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我送你回去?!痹缭俅螁榆囕v。 沈瑜靠在座位上,瞇著眼睛沒再繼續說話,仿佛真的有些累,其實,是在聽著游戲的提示音。 自從離開美術館之后,他就不斷的聽到了任務提示的聲音。 “玩家辨別一幅仿造傅抱石的作品……” “玩家辨別一幅仿造……” “玩家辨別……” “……” 剛開始時聽到提示音,沈瑜還有些驚喜,但是,隨著提示音連續出現,仿佛是在復制粘貼一樣,喜悅就變成了驚喜。 他默默估算,大約聽到了幾十次聲提示,任務的提示才告一段落。 自己只是揭開這批繪畫的一個蓋子,為什么會收到這么多的提示? 此時冷靜下來,才慢慢想明白。 盡管自己只是當眾說出了一個問題,但這次的展覽中的作品全部都是假畫,隨著一個破綻出現,潛在買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 雖然他們各有作用,但是事情的起因是沈瑜說出破綻,因此游戲認定,沈瑜的行為,相當于鑒定了幾十張作品。所以,不斷的給出提示。 游戲頁面上的信息太多,沈瑜在車上不好亂動,只能等有空閑時候,再慢慢查看。 不過,他的心情轉好,聽到這么多的提示音,這一次的獎勵,一定是少不了。 曾晴看到沈瑜重新睜開眼睛,原本的陰郁神色似乎已經消散,不由得驚訝,年輕人調整情緒的能力這么快嗎?換成是自己經歷這么多事兒,又得罪了人,未必能迅速的調整好心態。 她有心引著沈瑜多說話,便問道:小沈現在沒外人,也不用擔心說出去的話會得罪人。能不能對我說說,你除了發現仿品的尺寸問題,有沒有發現別的問題?” 沈瑜看了她一眼:“”怎么,想學書畫鑒定?” 曾晴說:“這可是一門好本領,我當然想學?!?/br> 沈瑜說:“你可以向徐老師求教,另外,要做好打眼的準備,學費準備齊了嗎? 曾晴嗔怪道:“別逗了,快說說,你是怎么發現的?” 沈瑜說:“只要發現仿品上一個最大的問題,其他的就不用看了?!?/br> “除此之外呢?” 沈瑜說:“以傅抱石先生的作品為例。他用筆用墨風格鮮明,用筆快,下筆力量大,還可以與印章和款識做旁證相比, 另外,繪畫用紙對鑒定傅抱石作品的真偽更具意義。他喜歡用墨多過用色,所以畫面沉穩,但是沉穩中還透出鮮活。每一張作品,都有他獨特的構思。 可是,你看看今天看到的這些畫,畫面總是重復的堆砌,欠缺了大氣與空靈,整體就是一個悶字,是沉悶的悶。又因為刻意做舊,畫面顯出很疲的樣子?!?/br> 他一口氣說了幾種判斷辦法。 曾晴想了許久,才問道:“你說的用筆用墨、落款印章,我不太懂,但是我了解過宣紙。聽你們議論,傅抱石先生有一段時間生活相對困難,應該用不起好紙吧?” 沈瑜說:“好紙的定義是什么?自己覺得好用的紙,就是好紙。 另外,他喜歡用南方的皮紙,創作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用的是清朝老紙。 傅抱石先生之所以比較喜歡用墨色反映好且厚實的皮紙,因為較厚實的紙張才能展現他獨特的用筆方式:下筆重,速度快,猛刷猛掃,反復加工等。另外,皮紙比較容易揭開,他利用皮紙的這一特性,畫完之后將作品一揭為二,這樣,上面的一層原作便產生了一種明快、水淋的感覺。 據說,有時,他會把第二層也加工成畫。如果在畫冊上看到兩張結構幾乎一模一樣的傅抱石作品,只是墨色感覺相異,就屬這種情況。但是,除了這種“揭紙”情況之外,傅抱石先生的畫中造型和筆墨幾乎完全一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山、水、樹、石部分的“克隆”則更不可能?!?/br> 他看到曾晴聽的似懂非懂,就說道:“如果你想研究國畫鑒定,就要研究畫家的筆墨。對于國畫來說,用墨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過用筆來完成的。傅抱石先生曾經對人說過—國畫從技法角度來說,實質上就是怎樣用筆用墨的問題。 傅抱石先生將前人的皴法提煉合而為一,獨創了“破筆散鋒抱石皴”,有別于傳統國畫中鋒用筆,用墨濃淡相間,濃時多層積染,淡時感覺似有似無,既有鮮明的對比,又能和諧共融。雖然現在也有不少人學他、仿他,但要達到他的高度,幾乎不可能。這也是判斷他的繪畫真偽的一個重要方法?!?/br> 兩個人聊著今天鑒定的經驗,時間過得很快。 曾晴把車子停在小區門口,說道:“聽你說了這么多,越想越覺得難,還是算了吧。以后有遇到書畫鑒定,還是—” 沈瑜立刻拒絕:“算了,我可不敢再碰這種事兒?!?/br> 第383章 全息觀摩,獎勵線索 沈瑜坐在客廳的沙發里,點開游戲頁面,看到消息欄內有一排排的提示文字。由于信息數量太多,顯得密密麻麻,讓他感覺有些頭疼。 他先去洗了熱水澡,然后給自己泡了杯茶,休息半晌后,待到疲勞與煩躁被舒適的感覺沖淡,才重新開始看提示。 看了幾條之后,漸漸的省略無關緊要的信息,只看有用的內容。 經驗值增加……經驗值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