人間煙火,在他們最重要的校園生活中,也和這個時代的影響息息相關,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和時代共進退,與時俱進塑造孩子們優秀的品格尤其重要。 在寫作本書的這幾個月時間里,也是我提升、凈化和更加努力,也更加正視自己,一個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職責。 我最大的收獲是認認真真對孩子們的關注和反思過程,也讓我的內心更加純潔和明亮。 用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格局和堅韌,面對各種阻力和困難。 現在本書告一段落,再此致謝,感謝!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