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張鞠對沈瑜說:“走吧,帶你去看看紀磊的地方,離這兒不遠。咱們走著去就行?!?/br> 張鞠帶路,兩人邊走邊聊。 沈瑜趁機問道:“姐,伏山路23號,這是你們單位的辦公地點,還是臨時的辦公室?” 張鞠說:“這是我們單位的辦公樓,我之前帶你去看的那幾個地方,是我臨時辦事的地方。我們部門的人不少,單獨在這里辦公?!?/br> 沈瑜問道:“這棟三層建筑,有點像扶桑的老建筑?!?/br> 張鞠說:“沒錯,曾經是扶桑管理人員辦公的地方。歷經變遷,劃歸到我們部門了。 沈瑜點了點頭:“原來如此?!?/br> 自己應該想什么辦法,進到23號里面去看一看? 張鞠帶著沈瑜,穿過一條商業街,在一棟老洋房前面停下腳步。 沈瑜看到,這棟建筑的風格偏歐式,房頂高高聳起,整體高度超過旁邊的三層建筑,可是,從門窗判斷,似乎只有兩層。一樓的大門上方,掛著招牌——卡米咖啡。 這里鄰近海岸線,屬于有歷史的城區,也是風景區的一部分,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這棟建筑屬于鬧中取靜的好地方??墒?,沈瑜透過窗戶,看到咖啡館里面沒有客人。 他好奇的向張鞠詢問:“咖啡館在這么好的地段兒,為什么這么冷清? 張鞠笑到:“你進去試試,就知道為什么了。提前告訴你,這里的咖啡不好喝?!?/br> 第95章 雕塑家羅丹 叮鈴—— 銅鈴悠揚清脆的聲音響起。 沈瑜跟著張鞠走進了卡米咖啡店。 咖啡館內部空間很大,一樓的被開辟成大廳。 他目測大廳高約五米,店內使用歐式的裝飾風格,大廳南面是一排臨街的窗戶,挨著窗邊擺放著咖啡桌與坐椅。 大廳北面有一排長柜臺,柜臺里面站著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 他看到張鞠和沈瑜過來,示意他們請坐,然后用外語說了一句什么,沈瑜沒聽懂。 張鞠估計也沒聽懂,所以她只是笑了笑。 “凱特在向你們問好?!?/br> 紀磊的聲音在另一邊響起。 沈瑜轉身看去,一樓的另一邊是仿古的樓梯。 紀磊從二樓走了下來。 “你們來的挺快,我還沒準備好,你們選個座位先坐,嘗嘗凱特的準備的午飯,等一會兒嘗嘗我親手做的咖啡。凱特這里有最全的機器設備和最好的咖啡豆?!?/br> 沈瑜說:“謝謝款待?!?/br> 張鞠也不客氣:“有速溶咖啡嗎?” 紀磊笑著說:“這里只有手工咖啡?!?/br> 張鞠笑的古怪:“我今天有一堆事兒要辦,心里正煩著。你要是敢做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拿給我喝。你知道會什么后果了?” 紀磊似乎很熟悉這位表姐,于是說道:“放心吧,都是頂級的咖啡,絕沒有假貨?!?/br> 沈瑜兩人選了靠窗的座位。 透過窗戶看向外面,街道上綠樹成蔭,鱗次櫛比的古典建筑,還有遠處隱隱可見的海岸線??梢院敛豢蜌獾恼f,這里把濱海的風景體現的淋漓盡致,而幽靜的咖啡館更是讓人十分舒適。 沈瑜小聲問道:“這件咖啡館看起來很上檔次,為什么沒客人?” 張鞠拿起價格單:“你看看這個,就知道為什么客人少?!?/br> 沈瑜掃了一眼,差點笑出來。 價目表上面列著七八種咖啡的名稱,從摩卡、卡布奇諾還有什么什么濃縮咖啡。但是,這都不是重點,最關鍵的是,這里面最便宜的一種咖啡,居然要300元一杯。 這時候,普通的工薪水平大概一個月1000~2000元。一杯咖啡花掉1/5左右的工資,誰能消費得起? 沈瑜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這個價格,的確是—— 張鞠說:“這還不是最離譜的。價格貴也有辦法經營。最離譜的是,經營者是三個自詡為藝術家的人,他們能經營好店鋪,就是天方夜譚?!?/br> 凱特端來兩個餐盤得給沈瑜和張鞠。 沈瑜說了聲謝謝,看向餐盤,里面有一小塊牛排,和香腸三明治,搭配了酸黃瓜和番茄。 張鞠說:“我來過幾次,這里的餐點很簡單,味道還不錯?!?/br> 她邊切牛排邊說:“紀磊和兩個朋友合伙開了這間咖啡店。一樓是咖啡館,二樓是他們三個人的工作室。做了大概一年多吧。生意越做越差,我每次來,看到客人越來越少。 三個人的本錢,估計賠的差不多了。紀磊還有家里支持。另外兩位應該快支撐不下去了?!?/br> 沈瑜咽下一口三明治,然后問到:“紀磊不是在外面讀書嗎?” 張鞠:“他不在這兒的時候,他家里派人來幫他看著。紀磊家里想培養繼承人,但是從他干咖啡館兒這買賣來看,估計以后再想獨自創業,恐怕就有點兒難了?!?/br> 餐點的分量不多,沈瑜很快就吃完了。 張鞠也吃完了,走道柜臺,熟門熟路的拿了幾個瓷壺與小罐。 沈瑜過去幫忙,看到里面裝著奶、焦糖、巧克力粉,還有奶油,都是搭配咖啡的東西。 張杰一邊準備,一邊對沈瑜說:“今天,如果他請你看他的畫,你不要有什么顧忌,真假好壞,照實說就可以。他沒有那些壞毛病,但就是缺少打擊?!?/br> 沈瑜心想:他缺少打擊,我也不能給你當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