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原本是想將作品放到夜場拍賣中進行,但是出了這個情況,別說是夜場拍賣,如果證明其中有假,那么正常拍賣都不能參加了。 因為已經收錄了這幅兩幅作品,并且簽署了協議。所以,拍賣行面臨的情況很尷尬,是將作品退還或裝糊涂繼續上拍。 …… 時代拍賣行的鑒定室,六七個人圍坐在的鑒定桌周邊,正在看兩幅展開的立軸作品。 沈瑜所在的位置最好,此刻,正在聚精會神看一幅立軸。 他和曾晴到了時代拍賣行,高琦熱情的接待,并且請來陪同幾個業務員和專家,一同觀看兩幅作品。 沈瑜看到這兩幅畫的第一眼,已經用游戲地圖得出了結論。的確是一真一假。 不過,他沒有著急說出自己的判斷。 其中一張作品是真品,能夠近距離觀賞名家作品,是很難得的機會。因此。他刻意磨蹭,想多看一會兒。 另外,想要證明一幅仿品,必須要拿出相對明確或者容易理解的證據。 周圍的人在靜靜地等待。兩位年紀大的鑒定師非常沉穩,也在看這兩幅畫作品?!?/br> 業務經理姓呂,他不懂畫,偶爾和高琦小聲交流。但是,另外一位業務員,由于等待時間過長,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了。 在場的人拍賣行員工,對高琦請一個年輕的人來幫忙鑒定繪畫,非常不理解。在鑒定這個行業,年輕人很難獲取信任。更何況,從外面請鑒定師,是對原本鑒定師的一種不信任。 沈瑜沒計算自己看了多長時間。他把理由想清楚之后,找了張椅子坐下,然后對高琦說道:“高總,幾位老師,我剛才把這兩幅畫看了一遍,基本有了結論?!?/br> 周圍幾個人都沒說話。 呂經理問道:“沈先生,這兩幅畫是真品嗎?” 沈瑜指著主題是教子圖的立軸,說道:“這幅齊白石先生的教子圖立軸。尺寸99x45cm。題識:借山老人齊白石一揮。鈐?。耗救?。 我個人判斷,作品是真的?!?/br> 他看周圍的人都等著聽下文,就繼續說道:“齊老先生畫雞甚多,但“公雞教子”的題材并不多見。畫中一只冠羽華麗的公雞低頭凝視著三只雛雞,似乎正在傳道授業,雛雞們站立、抬頭,認真地聆聽教誨。這種眼神和動作的交流十分生動,描繪出一個頗具戲劇化的場景,既有藝術形象的張力,又有一種親情的存在。 從各種資料記數來判斷,白石老人有天真童心,喜歡觀察表現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生靈,所以能注意到一些日常生活中被人忽視的真趣。比如此圖中的“公雞教子”。為了呈現出這一幕場景的趣味性,老人在構圖上頗具匠心,公雞在畫面右上側,其重心集中在前端,雙腳用力抓地,尾羽高高翹起,呈俯視之狀;雛雞因為抬頭,重心集中在后端,呈仰視之狀。此外,本幅造型亦甚為生動,公雞與雛雞均以水墨寫成,僅公雞的雞冠以紅色畫出,公雞的大氣與雛雞的稚嫩均刻畫到位,整幅筆精墨妙,情致有趣,惟妙惟肖。 這幅畫的題材雖然少見,但從整幅畫的精氣神,以及筆墨技法進行比對,與這位老先生的繪畫特點相符。紙墨印也沒問題。而且,這幅立軸是原裝原表,所以,我判斷這張應該是真品?!?/br> 周圍幾個人都點頭。唯有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人說道:“沈先生,教子圖這幅畫應該是沒有問題。之前的幾位鑒定師都曾經說過?,F在,有疑問的是另一幅?!?/br> 沈瑜聽出他的不滿,沒有什么表示。先對高琦說道:“感謝高總創造機會,讓我能近距離看到名家作品?!?/br> 高琦說:“沈總太客氣了?!闭f完,他向另一副立軸看去。 沈瑜知道他也想盡快知道結果,就說道:“這張作品,是玉蘭草蟲立軸。尺寸45x22.5cm題識:杏子塢老民。鈐?。喊资??!?/br> 之前提問鑒定師問道:“沈先生,您說的這些我們能看到,您可以直接說結果?!?/br> 沈瑜心中不快。介紹的時候,說這人姓宗,但沒打過交道,不知道對方為什么要這么做。他面色如常的反問:“宗老師,我才疏學淺,只能慢慢的找問題。您既然已經看過幾次,能不能給我指點一二,這幅畫的表現細節有無問題?” 第470章 玉蘭草蟲立軸,是真是假 “玉蘭花在中國文化中歷來都有著美好的寓意,代表著報恩,這也傳達出齊白石創作此畫的良苦用心所在……”宗林聽到沈瑜的建議,就開始在鑒定室侃侃而談。 他覺得找一個年輕人來鑒定,是件荒唐事。他從事鑒定工作超過十年,對這兩幅作品也做了研究,自信不會有遺漏。先把所有可能都說出來,看你還能說什么。 宗林帶著這種想法,把自己對這幅畫的研究都說了出來。 “齊白石繪畫受陳師曾的影響很大,同時汲取吳昌碩藝術之長,在花鳥畫方面達到登峰造極的成就,強調繪畫在“似與不似之間”,表現返璞歸真,將文人畫推向極致。畫面中玉蘭花有的含羞待放,有的已綻開,一只蜜蜂停駐在芬香撲鼻的花朵之上,似欲取食。 畫面的構成極為簡單,卻在簡單的形式中洋溢著強勁的金石張力,全畫用筆生澀遒勁,頓挫有力,黑白虛實布置得當,對嬌小蜜蜂的深入刻畫和對玉蘭花概括的形神表達形成了鮮明的形式對比,同時蜜蜂的靈動和淡淡的黃色又給畫面以畫龍點睛之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