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借名買房
且不提黃一曦母子這邊的情景,商洛宇那邊的房間不止黃一鳴在,還有黃一閃也在。 黃志新剛才其實也在的,被兩兄弟勸走了。 暈乎乎的商洛宇看到黃一鳴黃一閃,要不是多年的謹慎性子,只怕早就叫上大舅哥了。 雖然大哥和四哥他可是一直叫著。 兩兄弟對上商洛宇,說起成家立業的事,商洛宇立碼精神起來。 什么條件都行,婚前公證也行,財產孩子都歸黃一曦。 “只是什么時候能娶?要知道黃一曦可是不想結婚的?!?/br> 聽說是黃一曦不想結婚,兩個哥哥都安靜下來。 黃一鳴心中苦澀,黃一曦是放不下林舒芳,所以不想結婚,若不是陸慧小性子,他其實可以和二伯母一起生活的,在他心中,林舒芳的地位,比親生母親還高。 兄弟兩人看向商洛宇,事情總要有一個解決的方案來。 黃一閃更是直接,“總不能這么不明不白地處著,她不嫁,只能你嫁了,你要是愿意上門也行?!?/br> 商洛宇搖搖頭,黃一閃以為商洛宇不愿意,更欲出惡言,卻被黃一鳴伸手制止,“聽他說來?!?/br> 商洛宇倒是無所謂上門不上門,在他看來,他和黃一曦是平等的,上門也只是一種儀式,孩子姓啥也是他的孩子,“一曦壓根就不想結婚,她不認為她需要這個婚姻?!?/br> 說白了就是她不想和商家其他人扯上關系。 黃一鳴原來也只是聽過林舒芳含含糊糊說起商家的事情,直到今天碰到溫知夏才知道內情,若不是和商洛宇相處幾回,覺得他很不錯,說實在他也瞧不上那樣的人家。 “一曦的意思是只同居不結婚?!闭f到這商洛宇也很無奈,都說男人若真愛一個女人,那就得給她一個婚姻,歷來只有恨嫁的,沒想到卻有不想嫁的。 “那不行,那我妹不得吃虧呀,你給我滾?!币宦犨@話,黃一閃立馬火了,沒想到商洛宇這么無情無義,還沒脫褲子就想不認人了。 商洛宇一天已經被兩個人喊滾了,自己的女人是情趣,別人就不行了,可是說起來還是大舅子,他不忍也不行,說起來這兩個大舅子還是斯文人,要是他的女兒遇到這種事,晚一秒提起拳頭都不可能。 “不是我不想娶,要是能讓一曦答應,我給你燒高香?!鄙搪逵畎茨巫⌒宰?,細細解釋,就算是同居,他也不會損害黃一曦的利益。 黃一閃還是不相信,“你現在說得好聽,真的婚前公證的話,你就不怕我meimei到時讓你一無所有走出家門嗎?” 要知道不止你是律師,我meimei也是律師,不是你隨便一張紙可以忽悠的。 “肯定不走的呀,我都說了我是財產之一?!?/br> 商洛宇一臉的誠懇。 這不要臉的,還當自己是東西了,黃一鳴和黃一閃對視一眼,算了,就這智商,說什么都沒有用,什么時候娶,自己堂妹是主意大的,她說行就行吧。 還是洗洗睡吧,就別cao心了。 沒看到商洛宇一閃而過的精光,兩大舅哥呀,你們的meimei還沒下手,你們就替對手考慮了,這合適嗎? 要是你meimei知道了,肯定撫額了。 不過商洛宇內心真是這么想的,他和黃一曦都不年輕了,律生這么久,見到的惡心不正常的事和人太多了,現在不會變,以后也不會變了。 如果真有萬一,他也認了。 興奮了一夜的商洛宇第二天如同黃一曦的掛件,要不是男女廁所是分開的,估計他還能粘上去。 已經和陳澤藝約好見面的時間,第二天大家只是去了六合塔,就匆匆趕去松江府,到了松江府已是下午兩點多,黃一曦和商洛宇顧不得到下塌的賓館休息,把黃家一行人交給導游和司機大哥,趕緊到和陳澤藝約定的地方先見面。 過年的大城市都一樣,都個春節期間,外來務工人員大幅減少,城里的杰克和露絲都回鄉下成了二狗和翠花,整個城市好象空城一下,冷冷清清的。 城市交通雖然暢通,但也有許多家庭反其道而行,趁著這個長假前去參觀游玩,可是因為大量從事服務行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減少,服務跟不上,旅游中的行是解決了,但吃住同時又是一個大問題。 松江府也一樣,平時擁擠的衡山路沒見幾個影,倒是為黃一曦節省不少時間。 饒是如此,到了約定的咖啡廳也得兩個多小時,好在算是準時到達,快到時黃一曦已發信息告知陳澤藝夫妻,他們也已經到達。 黃一曦邊想邊跨進陳澤藝訂的包廂,包廂里除了陳澤藝,還有一個長得很典型的松江女人,大波浪頭發,黛綠色毛衣,牛仔褲高跟鞋,一條色彩斑斕的大圍巾松松地系在脖子上,秀氣的眼鏡后面,眼睛很銳利,想必就是他的妻子。 一介紹果然如此。 按照陳澤藝的安排,他們晚上約了陳澤藝的兄弟姐妹見面,算起來只有一個多鐘頭,時間很緊,雙方顧不得寒喧,拿出資料直奔主題。 陳澤藝夫妻帶來的資料很少,兩個人草草翻閱一番,又詢問夫妻兩人,心里已有初步定論。 陳澤藝這個案件說白了就是借名買房,也就是房子的出資人和房權證上的名字不同。 松江府前兩年因為這種情況,許多夫妻選擇了假離婚。 這個辦法對一般人員倒是無妨,但對這對夫妻來說,顯然不適合。 先說陳澤藝的仕途,今天看到資料,黃一曦才知道,陳澤藝今年也就三十五歲,比她才大四歲。 真夠老相的,還以為是叔叔輩呢。 三十五歲的處級干部,上面的確還有許多可能。,弄個家庭不和,假離婚什么的,政治風險太大。 陳澤藝的妻子李教授是大學副教授,松江府商院的,寫過幾本書,帶過幾個科研話題,據說在該領域很有發言權,也算是知名人物。 也是因為此夫妻才分居兩地。 她也不愿意做這個動作,丈夫前途遠大,又在外地上班,萬一弄假成真,她找誰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