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沈瑜拿起蓋子查看。蓋頂為鏤雕踞龍鈕,肩部以夔龍首為耳,須發卷曲夸張,蓋面與器身浮雕饕餮紋飾,清晰精致,極具立體感,下承三足,氣息古雅端莊。 他以自己的知識判斷,三足爐的玉料厚重凝潤,器型與紋飾師古而不泥古,具備乾隆時期仿古玉的的氣蘊。最可貴的是,三足爐的錯銀原舊底座也在。 沈瑜收好玉雕三足爐,再看之后的兩件玉器,都是擺件,分別有: 清——乾隆——和田白玉胡人戲獅擺件,長14cm。 清乾隆和田黃玉高士小山子,高9cm。 沈瑜收好玉器,拿起圓盒查看。 這支盒子應該叫做——乾隆御制銅胎掐絲琺瑯春壽寶盒,直徑20.3cm。 盒子的形制為蒸餅式蓋盒,通體呈圓扁形,體分上下兩部,中間以子母口相合,整體呈現莊重端正之態。蓋盒器表施琺瑯彩繪工藝,外壁以深淺藍釉為地,上部盒蓋隆起,中心掐絲勾繪楷書「春」字圖案,字內以六角龜甲錦紋為地,上綴五瓣花,可謂錦上添花;「春」字中心有一圓形開光,內繪壽星圖,旁邊襯有松柏、臥鹿、桌幾香爐等,寓意吉祥,充滿喜慶氣氛。 春字兩側,飾有騰云雙龍,下方為聚寶盒,里面盛放著珊瑚,象牙、犀角、寶珠、古錢、銀錠等各式珍寶,并有五色寶光自盒中放射出去,彰顯祥瑞之態。蓋盒器底以冰梅紋為飾,其間梅花五彩絢爛,三兩成簇點綴于冰紋之間,與器壁周身花卉圖案相互映襯,盡顯整器繁麗華美面貌。 盒蓋和器身的周壁紋飾基本相同,各有四組開光,開光之間為方勝、犀角、寶珠、珊瑚等雜寶紋。開光之內雕有山水人物,樓臺屋宇,流云雜樹等紋樣,分別是:倪瓚洗桐、陶淵明愛菊、王羲之愛鵝、飼鶴圖,及米芾拜石、林逋愛梅、撫琴圖」、李白對酒邀月圖,共八幅高人逸士的故事。 眾場景色澤豐富爛漫,人物面目喜慶歡愉,各有趣味。 沈瑜對照資料,確認盒子的細節,一直看到眼睛酸痛才停下。 他隱約記得,壽春寶盒者多為漆器制品,早在明代嘉靖時期已有制作。乾隆時期仿制了一批剔彩雕漆春壽寶盒,無論質量亦或藝術水平,都可與嘉靖時期的制品平分春色。 但是,以銅胎掐絲琺瑯制作的寶盒十分鮮見。 這只寶盒制作殊特之處在于,無論「春」字內的壽星,還是八個開光內的高仕人物,均以精鑄鍍金頭首,平底凸起與蓋面,除有畫龍點睛之效外,更令整器益見光輝、倍添綺華。再者,乾隆時期的銅胎掐絲琺瑯器,以人物圖案為主題紋飾的非常罕見。 他帶著疑問,開始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 能找到的資料顯示,現知同類的蓋盒,只能在網上找到兩例:一件曾于1961年英倫拍賣所售出;另一件是,1972年一位藏家捐贈給基金會的藏品。 沈瑜查不到更多的資料,只能放下疑問,以后再查。 他看著這六件精美絕倫的文物,心中無限感慨。從來沒想到,這次任務能收集到這么多精美的文物。這些東西基本是雍正、乾隆時期的宮廷器皿。 能夠收集到一件此類文物已經很不容易,如今全居然收集到了六件。 他將六件古董的大概估價累計計算。香薰(一對),三足爐,擺件,玉山子,春壽盒。 他被最后得出的總價,嚇了一跳。即使按照估價的最低值計算,五件文物的總價,已經也超過了五千萬。 沈瑜從收藏柜拿出黃花梨文盤,把兩個和田玉擺件、壽春盒放在里面,依次拿在手中觀賞,每一件都愛不釋手。 他初得寶物,像孩子得到玩具,把六件文物按大小放到收藏柜里,反復調整位置,然后又忍不住拿出來把玩。一直玩累了,才把文物收進柜子。 沈瑜看著收藏柜,覺得這樣收藏似乎也不太保險。收藏柜雖然好,但是安全方面差一點。 他盤算著,自己還需要一個保險柜和特制的收藏柜。 …… 沈瑜洗漱過后,依靠在涼席上,回顧今天的過程,沒察覺什么漏洞,又查看玩家游戲。 他很好奇,這個叫做田中太郎的人,究竟如何收集到這么多的文物,為什么把東xz到203戶。 第110章 修復手卷的任務 田中太郎的日記已經損毀,玩家游戲將其內容收錄,轉換成獎勵,讓沈瑜可以看明白。 沈瑜從日記中,看到了田中太郎的奇葩經歷。 這篇日記從1912年伏桑正鐵銀行在濱海設立分行開始。田中太郎大半生的時間,兢兢業業為正鐵銀行服務。1912年他來到濱海分行,在之后的三十年中,他層去其地區分行任職,于1938年又一次回到濱海分行。 正鐵銀行和軍閥以及滿清遺老的許多交易,田中太郎都參與其中。 1944年,侵略者日薄西山,田中太郎擔心自己晚年生活沒有著落,于是決定將最后一批準備轉運的東西悄悄藏起來,然后,自己準備好了去其他國家的退路。他外出聯系機票,一去沒有回來。這批文物也就成了無人知道的東西。 沈瑜退出日記閱讀,有些感慨,若不是這個貪財的家伙,這些東西怕是要流落海外了。 感慨了這些文物的曲折經歷,他點開了修復手卷的任務。 這個任務,除了需要收集各種修復材料之外,還要他熟悉修復和裝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