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沈瑜點頭。 張鞠也看到了這三件木雕,分別是木雕的柿子、扁豆、竹筍,就小聲問道:“象生擺件是什么意思?” 及老板解釋:“古代器皿凡是使用人物、動物、植物為造型,一概稱之為——象生器?!?/br> 他將三件木雕取出,放在桌上示意沈瑜可以上手。他自己拿起一只圓雕柿子,邊把玩邊說:“著套象生擺件,以黃楊木為材質,木質細膩有光澤,圓雕的扁豆顆粒飽滿,上浮一小扁豆,鏤琢雕扁豆梗,線條流暢,寓意多子多福,耕耘收獲;竹筍清秀素潔,竹筍破土而生,生命頑強,寓意節節高升; 您二位看,柿子果皮的紋理表現得一絲不茍,果rou質感亦雕刻得淋漓盡致,質感逼真?!?/br> 他把木雕放下,示意張鞠也可以拿起來看。 然后對沈瑜說:“此三件器形雖小,但雕琢生動自然,不僅形似,而且神似,加以黃楊木的香氣清淡,雅致而不俗艷,逗人喜愛,更顯清奇雅致?!?/br> 他從沈瑜購買關帝坐像的行為,判斷這是有實力的買家,所以介紹的時候也格外賣力。 沈瑜問道:“這三件象生器,什么價?” 老板說道:“3萬港幣?!?/br> 沈瑜沉思片刻,搖了搖頭,放下木雕,一副放棄的模樣。 及老板看到這單生意又危險了,急忙說:“如果你真的喜歡,連帶剛才那件木雕,加上這三間象聲器,一共58000港幣,你看怎么樣?” 沈瑜沉默不語。這四件木雕,在地圖上都顯示為橙紅光點,表示未來會升值,老板說的價格,可能就是市場價。他故作猶豫,表示再考慮。 張鞠也勸道:“再看看吧?!?/br> 及老板看出機會,非常熱心的告訴沈瑜,這種木雕很受歡迎,機不可失等等。 沈瑜一直沒表態,直到及老板把價格降到57000港幣,才說道:“好吧,來港城遇到喜歡的木雕,算是緣分,那就按這個價格定下?!?/br> 他說這話額時候,仿佛是在堅定自己的信心。 店老板暗自歡喜。 只有熟悉沈瑜的張鞠明白,沈瑜多半是占便宜了。不過,她更喜歡看熱鬧,非常配合的,做出了勸阻朋友沖動購物的姿態。 及老板看到張鞠的動作,讓服務生趕快開票。 沈瑜在心里給張鞠悄悄點贊,用手輕輕扶住了房間的隔斷,問道:“及老板,這個隔斷賣嗎?” 其實他在看到游戲線索指向的物品之后,也注意到了這一片被當做隔斷的木器。但是為了避免引起懷疑,一直東拉西扯之后,才問起了這一件物品。 聽到沈瑜的問話,及老板愣了一下,張鞠也看過來,問道:“這個隔斷是屏風嗎?”這次,她是真的不明白。 沈瑜沒著急回答,而是看向店老板。 及老板對沈瑜豎起了大拇指,說道:“這位先生,您是個有眼光的人。這東西雖然被我當做隔斷放在這里,但它可不簡單。當然可以賣,不過價格不便宜,30萬港幣?!?/br> 這話說出來,房間里頓時安靜下來。不管是寫單句的服務生還是張鞠,都看向了老板。窗邊茶座上,還在喝茶的那位老人也抬頭看了一眼。 沈瑜控制著表情,也做出吃驚的模樣。心里卻在高興,這個東西在地圖上可是一個藍點。 張鞠再次看的隔斷。這是由一組相同的六扇屏組成的隔斷。每一屏的上半部分是窗框的樣式,裝的是白紙;下部分則是三格,上下兩個橫格小,中間豎格大。每一格里有一組浮雕裝飾,整個樣式看起來就像是門或屏風。 她問道:“這,這不就是普通木質屏風嗎?”說罷,轉頭看向另一個隔斷,比對后,說道:“好像有點差別?!?/br> 及老板說:“另外一邊的隔斷,用的是六扇屏風,這件不同,這是清代宮廷御制落地罩,材料是金絲楠木。上面的木雕有松鼠葡萄等裝飾。 沈瑜聽到老板認得,就笑著說道:“老板說的不錯,這是落地罩?!?/br> 張鞠問道:“落地罩是什么意思?” 沈瑜解釋:“傳統居室中的隔斷名稱。 傳統居室為了增加室內空間層次,常采用“隔”的手法,就是我們說的隔斷?!案簟钡氖侄伟ǜ邏乩?、門窗板壁、簾幕、博古架、落地罩等。 落地罩形制千姿百態,凡從地上一直到梁或枋的花罩,都可稱為落地罩?!?/br> 他對及老板說道:“您的這件落地罩,材料與雕工都不錯,但是如果說是清代宮廷之物,就太夸張了,而且,價格太貴?!?/br> 及老板說道:“您既然認識落地罩,應該能看出這件落地罩的價值。 落地罩的形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沿兩側木柱和梁或枋形成的不同方向的三條邊上均有裝飾,兩側的木雕一般都坐落在木雕須彌座上。第二種叫做“隔扇罩”,在兩側木柱上安裝隔扇、隔扇間,梁枋下安裝單邊罩。第三種是在柱梁間滿飾木雕或用木欞條組成圖案,中間部位留出幾何形洞口,因其洞口的形狀定得名,又可分為:圓光罩、八方罩、花瓶罩、蓮花罩、芭蕉罩等。 清代宮廷建筑在雍正、乾隆時期,常常使用三、四個屋頂并列的連卷建,由此也加大了室內的進深。 因此,類似眼前這樣的的落地花罩,被大量用于宮廷建筑內的隔間。宮廷所用落地罩多使用珍貴木料精工雕刻,比如我收藏的這件,這是金絲楠木的,很好地烘托出宮廷建筑的華美豪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