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高琦打開車門,走到車外對著沈瑜揮手。 等沈瑜走近,他笑著說的:“老弟,辛苦了,剛回來,又讓你跑一趟。下次,你提前說,我直接請幾位專家,到你這里來鑒定?!?/br> 沈瑜說:“我可不敢麻煩這么多人?!?/br> 好高崎的座駕,是一輛黑色的奔、馳。 上車之后,高琦看著沈瑜的提包,問道:“這就是要上拍的東西?” 沈瑜說:“都是最近收來的,也不知道對不對? 高崎說道:“古玩的圖片,我已經看過了。你的本領,我可是知道的?!?/br> 沈瑜問道:“高總,這次的春拍,有沒有收到比較少見的精品?” 高崎搖頭:“我們現在還在聯系藏家,希望他們把東西拿出來拍賣?!?/br> 沈瑜跟著高琦,來到時代拍賣公司。 這里,他先見到了時代拍賣的大股東—安總。 安總頭發花白,看起來很瘦弱。聽高崎介紹之后,和沈瑜握手,寒暄了兩句便離開。 高崎對沈瑜說:“老弟,你可別在意,俺安這兩天事兒特別多,本來打算請你喝茶,但是有急事兒,就耽擱了?!?/br> “理解!” 高崎說道:“安總,除了在拍賣行里占股份之外,還有商業地產的業務,所以,不常在公司?!?/br> 兩人一路聊天,到了鑒定室。 鑒定師里的幾個人,看到沈瑜過來,紛紛站起。 沈瑜看到了熟面孔,有擅長瓷器鑒定的曲老師,還有擅長雜項鑒定的陳老師。曲老師和沈瑜打過交道;陳老師則是在濱海拍賣會之后,再也沒見過。 另外,還有一位方臉短的女子,也站起來。 高琦笑著說:“幾位老師,我去把小沈接來了?!?/br> 沈瑜和曲老師,陳老師打了招呼。 曲老師介紹了方臉短發的鑒定師—趙華,也擅長瓷器鑒定。 辦公室里還有兩個年輕人,曲老師介紹這兩人是他的學生。因為,兄弟兩個姓萬,所以被叫做大萬、小萬。 陳老師問道:“小沈。最近又出去收東西了?” 沈瑜說:“買了幾樣古玩,不知道對不對?!?/br> 高崎招呼:“我讓人換茶,你們邊看邊聊?!?/br> 沈瑜先將兩件壽山石雕拿出來,同時介紹道:“這兩件的都是羅漢雕塑?!?/br> 沈瑜剛把石雕放好,陳老師走了過去。 兩個石雕都是拳頭大小,陳老師拿起較大的一個,看了一會兒,就說到:“這件沒什么問題,清早期的壽山石雕羅漢。羅漢像神態安詳,雕琢細膩,技法精湛,石料上乘?!?/br> 對于這個作品,他評論的不多。 沈瑜正在開另一個提包,其他人暫時都在看這兩件石雕。 陳老師拿起第二件石雕,反復看了兩遍,說道:“這件石雕有尚均款。應該是清康熙時期的壽山石羅漢。 這塊壽山石,白中閃現紅色,光潔瑩潤。羅漢像呈盤膝端坐,雙手捧佛物,面頰豐滿,雙耳帶環下垂,眉毛修長,頭部微左傾,雙目平視,慈眉善目,唇薄微啟,略帶微笑。發髻蜷曲,須痕雜密,涂以黑色明示?!?/br> 這是,曲老師的學生—小萬,問道:“陳老師,尚均哪位藝術家的落款?” 曲老師對于學生的請教,沒有反對。 陳老師把石雕落款的地方,展示給圍觀的幾個人,并解釋道:“石雕陰刻隸書—尚均款。落款蒼勁有力,古樸卓然。 尚均,是清代刻石治印名家周彬的字,福建漳州人。 周彬字尚均,清康熙時人。籍貫福建漳州人,擅長印鈕雕刻,得名稍晚于楊玉璇。他的作品以印章、壽山石雕最富盛名,尤其是印鈕,擅長雕刻夔紋博古平鈕,或印合四周刻錦褥紋,筋力雄健,行刀流利,精美絕侖,多被宮廷所收藏?!?/br> 高崎旁服務生安排好茶點,走過來問道:“陳老師,這件石雕怎么樣?” 陳老師說:“這件尚均款壽山石羅漢像,是真品。而且比另一件更好?!?/br> 他轉身取來一份資料,指著一張圖片說道:“這件石雕,與圖片上周彬款壽山石羅漢,風格十分相近?!?/br> 眾人同時注意到,這份資料是國內最大博物館的資料。 第529章 青花杯,五彩杯,斗彩杯 高崎幾人聽了陳老師給壽山石雕做的判斷,原本還有些問題。 這時,沈瑜捧出了一個紅色印盒,幾個人立刻把注意力轉到了印盒上。 按照沈瑜的收藏習慣,文房類的古董如果能用得到,會自己留下,但是這一只印盒的形制,他并不喜歡。 曲老師一邊看印盒,一邊對徒弟說:“你們看,印盒敞口,淺弧腹,圈足;蓋與盒身相仿,頂部平滑,口沿處出窄邊。蓋頂部、盒口沿及底足部均施仿朱漆紅釉,釉色鮮紅,光潤亮潔,薄而細勻,被稱為‘珊瑚紅’,屬于低溫紅釉,創于康熙,盛于雍正、乾隆朝。印盒蓋、身腹部則制成藤編狀花瓣籃紋,線條細膩、均勻,其上描以金彩,色澤鮮亮?!?/br> 他拿起盒蓋,看過瓷器內壁,又看底部:“外底心有‘大清乾隆年制’款識,款識也對,這是清乾隆仿朱漆描金印盒?!?/br> 趙華老師拿直尺量過了尺寸,說道:“直徑7cm,估價大概是10~15萬?!?/br> 沈瑜剛剛拿出一只杯子,聽到這兩位老師已經給出了結論,估價偏低,他沒說話,把杯子放到了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