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他用手里的折扇,指向店里正在聊天兒的王問。 老者很快看到了王問。 沈瑜說道:“那位老人是個收藏家。他不是店里的人,只要你們不急著買東西,他會跟著你們出來。如果他喜歡你們的東西,就會出一個比文物商店更高的價錢。你們想賣高價,這是個辦法。當然了,如果他不要的東西,你們再返回去,賣給文物商店也來得及。因為他們不是個人的私營店,是國營店,只要您的東西好,他們就會收。我告訴您的這個辦法還不錯吧?!?/br> 年輕人點了點頭:“謝謝你。你這么做,圖什么呀?” 老者又瞪了他一眼,然后對沈瑜說道:“我們就是來看看?!?/br> 沈瑜笑了笑,“知道知道,不過呢,我還有個更好的辦法。您等那個老者說完了他的價格,也別急著賣,我就坐在這個椅子上等著你們,我會出比他們更高的價格?!?/br> 老者猶豫著點了點頭。 沈瑜補充說道:“待會兒,你們拿東西給他看,無論他怎么說,都別生氣。我會給你使一個暗號,只要……” 沈瑜說到這里,話語停頓了一下。因為,他們說話的時候,走在后方的三個古怪人已經趕了上來。其中一個人的眼睛看了過來。 沈瑜不想被他們聽到交談內容,這才停頓了。 那人看了他一眼,便和兩個同伴一起走進了文物商店。 沈瑜繼續說:“我會給你使暗號,只要你看我點頭。那就代表,你這東西我也喜歡,我出的價格一定比他們高。即使到時候您不想賣給我,再回去賣給文物商店也來得及,您看,我的辦法怎么樣?” 年輕人看向老者。 老人點了點頭。 一老一少提著包走進了商店。 店員看到客人進來,立刻開口招呼。 “歡迎光臨,二位有什么需要嗎?” 老者說道:“我們來賣幾件東西?!?/br> 店員笑容可掬的說道:“您稍等?!?/br> 她走到何年身邊說了幾句話。 何年請另一位高級鑒定師姚文接待三個古怪客人,自己帶著幾個年輕鑒定師走了過來,與一老一少打招呼。 沈瑜跟在幾個人的身后,走進店里。 胡云霞的目光看了過來,沈瑜用眼神示意,自己只是看看。昨天,胡云霞找機會,把章率做的事情告訴了沈瑜。兩個人算是正式認識了。 沈瑜進入商店,首先注意到,之前走進來的三個古怪人,已經和姚文師傅開始聊天,其中一個人拿出了一件梅瓶,擺在了桌面上。 沈瑜悄悄查看地圖,梅瓶是真古董,而且價值不菲,那不是自己的目標。 王問站在一旁,聽著姚文和對方談論梅瓶的價值。 何年請一老一少坐下,慢慢看文物。他也注意到沈瑜跟了過來,面色平靜。 沈瑜從何年與一老一少的聊天中,知道二人姓齊,真的是父子關系,是從鄰縣過來的。 老齊說道:“家里祖上留下了幾件東西,聽老人說,都是清朝的古董。我想拿來換了錢,給家里添置點兒東西?!?/br> 何年說:“您放心,在我們這里,只要您的東西好,我們會給一個公道的價格?!?/br> 老齊從書包里拿出了一個長條盒子。他打開盒子,拿出一個卷軸放在鑒定桌上。 何年示意老齊將卷軸打開。 沈瑜以為老者拿出的是一幅畫。卷軸被打開之后,他看到的是一副關公像。 黃色錦地上,關公跨馬揚刀,神態威嚴,與常見的關公形象不同。畫面上,遠處山峰之間煙霧繚繞,生動逼真。 可是,沈瑜總覺得畫面有些古怪。 他湊近了仔細查看,呵呵,這關公像居然是繡的,也就說這是一幅刺繡作品,用的是中國書畫的裝裱辦法。 沈瑜已經有了書畫鑒定初級技能,察覺裝裱方式和繡刺繡品有些不搭配。他的眉頭皺了起來,再次點開地圖。從地圖上看,老齊拿出來的刺繡,顯示的是藍點,也就是說,刺繡是有價值的,可為什么看起來有些怪呀? 何年看到這幅刺繡作品,沒有急于評價,他先是端詳良久,又取出放大鏡,仔細的查看了刺繡上面的細節。他查看文物的時候,身邊圍繞的幾個年輕鑒定師,也都在仔細觀察。 何年收起放大鏡,對周邊的徒弟們說:“說說你們的看法?!?/br> 沈瑜看到幾個年輕鑒定師有些猶豫,還是,那個陷害自己的章率搶先開口。 “師父,我看這件作品,可能是清晚期的刺繡,其工藝是模仿蘇繡。價值大概在五千元元左右?!?/br> 何年點了點頭,看向其他幾人。 幾個鑒定師有說刺繡是清中期的作品,有說民國的作品,價格都沒超過一萬。 老齊父子的臉色開始變得難看。 何年聽完徒弟們的話,似乎注意到老齊的臉色不好,沒有點評徒弟的判斷。 他對老齊說道:“齊老先生,有句話我就直說了,您這件繡品很好,有顧繡的意韻。但是,從裝裱工藝來看,它應該是清中晚期的作品。也就是說,這件刺繡可能是清朝時期的工匠,仿制明朝刺繡的這么一副作品?!?/br> 第19章 太獅少獅,青金石雕 風扇呼呼的吹出熱風,文物商店里的店員們都感覺熱的難受。 老齊卻感覺到有一絲冰涼,透入骨髓。因為,他從鑒定師的話語中,聽出了不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