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沈瑜記下這個地址,再看指定抽獎。 這個抽獎很簡單,可以指定一樣古董的作者或相關人員的技能進行抽獎。至于抽到什么技能,可能是隨機的。 沈瑜盤算,雖然捐贈任務,讓自己少了大約幾百萬的收入,但是這種技能和學習的機會則是很珍貴的。 另外,那條線索中,關聯著未知古董。揣摩線索的意思,這次線索指向的是外國古董,也許就是想讓自己從外國藏家那里賺上一筆。 沈瑜計劃著,盡快去一趟。 中午的時間,于老師和幾個研究員帶著沈瑜去了附近的飯店。 在酒席,于老師給沈瑜介紹了的幾位研究員。 漸漸熟悉之后,討談論話題越來越多。研究古籍的程老師說:“小沈,能在二十幾歲稱為特聘研究員,這是很罕見的?!?/br> 于老師說:“沒錯,你別小看這個榮譽。如果不是頤教授在場,你這個名譽,未必能順利拿到手。 幫沈瑜尋找老紙老墨的徐老師說道:“現在收藏越來越熱門。很多人就是靠給人寫鑒定證書賺錢。這些人的身份不一,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想要個權威認定而不可得,你這個榮譽那就是一種認證?!?/br> 沈瑜接觸此類事情不多,就問起鑒定的規矩與禁忌。 于老師看他對這類事情好奇,就解釋:“你拿了這個榮譽,以后就會慢慢接觸到類似的事情?!?/br> 沈瑜問道:“如果碰到鑒定的事情,應該怎么cao作?” 另一位研究員笑著說:“不管碰到什么情況,少說話就行?!?/br> 于老師給沈瑜推薦的這些研究員,都是他認可的人。雖然他們都是做學問搞研究的人,但也都老于世故。 因為于老師的關系,他們對沈瑜這個年輕人,還是愿意提點幾句。 沈瑜也聽到了不少秘聞和行業內的規矩,才算是真正開始了解這個行當。 賓主盡歡之后,沈瑜以有事為由,推辭了挽留,又與陳晨通過電話之后,讓她們不要等自己了,然后,一個人搭乘的士,來到了新安路。 第132章 手杖與小提琴 新安路舊貨市場。 這里處于都市的繁華區域,同時保留了上世紀90年代的建筑,乃至更早的建筑。街道的前后,有新世紀的高樓大廈。站在街道的入口,可以看到城市幾十年的變遷。 沈瑜按照線索提示,從新安路入口開始瀏覽。他悄悄打開地圖,邊走邊查看可能存在的古董,從街道左側走了一遍,一無所獲。 他轉到街道右側,這一側有十幾家舊貨回收商店,這里是最有可能存在古董的地方。這里的商鋪與古玩市場不同,顯得略微雜亂一些。 走過第一家回收店,沒有發現什么。 第二家 第三家…… 他慢慢走著,每路過一家店鋪都稍作停頓。 沈瑜發現,回收店鋪的商家,會巧妙地借用回收的家具,在門口擺放各種各樣的舊貨,從日用品到衣服到小型家電無所不包。最有意思的是,商鋪的商品在門口擺放的滿滿當當,但絕不占用街道上的一點兒地方。 這些舊貨商店并不是緊挨著,大部分都開設在相對寬敞的店位里,中間的小型店鋪,則有各式各樣的商店。 他路過一家名為秦記舊貨的店鋪時,停下了腳步。這家門面有一扇大門加一個落地窗。由于店鋪的大門緊閉,從外面看不清窗戶里面的擺設。 沈瑜從虛擬地圖上可以看到,這家店鋪里有兩個藍點,應該是有兩件古董。 奈何這家店鋪沒開門,只能先去別家看看。 他繼續往前走,秦記的旁邊是一家便利店,從地圖上看到,便利店居然也有一個藍點。 沈瑜心想,線索提示會這么簡單? 這家便利店里有人,而且挺熱鬧。 他站在了便利店外,看到幾個顧客正在挑東西,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在柜臺收款。 沈瑜用地圖確認了古董所在的位置,那是在貨架的角落里,隱約能看到,是一個長條皮箱。 他等了一會兒,沒有著急進店,想等人少的時候再來。然后,他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情況,便利店和舊貨商店之間緊挨著,但是,在兩個商店交界的地方豎起了一塊牌子,像突出的墻一樣,把兩家商店隔開。 他走動兩步,發現從秦記舊貨這面,看看不見便利店,若是走到便利店那邊,就看不到舊貨店。 這兩家店鋪,莫不是有什么矛盾吧。 他便利店一直很熱鬧,就記下了這兩家店鋪,繼續往前走,一直走到街口,又往回走。 沈瑜先來到一家舊家具店,用500元買了一根手杖。 老板說這支手杖是十九世紀的腐國貨。 沈瑜出了店鋪,邊走邊把玩手杖。這支手杖長89cm,杖首渾圓,正好一握。杖身是烏木實心,沒有紋飾。杖首和杖身連接的地方,有銀絲鑲嵌。銀絲有氧化脫落的現象。 由于保養不善,這手杖略顯陳舊。 他之所以買下這支手杖,是因為手杖的確是十九世紀制作,造型古樸,關鍵是,杖首是用膝角磨制?;蛟S是保養的原因,使得杖首失去了圓潤的光澤。 從價值上來說,這支手杖只能算是小漏。因為國人并不怎么認同手杖這類物品,尤其還是腐國貨。 但是,為了不出現遺漏,他還是把這手杖也買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