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他從中袋子撿出一塊兒瓷片,放在桌面上。 張鞠看到這塊瓷片上,有部分青花龍紋圖案,就問道:“這個是什么時候的?” 對張鞠說:“這是1930-1940年左右的青花瓷?!?/br> 張鞠說:“青花瓷我知道,年代是怎么看出來的?” 沈瑜:“看胎質、釉色、紋飾的畫法、以及氧化程度。 你記住這個年代的青花瓷特點,碰到同類物品,就能辨別出來?!?/br> 第72章 有儲秀宮款識的瓷片 張鞠想了良久,才問道:“你的意思是,我要在頭腦中預設標尺,然后用標尺衡量物品?” 沈瑜說道:“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br> 張鞠扶著額頭說:“文物這么多種類,我要記多少數據樣本?你是怎么背過的?” 沈瑜此時的酒勁還沒完全散去,看到張鞠的反應,忍不住賣弄知識:“學習收藏,要從一個種類入手。瓷片便宜,比較適合入手?!?/br> 他指著瓷片上的花紋說道:“你看這塊青花瓷。這是瓷瓶鼓起的一部分。龍紋剩下了尾巴的一部分,又帶了一塊兒纏枝紋。這段時期青料的發色,沒有過去的那么艷麗,但是還保持了沉穩?!?/br> 沈瑜左右看看,指著店里一個青花瓷的花盆說道:“你再看看這個,對比這兩件東西,有什么區別?” 張鞠看了看,說道:“這兩個的顏色明顯不一樣,新的青花顏色亮,老的青花顏色暗一些?!?/br> 沈瑜笑了:“新的青花瓷,花紋顏色完全一樣,沒有變化,它的亮,只能算火氣。因為這些瓷器的花紋,是用貼紙貼上去的,然后燒制?!?/br> 他拿著瓷片說道:“老的青花瓷顏色和今天用的青料不同?;y是工匠們用專用的毛筆畫上去的,有深淺層次出現。它的這種暗,是沉穩。當然,更好的青花瓷顏色,應該是沉穩與艷麗兼有?!?/br> 他指著纏枝紋上的一個青色節點說道:“清末民初的部分瓷器,燒制開始出現瑕疵,這個節點就是燒制出了問題。你仔細看這塊瓷片的胎色和青花,看的久了,就能看出民國青花瓷器的特點?!?/br> 張鞠說:“你別急,我記一下?!?/br> 她拿起便簽本,記下了沈瑜說的要點,把標簽貼到瓷片上。 沈瑜又拿起了一塊兒粉彩瓷片。碎瓷片上面帶著部分瓷瓶耳。 他對張鞠說:“你看這一塊兒就很難得。上面的紋飾是粉彩,這個紅色的瓷瓶耳,應該是龍形,這種紅色很少見,你看看這些顏色,就是民國的粉彩瓷的特點?!?/br> 接下來,沈瑜挑出幾塊瓷片,有彩色釉,五彩瓷還有白瓷、青瓷,等等。 他連著拿出十四塊瓷片,大多數都是小塊兒,有兩三塊是大塊兒,隱約能猜出原本的完整形態。 張鞠記了十幾張標簽,貼到了對應的瓷片上。 沈瑜一口氣把咖啡喝掉,焦糖咖啡的甜與苦,再加冰涼的口感,瞬間化解了說話帶來的口渴。 他幫著張鞠把瓷片放到保鮮盒里。同時補充說道:“姐,這些瓷片,基本上包含了清末民初出現的大部分的瓷器種類,即使沒包含在里面的,可以用這些瓷片進行比對。 你回去把它們做成一個樣本。過去還曾經有人把碎瓷片兒鑲嵌在掛屏上,叫做百寶嵌,也算是一個收藏品?!?/br> 張鞠問道:“你確定這些全是真的,值錢嗎?你為什么買這么多?” 沈瑜點頭:“您放心,都是100年以內,沒有現代仿品。至于為什么買這么多的問題,您應該聽說過,家藏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這句老話?!?/br> 張鞠說:“我聽一些搞收藏的人,說過這話?!?/br> 沈瑜說:“這句話形容那個時候的人追捧鈞瓷的熱度。鈞瓷指的是宋官窯的鈞瓷,之后仿制的不算。 鈞瓷是一個特殊例子,其他的瓷片兒,根據數受大家認同的程度,價值也在變化,但是只要是真的,總還有它的價值。 我幫你多收集一些,你可以用來參照學習?!?/br> 張鞠說:“謝謝你這么細心,這些一共多少錢?不能讓你出錢?!?/br> 沈瑜說:“姐,您這就見外了。今天借你的光。剩下這些瓷片,我也拿回去研究?!?/br> 張鞠從保溫盒里拿出一塊瓷片,對沈瑜問道:“你還沒對我說,這塊帶儲秀宮底款的瓷片,為什么你要買?我覺得這種款識給人的感覺很假?!?/br> 沈瑜說:“你不是問我,為什么瓷片里底足很少嗎?” 張鞠說:“對啊,為什么?” 沈瑜說:“因為真的瓷器底足??梢阅萌プ黾??!?/br> 張鞠睜大眼睛:“怎么做假?” 沈瑜拿起有儲秀宮款識的瓷片,說道:“在真的底足上,接一個假的瓶身,按照真的古玩瓷器去賣,這不就是作假嗎?如果有人拿去鑒定,在底足上打孔,鑒定的結果就會是真品?!?/br> 沈瑜邊說邊比劃,張鞠很快明白了。她驚訝的問道:“這些人也太狡猾了。真碰到了應該怎么辨別?” 沈瑜說:“憑借眼力與經驗?!?/br> 張鞠又泄氣了。 沈瑜說:“別泄氣,你的運氣很好,這塊有儲秀宮款識的瓷片,我之所以要買,是因為,它可能是名家的作品?!?/br> 張鞠說道:“哪位名家?” 沈瑜說道:“清末民初的瓷器,離我們今天不到百年,但是這段時期也有很多制瓷高手。他們的作品,會逐漸受到市場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