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今天來的幾位老師,都是在首都、魔都、建業這些文化歷史悠久的城市供職的專家。您們才是行家里手。 看到幾位,我就突然有了個想法。常貝這孩子挺好學。不知道,你們幾位老師愿意收個弟子呢? 我想當個引薦人,讓他拜個好老師,讓他好好學學,您幾位看怎么樣???” 他嘴上說是幾位老師,眼睛看向的卻是楊老。 何年與常涌的話題轉的快,但是又很自然。頓時,讓幾位外地來的鑒定師有些不好接話了。 沈瑜在心中笑了起來。常涌大概不知道他孫子在鑒定現場的表現。這幾個老師中,有人看到了。即使沒看到的人,聽到旁人轉述,會喜歡這樣的弟子? 事實證明,這幾位鑒定師雖然都在文化單位供職,但也都是久歷江湖。 他們立刻反應過來,常涌與何年應該是早就商量好了。絕不是臨時起意。幾個老江湖不動聲色的用眼神交換意見。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冒然答應這類請求,會不會沾上麻煩?這幾位老江湖都想到了。 不過,若是在別人的地方掃了人家的面子,這似乎也不是多高明的做法。就在幾人都猶豫的時候,還是楊老先開口。 “常貝同學,你先坐,不用這么站著,太拘束。咱們今天就是朋友之間相互交流,用不著那么恭恭敬敬。剛才,我聽何年老師這么一說,覺得常老板常老先生還真是家學淵源,讓人佩服。這最讓人佩服的是,常老先生不光生意做的好,對晚輩的培養更優秀。說來慚愧呀,我自己家的孩子,居然不喜歡收藏?!?/br> 他說起自己家的事情,其他幾個鑒定師都有些笑了起來。 楊老說:“你們看,幾個老朋友都知道我的情況?!?/br> 他說的一番話,似乎和剛才的話題沾邊,但又十分模糊。 何年等人倒也沒有著急。 楊老繼續說道:“何師傅說自己教不了這孩子。以我看來,實在是太過謙虛了。何老師供職的是文化商店,和我們這博物館、文化館,不太一樣。 我們只是負責保護修復,要說鑒定真假,還要說是人家何老師厲害。他們每天面對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東西。沒有過硬的本領,怎么能做的好,所以,何老師過謙了?!?/br> 他對常貝說道:“常貝同學,你要知道,何老師在文物商店干了二十幾年,他的本領,足夠你學很長時間了。你如果能把何老師的本事學會了,收藏對你來說,就不是難事。當然,你們家的情況比和普通家庭不一樣,你不需要用鑒定養家糊口,就像常先生說的,有些東西總是需要優秀的后人去傳承,你也可以做一個優秀的收藏家?!?/br> 這一番稱贊的話說下來,聽著周圍的人頻頻點頭。 沈瑜一開始不明白什么意思,等聽到后來,漸漸品出味道。 他心想,看樣子,楊老不愿意收徒。不由得暗自佩服,楊老真是老江湖,把常家祖孫,還有何老師每人捧了一遍,到最后,實際上什么也沒說,什么也沒答應。 可是,很快他就高興不起來了。 第38章 移花接木 楊老的確是老江湖,可是,其他的人也不是菜鳥新手。 常涌見到何年的提議,被楊老不動聲色的化解,只能自己下場。 他恭維道:“楊老說的好,這些寶貴的知識、文化需要后人去傳承,我這個孫子雖然不太爭氣,但也一直想努力的學。 他今年在濱海大學讀大二,還有進一步深造的想法,原本家中的安排,是讓他讀工商管理一類的研究生??墒撬约阂朐谖牟┓矫鎯荷钤?。我聽說,幾位老師在高校擔任文博和博物館專業的研究生導師。不知道,幾位老師有沒有興趣收個學生了?!?/br> 楊老說道:“有興趣深造是好事兒,我們特別歡迎。我年齡大了,過兩年不知道該能不能當導師。不過,常先生放心,即使我不擔任導師,高校研究生的專業方向不會變,到時候,盡管參與考試就可以?!?/br> 于老師的性格略微耿直一些,他說對常涌說道:“常先生,您不必為難??佳芯可?,盡管讓孩子來考就是了。至于說拜師一事兒,我是這么看的。我們這代人拜師學藝,是因為文化傳統,大家都認同這個,認為這樣才是學本領的途徑。 我們到了博物館工作之后也有拜師,那是組織安排。 可是,社會在變,人的認識也在變。過去拜師那一套,在今天的年輕人看來難免有些古板。如果常貝同學對文博或者收藏有興趣,無論什么時候都可以學,不一定非要拜個老師才能學?!?/br> 楊老接著于老師的話題繼續說道:“我剛進博物館的時候,為了讓這些學生們安心學下去,組織內部安排拜師,還特別說明,這與舊時候拜師是不同的。于老師剛才說的那句話特別好。想要學習,什么時候都能學。別的不說,咱們看沈瑜同學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br> 沈瑜正在旁邊瞧熱鬧,怎么也沒想到,于老師和楊老兩個人一唱一和,居然把話題引到了自己身上。 看到周圍人的目光投了過來,他急忙謙虛:“不敢當幾位老師的稱贊。常貝同學在學校里表現很好,一直是優秀學生干部,積極分子。我就是普通學生?!?/br> 常貝初時聽到沈瑜的話,難免有些得意,覺得這小子還有點自知之明,可是后來,慢慢嚼出味道不太對,臉上得意的神色也就漸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