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他又挑了桑皮紙和三椏紙。這兩種紙則有香牙色,喜歡的人認為有古意,這類紙表面纖細,適合書寫。 最后,又挑選楮皮紙。這種紙的質感接近于布匹,用途極廣。 沈瑜對比了清單,覺得這幾種紙張應該符合要求。他對服務生說道:“紙張就先選這幾種。如果您這里還有特制的仿古絲絹,我也想看一看?!?/br> “嗨—” 店員又帶著他們到了專賣絲絹的柜臺。 這家店鋪一層的空間十分寬闊。店員拿出了十幾種絲卷,都可以用于書畫,但價格昂貴。 絲綢可以細分為14大類。其中,絹類的一些品種,可以用于繪畫、記載文獻、書寫經文等。綾的一些品種則主要用于書畫經卷的裝裱。 沈瑜很少用絲絹作畫,這次也是為了修復書籍才購買。他邊挑選材料邊聽店員的介紹,仔細看每一種材料的細節,同時還能聽到游戲的提示,對于絲絹類產品的認知經驗正在增加。 絹:有單雙、生熟、圓扁、粗細之分。單經單緯的叫“單絲絹”,雙經單緯的叫“雙絲絹”;生絹是未漂煮過的絹;熟絹是經過練漂處理,且多用一定比例的膠礬水刷制而成,拒水性佳;圓絲絹是原絲織物不經任何處理,扁絲絹是在絹織成之后加以捶平,使絹絲呈扁形,以減少絹絲之間的縫隙,顯得密實、硬挺;粗絹是選擇粗絲經緯交織而成,類似布帛,細絹是選擇細絲,質地輕薄柔軟。 扶桑保留了很多傳統的技藝,記得張大千先生晚年就曾經特意在扶桑這里定做紙張和絲絹材料。 不過,沈瑜為了修復書籍,所考慮的是材料要接近于兩本古籍。選好紙絹,再買用于裝裱的綾錦等材料。最后,又買了一些繪畫顏料。 他計算購買的材料,經過比對,覺得應該能夠符合修復空間列出的清單。 他想快點完成修復,沒了繼續撿漏的心思。于是,三人一起回酒店休息。 沈瑜回到自己房間,先將用于修復的材料放進修復空間。 看到材料合格,便點擊修復開始,任由空間進行修復??纯催M度,應該還需要幾個小時,他從今天買了的紙張中,裁出幾張一平尺的畫紙,開始作畫,順便熟悉新的工具。 一直忙到吃午飯。 午休之后,聽到敲門聲響起。 沈瑜打開門,看到是梁持和張鞠一起來訪。 “小沈,這會兒有時間嗎?” 沈瑜說:“有時間,我正準備泡茶,咱們邊喝邊聊?!?/br> 梁持和張鞠在椅子上坐下,看到房間里擺放著幾幅剛剛完成的小幅山水畫。 沈瑜給二人斟茶。梁持說了一聲謝謝,抿了一口茶,又說道:“小沈,這幾幅畫特別生動?!?/br> 沈瑜坐下,端著茶杯,說道:“這是臨陣磨槍。不想明天出丑?!?/br> 梁持征得沈瑜同意,和張鞠一起,拿起幾幅畫近距離觀賞,并且對幾幅習作贊不絕口。 張鞠知道他帶的工具不全,聽說他又去買了一些本地的材料,還問起了材料之間的差別。 三人聊了一會兒閑話,梁持才說道:“小沈真是用心。你不用擔心明天,筆會不是比賽。我們去和博物館方面接洽過,筆會就是交流?!?/br> 沈瑜聽梁持介紹了筆會流程。幾個參加筆會的嘉賓,展示自己各自擅長的書畫,如果參加筆會的嘉賓水平足夠高,博物館方面還希望嘉賓們能合作一幅作品,當然,如果水平一般,就沒有合作了。 沈瑜明白了目的,覺得沒什么問題。 等梁持和張鞠一起告辭離開,沈瑜把工具收拾好,就聽到了游戲的提示聲音,兩部古籍已經修復完畢。 第494章 歷經千年的寫經,樂趣 沈瑜點開了游戲的修復空間,看到了修復完成的兩部古籍。 他沒有立刻把書取出,因為還要在扶桑待一段時間,書籍如果從空間中取出來,不方便攜帶,也容易被人發現破綻。 他直接在修復空間的頁面上,查看物品的信息。 扶桑寫經《妙法蓮華經》1卷,磁青紙本經折裝(紺青金泥)。尺寸25.8x899cm…… 這些信息與之前相差不大,只是殘損的標注沒有了。 他注意看作品的價值區間,果然出現了改變,原本的20萬~40萬,變成了40萬~50萬之間,最高的價值增加,價格跨度變小了。 自己猜的沒錯,價值區間的跨度,是受到了殘損程度的影響。 如果按照這個價值區間,自己僅僅是撿漏這一本寫經,就足以賺回購買兩本古籍所花的成本。 看過寫經,又去看另一本卷軸裝的書。 經過修復之后的書籍,形制為紙本墨書卷軸,總體品相接近完美,修復工作沒有抹掉時間的痕跡。 再看具體信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五十六(興福寺永恩具經)。尺寸25.2x773cm。價值區間70萬~90萬美刀。 8世紀天平朝寫經。此卷為興福寺永恩具經的經典寫本,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五十六,首尾完整,長773厘米。 沈瑜用手拖動模型,將卷軸展開??臻g頁面把卷軸所有的細節呈現出來。 卷內的寫經有硃砂句讀、硃聲點,間以墨筆標注扶桑語發音。通卷楷書謹嚴不茍,書者用筆嫻熟,提按變化豐富,轉折連帶間尤顯靈動自如,結體端莊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