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首先被推上來的就是那件官釉葫蘆瓶。 拍賣師介紹:“這件瓶子是華國17世紀的一件瓷器,目前判斷,這件東西應該是皇家御制作品,起拍價,兩萬美刀?!?/br> 他的聲音一落,幾乎回應。 藍杰理看向沈瑜。 沈瑜似乎是覺得室內溫度太高,拿著那一摞資料,正在緩緩的給自己扇風。 “兩萬美刀起拍。請買家出價?” 拍賣師又問了一遍,還是無人回應。 三遍之后,拍賣師喊道:“18世紀華國瓷器,1萬美刀到交?!?/br> ……? 對于這個結果,在場的很多藏家不明所以。 經驗豐富的買家,已經猜到了怎么回事,開始觀察四周的人,看看究竟誰更像那個神秘買家。 第419章 葫蘆瓶,掛屏 悄悄買下官釉葫蘆瓶的買家,當然是沈瑜。 他在看兩個葫蘆瓶的時候,已經注意到有不少買家關注這兩個瓶子。為了把這兩件瓷器買下,所以放出一些煙霧彈,讓人鬧不清楚真假。 不過這里的有錢人太多了。萬一有人識貨,自己就很難用便宜的價格買到了瓷器。所以,他找到了康納,約定一個暗號,只要他將那一摞資料舉起,就算是參與競價。 康納初時不肯同意,被沈瑜勸說之后,最終同意了這個辦法,但是,這個辦法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就不行了。 有經驗的藏家看到這個場面,立刻明白了,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不明白的人,在經過詢問之后,大概也就明白了。 拍賣師開始拍賣第二件葫蘆瓶。沈瑜放出風去聲,青釉葫蘆瓶的蓋子是后配的,其造型和雍正時期的葫蘆瓶幾乎一致。但是,這些消息能有多大作用,他自己也不知道。 拍賣師說道:“一件18世紀華國的青釉瓷器。起拍價5萬美刀?!?/br> 他的話音一落,立刻有買家舉手競價。 “5萬2千美刀”“……” 價格升到6萬美刀的時候,藍杰理看到沈瑜一直沒動,就舉手參與競價。 沈瑜數了數,參與競價的買家有5人。他們很快把價格推高到7萬美刀, 價格到了8萬美刀的時候,藍杰理退出。 價格到了86000美刀的時候,沈瑜舉手示意競價。 拍賣師喊道:“88000美刀?!?/br> 競價的速度開始變慢,參與競價的藏家明顯開始猶豫。很多藏家曾經對這件瓶子做過預估,估價就是5萬美刀到8萬美刀。此時,拍賣價格已經超過了預估的價格,還在繼續上升。 “9萬……” “9萬2千……” “……” 沈瑜再次舉手示意。 拍賣師連好了三次價格,終于無人繼續出價。 “9萬了6千美刀,恭喜022號先生?!?/br> 沈瑜心中一喜,兩個主要目標的價格遠低于自己的預計價格,可以算作撿漏,拿下,剩下的目標就看運氣如何了。 今天的這位買家,收藏了有不少瓷器,但最珍貴的兩件就是兩箱葫蘆瓶,其他的都是清中晚期的青花和粉彩瓷器,甚至有一些是民窯瓷器,價值不高。 例如,高27cm的清晚期反瓷童子拜觀音擺件,起拍價600美刀,沈瑜用1500美刀買下。 藍杰理看到沈瑜買這一件無釉的瓷器,有些詫異,想詢問他為什么要買這件物品,但是,工作人員又抬來一對巨大的六方花瓶。他看到沈瑜已經躍躍欲試,就壓下了疑問。 19世紀的一對粉彩六邊形花瓶,高58.4厘米,飾有人物山水,起拍價才800,每到很多人對它的估價是1200。沈瑜用2000美刀拿下。這件瓶子的特點就是大,成對出現,但算不得什么精品,故此特別便宜。 之后出現的瓷器擺件,沈瑜都不喜歡,故事沒有參與競價。 在所有的瓷器拍賣結束,工作人員抬過來一對掛屏。 拍賣師說道:“下面,拍賣的是一對嵌有20世紀家族式瓷片的華國硬木鑲板,每塊嵌板上有三塊描繪山景并刻有銘文的矩形嵌板。高196.9厘米, “起拍價格兩千美刀——” “2千2百美刀……” 沈瑜看了看,一共有兩個買家競價。他跟著舉起手來。 三個人把價格進到了3800美刀的時候,一位買家退出。到了5200美刀的時候,另一位買家退出,沈瑜拿下了這一對掛屏。 他在看到這對掛屏的時候,只看了一眼就決定買下。掛屏雖然是20世紀早初期的,但是主材料是紅木,所鑲嵌瓷板畫的作者也不是普通工匠。 來不及仔細思考,工作人員再次抬來了一件掛屏。 新的掛屏的尺寸略小,但更被人關注。 拍賣師說道:“華國18世紀的硬木掛屏……” 沈瑜把拍賣師他的解說,轉換成容易理解的形容詞,清乾隆銅鎏金嵌寶框剔紅封神榜大掛屏一對,高112cm;寬74cm。 屏心紋地以不同形式的底紋來表現不同背景,天空以狹窄細長的單線刻劃,類似并聯的回紋,陸地由方格或斜方格作輪廓,格內刻八瓣形小花。胎骨層層髹飾,雕刻出具有強烈立體感的高聳山石。剔紅工藝溫潤精致,刀工圓熟,打磨細致,漆質堅硬,光澤明亮。 拍賣師說道:“起拍價6萬美刀……” 藍杰理看到沈瑜沒有出價,想起剛才的問題,可是沈瑜連續買了幾個物品,他都有些看不懂,一時又不知道從哪個問題開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