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如果能突破,這就是本場第一件突破百萬的拍品。 沈瑜看到一位留長發,戴著墨鏡的男子舉起了手中的牌子。 提示員舉手提示,拍賣師喊道:“0371號藏家出價100萬?!?/br> “哦——” 場中的聲音立刻高漲起來。 終究還是突破了100萬。 隨著價格被抬高,實力不夠的競價者陸續退出。這對蒜頭瓶最終還是被那位長發帶墨鏡的男子,用103萬的價格拍下。 第一件突破百萬的瓷器出現,讓場中藏家們議論紛紛。 沈瑜努力屏蔽周圍的干擾,悄悄在心里算了一筆賬。57、37、64、75,再加103,總成交價336萬,減去手續費以及稅務之后,應該有260萬左右的收入。 這下,沈瑜徹底放心了,可以輕松的坐在一旁,以旁觀者的心態觀看后面的拍賣。 他發現易雪似乎因為連續的競價失敗,而有些懊惱。 此時大屏幕上出現了一件豆青釉大碗的圖片。 臺上換了一位拍賣師。 新上場的拍賣師精氣神十足,高聲的介紹這件藏品:“下面的拍品是,清乾隆豆青釉印折枝花果大碗。直徑34cm。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大碗撇口,深腹,高圈足。通體施勻凈的豆青釉,釉汁凝厚。外壁釉下剔刻玉蘭、荔枝、荷花、佛手、石榴、梅花、荷花等花果。瑞果累累,寓意吉祥。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乾隆官窯精品瓷器。 起拍價三十萬。請藏家出價?!?/br> 易雪毫不猶豫的舉起了競價拍。 提示員舉手示意這里有人出價。 拍賣師高聲喊道:“0623號藏家出價30萬5千元?!?/br> “0973號藏家出價。31萬” …… 開始拍賣之后,有十幾個藏家參與了競價。價格很快超過40萬,正在向著50萬邁進。 沈瑜覺得,這件大碗的價格提升的速度,比自己的瓷器還要快。 他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衡量這些瓷器在市場中的價格變化。就在他思索規律時,拍賣價已經超過了52萬。拍賣師的嗓音越發高亢嘹亮。 “0683號藏家出價56萬?!?/br> “57萬?!?/br> 幾次競價后,價格超過了60萬。 沈瑜原以為達到60萬之后,很多藏家會退出或者變得冷靜。 但是,后續發展出乎他的意料。的確有幾個藏家退出了競價,可是有更多的藏家加入了競價。而且,這一批新加入的藏家出價更快。 陳晨也覺的奇怪,向沈瑜詢問:“沈總,這件大碗為什么價格越高,競爭反而越激烈? 沈瑜想了想,說道:“這種大碗承自雍正官窯,所刻花果品種、形象與雍正大碗不同。寂園叟《陶雅》一書稱此類大碗為‘?!?,有記載:“內平外凸之雕花豆青海,雍乾皆有之。式樣絕巨,而甚為精致?!?/br> 我估計這時候參與競價的人,應該都是很熟悉市場行情的人?,F在的價格,大概到了他們的預期了。 他隱隱聽到周圍的人在議論。 “我找人看過這件瓷器,估價是60萬到80萬?!?/br> 有人附和說:“沒錯。如果超過這個價格,我就不拍了?!?/br> 可惜無論這些人怎么議論,依舊是有人不停的舉牌競價。 沈瑜看到旁邊的易雪已經連續幾次舉牌。 最終,價格到了九十六萬的時候,易雪又舉起了牌子。 拍賣師喊道:“0623號藏家出價九十六萬五千元?!?/br> “九十六萬五千元。第一次?!?/br> “……第二次?!?/br> “……第三次,成交?!?/br> 場中響起掌聲與唏噓聲。 沈瑜對易雪說道:“這種大碗是宮廷陳設或祭祀用的大器,歷來皆稱名品。恭喜您?!?/br> 易雪紅光滿面,高興的說道:“僥幸,僥幸,我也沒想到,能這么順利的拍下?!?/br> 沈瑜以為自己的琺瑯彩蒜頭瓶已經算是拍出高價了,很快,一件雍正官窯的瓷器,就把蒜頭瓶的拍賣價格遠遠的甩在了身后。 第233章 鱔魚黃茶葉末釉,新面孔 沈瑜的琺瑯彩蒜頭瓶拍出了103萬的高價,所引起的議論還沒過去,拍賣會的大屏幕上出現了一件四方倭角瓶的圖片。 拍賣師介紹道:“下面的拍品是,清雍正仿官釉雙耳四方倭角瓶。高17.2cm。底足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沈瑜聽著介紹,對照著圖錄上的圖片,查看這件瓶子的細節。四方瓶的直頸兩側有對稱雙耳。圓肩,方腹折角形成八個三角斜面,深圈足外撇。瓶子施以天青色開片的“仿官釉”。 拍賣師喊出請藏家出價之后,對這件瓷器的競價,很快進入了白熱化。從30萬元的起拍價開始,幾分鐘的時間,就突破了40萬、60萬,向著80萬邁進。 價格變化之快,讓陳晨咋舌不已:“沈總,我雖然不懂收藏,但也聽過清代官窯器的名字,看這架勢,這件雍正官窯的成交價可能會更高?!?/br> 沈瑜說:“這件瓷器的釉面之瑩厚不亞于宋瓷。足邊寬厚無釉,露出黑褐色胎骨。是雍正御窯仿宋‘鐵骨大觀釉’的成功之作,拍出高價也不奇怪?!?/br> 旁邊的易雪說道:“預展的時候,我請幾位專家看過。對這件瓷器的估價都在150萬~180萬之間?!?/br> 沈瑜也覺得這個估價比較實際??墒?,四方瓶的價格很快就超過了180萬,穩定的向著190萬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