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外壁描繪九秋圖。因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遂采集就牡丹、秋葵、菊花、蘭花、應素花、秋海棠、山茶、芍藥、梔子花九種秋草于一圖,寓意九秋同慶,共賀豐收?!?/br> 他看向紀磊,問道:“紀先生,您這兩件東西都不錯,你舍得送拍嗎?這兩年,官窯瓷器的行情一直在上漲?!?/br> 紀磊說道:“這是我父親的意思?!?/br> 彭經理已經在旁等候,忙請曲老師二人給小碗估價。 曲老師說:“琺瑯彩九秋碗為雍乾嘉三朝所沿襲燒造,是清宮御瓷之經典名品。估價在120萬~200萬,拍賣的時候,也許會有更好的價格?!?/br> 彭經理問明白紀磊的意思之后,就請他去辦理委托手續。 紀磊讓沈瑜等一等他。 沈瑜找了把椅子,在曲老師旁邊坐下,看鑒定過程,借機學習。 第799章 滴水不漏,又見贗品 “老師,您再看看,這東西真的是我家里傳祖傳的?!?/br> 曲老師面對藏家的急切目光,笑呵呵的說道:“這件東西,您可以好好保存,也可以請其他的鑒定師再看一看?!?/br> 藏家又看向旁邊的業務員,問道:“能上拍嗎?” 業務員禮貌的說道:“您的藏品不屬于拍賣的古玩種類?!?/br> 藏家見到拍賣會不肯收,很不服氣,但是又無可奈何,只好收拾起一對粉彩瓶子,離開鑒定現場。 沈瑜等到對方走遠,才笑著對曲老師說:“您拒絕別人的話,夠繞彎的?!?/br> 曲老師嘆了一口氣,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才說道:“那才那對瓶子太假了。我看了半天,就是在想怎么拒絕?!?/br> 沈瑜留在現場,已經看了幾個藏家的藏品,基本都是東西不對,拍賣會不收。 瓷器組的另一位老師姓荊,他說道:“除了剛才紀先生那兩件瓷器,這今天送來的東西可不怎么樣?!?/br> 沈瑜心想,走廊上還有好幾個假貨等著你們。 這時,服務員打開門,請了一位藏家進來。 這人看了看桌上的牌,直接奔著瓷器鑒定組過來。 沈瑜看到這人梳著背頭,頭發抹的油光水滑,穿著藍印花的襯衣,燈籠褲,腳下蹬著一雙布鞋,襯衣口袋兒上還掛著墨鏡。兩手各拿著一個箱子。 大背頭走到近前,說道:“二位老師好,我今天帶了兩件清代的賞瓶,請二位老師鑒定一下?!?/br> 他的臉很長,說話的時候能露出牙花子。 大背頭拿出瓷器放在桌上。 由于離鑒定桌比較近,沈瑜聞到了一股汗味兒和衣服長時間不清理的味道,忍不住皺了皺眉,看這人似乎是刻意的打扮了,怎么還有這么一股味道。 荊老師問起瓷器來歷。 沈瑜注意到兩件瓷器都是祭藍釉賞瓶。其中一個是祭藍釉描金皮球花賞瓶,另一個則是單純的祭藍釉。 他通過游戲地圖,看到這兩件東西在地圖上毫無顯示,知道這是假的,于是便沒興趣去仔細看。 沈瑜等了一會兒,發現兩位鑒定和拿一件瓷器,看的非常仔細,也忍不住看過去。 別說,這兩件東西做的還真好。兩件瓶子的造型非常接近。 他正在找這兩件瓶子的破綻的時候,就聽荊老師說道:“賞瓶原名為玉堂春瓶,祭藍描金賞瓶為同治光緒兩朝特有之品種,其中以光緒一朝最為精細。藍釉描金賞瓶多為描金皮球花紋。 此件賞瓶通體施祭藍釉為地,其上描繪各式花樣的金彩皮球花為飾,精巧細致,金彩絢麗,祭藍莊重靜穆,深沉明亮,描金清晰閃耀,交錯相映,透出皇家富貴之氣,是一件難得的陳設佳器。 此種藍釉描金賞瓶為光緒官窯經典品種??谖⒊?,細長頸,圓肩鼓腹,圜底圈足。布局勻稱,線條細膩流暢。足底落“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嗯?沈瑜聽著這話不對呀?聽這意思,是要鑒定為真品? 就聽荊老師問道:“您這件東西想要送拍?” 那人笑的眼睛瞇起來:“哎,對對,是要送來拍賣,你給估個價格?!?/br> 荊老師想了想,剛要把價格說出來,就聽沈瑜插話:“荊老師,能讓我看看嗎?” 荊老師回頭,見沈瑜要看,便點了點頭。 沈瑜用這個辦法打斷了荊老師,湊過來仔細查看。 這只賞瓶從外表,短時間很難看出破綻,難怪荊老師看走眼了。 沈瑜仔細看了看瓷器底部,又在賞瓶外壁的不同位置上輕輕碰了幾下,辨別聲音,最后試了試重量,和想象的重量略有差異。 他琢磨,重量的問題,能不能作為證據?想到這里,他只能對荊老師說:“荊老師,你二位一起給瓷器估價?” 他從藏家看不見的角度,把一只眼睛快速眨了兩下。 荊老師看到了沈瑜的動作,心里一動。當即笑著說道:“對對,等一會兒,讓老曲也看一看,一起估價。 沈瑜回到自己的位置,看到曲老師還在觀察賞瓶底部,就湊在旁邊看了一眼,發現這件賞瓶的底部沒有款式。 曲老師非常沉穩的把賞瓶放好,對藏家說:“您剛才說,瓷器是家傳的?” 大背頭說道:“據我父親說,這是雍正時期的賞瓶?!?/br> 荊老師說道:“雍正時期的官窯賞瓶,那都是有款識的,您的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