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何年說道:“柴先生,我們這里是國營店,是為國家收東西,或者賣東西,所以,您不用擔心上當受騙。您來這里出手東西,是信得過我們,有些話,我就直說了。 您這件玉山子,是清晚期時期的古玩。如果想出手,我們可以用一千元收購。 這兩管毛筆還有玉石雕刻呢,我們不能收。 牙雕印章有些價值,可惜不是名家作品,雕工一般,保存的也不好,笑的太厲害?!?/br> 中年人:“笑——?” 何年看中年人不明白,就解釋道:“笑的意思,就是說牙雕印章有裂紋。這種古玩,沒有什么價值。我們給國家干活,不合格的東西,我們不能買?!?/br> 中年人的臉色登時漲紅。 “不會啊,我爹說過,這是祖上花了三十塊大洋,請人刻的印章?!?/br> 何年為了保險,讓店員把另一位高級鑒定師——姚文也請來。 姚文看了一遍,得出的結論相同,只收那件玉山子。 幾個人再三商量,最后,玉山子的價格定到了一千五百元。 看到剩下的三件東西,商店肯不買,中年人無奈地收了起來。 店員開票,會計與出納一通忙碌后,中年人收到了一千五百元錢和票據。 他失落地走出了店鋪。 店鋪里立刻熱鬧起來。 隨著收藏的逐漸熱門,假貨日益增多。拿來出售的十件東西,大概能有一件被留下,這就算不錯的收獲。幾個初級鑒定員看到何年收了一件古玩,就圍過去請教。 雙方交易達成的時候,沈瑜眼看著代表玉山子的藍點變成了紅點。 他松了一口氣,暗道僥幸。幸好,還剩下幾樣東西。雖然還沒買到手,但是,他已經把中年人手里的古玩,視為自己的獵物。 他正想跟出去,發覺王問先一步已經跟上了那位中年人?!安駧煾?,您等一等?!?/br> 沈瑜暗道糟糕,心中祈禱,他可別把東西全都買走了。王問的財力,旁人無從得知。但是,僅從其住著一座市區的獨門獨院老式別墅,就可見一斑。 他深呼吸,平復緊張情緒,看著王問開始與中年人談起價錢。 出乎意料的是,王問只用三言兩語,就從了中年人那里,以極低的價格買到了兩管毛筆和牙雕印章。 然后,他拿著玉雕反復觀看,最終放棄了。 王問將玉雕刻還給中年人,看著他把玉雕放進盒子,又要過黑漆盒子端詳。 他對中年人說:“您這盒子,像個有年歲的物件,不過,好多地方不對,圖案有些古怪,所以賣不上價?!?/br> 看到王問不肯再買東西,老柴收下了王問遞過來的二百元錢,裝了好東西,起身離開。 沈瑜看到王問放棄了玉雕與盒子,心跳瞬間加速,暗道機會來了。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激動情緒,等中年人走了幾步,咳嗽一聲,調整好聲調,開口招呼。 “這位大叔,請您留步?!?/br> 中年人聞聲看去。 一個年輕人笑瞇瞇的看著自己。 第2章 初次撿漏——遼代玉羊 雖然沈瑜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但是,老柴表情中,戒備的意思很明顯。 沈瑜想盡快的文物買到手,又擔心欲速則不達,就刻意放緩了語速,模仿何年與王問的語氣說話:“大叔,您別誤會,我是個文物愛好者。咱們聊聊?” 他客氣的邀請老柴,坐到休閑座椅上聊天。 兩人坐下之后,沈瑜問道:“柴大叔,我看到您去店鋪賣東西,能不能問一句,您的盒子與石雕,他們為什么不收?” 中年人搖頭:“他們有眼無珠,不認識寶貝?!?/br> 沈瑜手指自己的畫架,說道:“大叔,請您過來聊天,沒有別的意思。你也看到了,我的職業是繪畫。這些筆呀、顏料啊很多,缺個裝東西的盒子。我看您的盒子,像是個裝文具的盒子。您要覺得合適呢,把那盒子賣給我怎么樣?” 袁先達伸手扯了扯沈瑜,說道:“小沈,你別沖動。市面上哪有難么多真文物。人家商店那么多鑒定師都看過,你還是謹慎點兒?!彼谝慌钥戳税胩?,見沈瑜真的要買東西,于是開口阻攔。 老柴臉色登時就不好看了。 “哎,你什么意思?!彼鹕砭鸵?。 沈瑜急忙打圓場,“柴大叔,您別急?!?/br> 他們三個人說話的時候,王問聽到了聲音,回頭看到了沈瑜的動作,只是笑了笑,轉身走回店里。 何年把幾個學徒打發走,笑著開口說道:“恭喜,收了兩管毛筆?” 王問拿出剛買來了兩支毛筆,“你們不收的東西,還不讓我收?” 何年說道:“毛筆不錯,不過,沒有什么盈利的空間,我不能虧了國家的錢?!?/br> 王問拈著毛筆,仔細端詳,“這東西應該是清末民初的,可以拿來玩玩兒。反正也不貴,二百塊錢?!?/br> 姚文也過來祝賀,然后說道:“老何與王老哥都是行家,我也不看好那個玉雕?!?/br> 他正要說黑漆盒子,看到何年用眼神示意。姚文就明白了,何年要考教店里的初級鑒定師們。 “那個黑漆盒子,你們怎么看?” 幾個學徒聽到何年提問,一一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師父來判斷。有說民國的,有說普通貨、工藝品的,也有知識扎實的人說,不像中國造的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