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琺華器雖然創制于元代,但直至明中期才在晉省盛行,窯口逐漸遍及各地。歷史上最負盛名的當數晉省霍州琺華器。 我這件罐子,整器胎質堅硬,器型端莊規正,所飾紋飾和線條流暢,繁而不亂,毫無滯澀之感,釉色艷而不浮,素光內斂,突顯富貴祥和,雍容華貴,顯然為當時的皇室官宦、權貴富商所用。 據其胎質、紋樣,我判斷,這是清初時期,jdz窯仿晉省琺華風格的作品?!?/br> 沈瑜說到:“雖然我不懂,但罐子終究是民窯的產品。而且——”他指著那個很明顯的修補痕跡,說道:“這地方修補過,修補的技巧還不好?!?/br> 店老板說:“琺華器皿雖然好,但是與官窯瓷器沒法比,所以,難免不受重視。但是,這只罐子制作精良,算是琺華器中的精品,屬于少見的收藏品。有點缺陷,不影響整體價值。過幾年,一定會增值。 你如果想真想買,我可以給您便宜一些。7500,怎么樣?” 沈瑜說:“我還是覺得貴。我不懂這種琺華器。你讓我考慮一會兒?!?/br> 老板說道:“沒事,不著急?!?/br> 他裝作猶豫不決的說道:“老板,剛才那兩位客人看的那兩件兒瓷器,是吉州窯吧?我能不能看一看?” 老板看了看他,說道:“您喜歡吉州窯?” 沈瑜說:“我只聽說過兔毫盞,但是沒收藏過?!?/br> 店老板說道:“我店里這兩件,是吉州窯的器皿,一個是茶盞,一個是臥足盤。雖然不是兔毫盞,但是絕對不差?!?/br> 他讓服務生將兩件吉州窯的器皿拿出來,開始講這兩件器皿的來歷。 沈瑜停了一會兒,問道:“老板,那兩位客人,為什么談了半天又不買?是不是他們覺得這東西不真的?” 老板急忙解釋:“怎么會呢?這二位都是老客戶。如果東西不真,他們連問都不問的。我這兒有不少真貨,所以才會有老顧客。 他們之所以猶豫,是因為我們對器皿年代判斷不同。 我判斷兩件吉州窯是明代的器皿。他們二位覺得最多是明末清初的。另外這兩件器皿也有沖,所以對于價格有些猶豫。絕對不是真假的問題?!?/br> 沈瑜看著這兩件器皿,問道:“老板,這種釉色,與我見過吉州窯的器皿不同,這是什么釉色?” 老板解釋道:“這是玳瑁釉?!?/br> 第601章 玳瑁釉茶盞,臥足盤 “玳瑁釉?” 沈瑜故作疑惑,“這種釉色我不懂?!?/br> 他看著眼前的一盤一盞說道:“您這兩件東西真是少見,為什么叫玳瑁釉?” 長發老板聽沈瑜如此說,頓時有了心理優勢,忍不住賣弄知識。 “玳瑁釉是以兩種色調的釉,仿玳瑁甲殼色澤燒制而成。吉州窯玳瑁釉是在黑瓷的底釉上再施一層黃色面釉而成,其工藝為先施含鐵較高的釉料,面釉采用灑、涂、澆、滴等手法施上去,使之形成形狀各異的斑紋。在高溫燒造過程中,施上去的釉因為流淌、互相滲透而產生類似于玳瑁甲一般的紋樣,兩種色釉入窯燒制過程中幻化融合,形成千變萬化的色斑,產生互相交融流淌的效果?!?/br> 沈瑜聽老板說的頭頭是道,知道他是研究過這種釉色,問道:“能上手嗎?” 老板示意可以上手。 沈瑜先拿起了臥足盤仔細觀察。 這件盤敞口,深腹,臥足,口延微微外撇,外形也像筆洗。內部施玳瑁釉,外部施黑釉,釉面上呈現黃色結晶斑紋,盤足無釉,露出胎質。 他放下臥足盤,問道:“您說是明代的,依據什么判斷的?” 老板指著盤子說道:“這件玳瑁釉臥足盤的造型,接近南宋吉州窯風格。明代的吉州窯,有此類器皿傳世。您看,黑釉之上潑灑褐色釉裝飾,隨意天成,斑駁瑰麗,也叫玳瑁斑,與黑色底釉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是此類器皿中的精品?!?/br> 沈瑜問到:“您這盤子要多少錢?” 老板把兩手十指交叉,說道:“10萬?!?/br> 沈瑜知道這盤子不假,但也沒急著砍價,又看向另一只茶盞。 這只茶盞的造型古樸,侈口斜壁,底承假圈足,足心淺挖。內外施黑釉,盞外施黑釉至近足部,圈足露胎,胎色米黃;玳瑁釉呈現滿天星效果。 老板注意到他的視線,就解釋道:“您看的這只茶盞,也是玳瑁釉。但是釉色效果和臥足盤不同?!?/br> 沈瑜看過茶盞內部釉色,又看外壁最后看底足。他問道:“同樣是玳瑁釉,效果不同,您說這茶盞也是明代的?” 店老板解釋道:“我判斷是明代的。吉州窯是重要窯場之一,以釉面色澤變化萬千而著稱。傳世吉州窯玳瑁釉器包括盞、瓶、罐、爐等。這件吉州窯玳瑁釉茶盞,勻稱敦厚,配以淺色不規則窯變釉斑,色彩斑斕,裝飾效果強烈?!?/br> 沈瑜放下茶盞,感慨道:“可惜不是兔毫盞?!?/br> 老板說道:“您也別老想著兔毫盞。建窯與吉州窯都有精品。吉州窯不僅有從自然界動物和植物上選取素材,同樣從天地宇宙中以及‘道法自然’哲理中,找到天地合一共鳴點,給人以無限的想象,深化了自然天成的審美情趣,充分表現出景有限而意無窮的韻味。細細的體會這種韻味,不就是收藏的樂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