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金盆獻瑞
莫菲問道:“鮑叔,車子的油不是用干了嗎?怎么又滿上了?” 一燈聽了,笑道:“這就是為什么我要開這輛車的原因。如果不是隨用隨滿,我就開我的‘趴窩轎’了?!?/br> 莫菲驚道:“難道它會自動生成汽油?” 一燈聽了,哈哈大笑。說道:“因為這輛車也有‘特權’?!?/br> 四人聽了,都感覺奇怪。 一燈說道:“所謂的特權就是我把它放哪哪就有油的那種。這輛車裝有定位裝置和聯網油表監控裝置。只要是油快耗盡了,數據就會自動傳輸給總部,在任何一個地方停下不超過24小時,總部就會派人過來加滿。所以這輛車的油是用不完的?!?/br> 原來這樣,當真匪夷所思。 藍竹問道:“什么叫‘趴窩叫’?” 一燈四人聽了都笑了。 藍竹被笑得莫名其妙。 胖豬小聲解釋道:“per,動力?!I’指轎車。所以叫‘per轎’?!?/br> 柳扶風、胖豬和莫菲都知道這是一燈對自己的改裝轎車的愛稱。藍竹剛剛加入他們這個團隊,還不知道。 …… 當眾人趕到垛溝鎮的時候,天已偏晚。五人在唯一的一家小旅館住下。 有時候沒有選擇也是一件好事,至少省心。有了選擇才會鬧心。 這里,是一燈所能找到的離掩月庵最近的地方。 垛溝鎮,只是西部山區一座很平常、很小的鎮子,幾千人口,一條主街道幾乎就能看到鎮里所有的風光,找到所有要找的商業場所。 無論是做做買賣的,看看店的,還是游手好閑下手棋的,都是那么的怡然自得,不緊不慢。 前邊走過的路靠導航,剩下未走的路就得靠嘴了。 柳扶風看著遠處蒙著霧紗的山頭,乞求著命運的天平能向他傾斜一次。 柳扶風和幾個年輕人一落下腳就迫不及待地出去四下打聽掩月庵、雙屾山的下落。 結果有點尷尬,幾乎沒有人知道掩月庵,唯獨聽過附近有庵觀的也不能確定到底叫什么,又在什么地方。 俗話說,劈柴劈小頭,問路問老頭。 一燈深諳問路之道,心說問路這檔子事還得靠自己這種老江湖。 他找準了那幾位下棋的老年人,自己也把與電腦較勁較勁來的棋技與那些閑人過了幾招。不管輸贏,順道問問掩月庵的所在。 令他汗顏的是,那幾位下棋老者竟然也不知道。 就這樣,在疑惑與不確定中度過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五人又繼續打聽。 正在眾人準備放棄的時候,一位面相憨厚、皮膚黝黑的中年人主動找了上來,小聲說自己知道在哪。 五人頓時喜出望外。 那人說他姓李,老家住在山里的四姓村。他們那就有一座千年道觀,就叫掩月庵。 去山里的路較窄,李師傅說開著一燈他們那么寬大的車不好走,勸大家還是坐他的三蹦子。 五人當即答應。 于是五個人擠上了李師傅的那輛三蹦子,在有節奏的馬達聲中向村外駛去。 順便驚起路邊一只酣睡中的大黃狗,掙扎著爬起來后,翻了翻白眼,不緊不慢地向巷子里走去。 繞來轉去,轉來繞去,山里風景自有萬千,也算是一趟頗為值得的旅行。 三蹦子終于在一棵巨大的槐樹下停住。臨秋之槐已經有些黃葉,金花一般落在地上。 這時大家才發現,大樹旁是一戶人家,有墻有院,三間堂屋,兩間東屋,一間門房,碎石壘成的矮墻。這墻院已經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年,墻上、房壁上都是青苔、綠藤。 再向上看山坡上,還有幾十戶人家,分散在樹林之中。 李師傅講眼前這戶就是他姑的家,也是自己的老家,看看鎖掛正掛著,說明她現在人不在家,估計去田里或庵觀里了。他說道:“最近兩年俺姑總是往庵觀里跑,據說是掩月庵里來了道人?!?/br> “掩月庵里以前沒有道人嗎?”藍竹問道。 李師傅講:“聽祖輩說在大清朝的時候曾經住過道人,后來就沒有了。前年來了一位道姑,據說又年輕又漂亮。俺姑自那時起便經常去庵觀?!?/br> “前年?”藍竹問道:“那最近呢?最近有沒有再增加一兩個道姑?” “呃……當然,也有可能是信徒或者想不開過來準備出家的那種,不一定是已經出家的正式道姑?!蹦蒲a充道。 李師傅疑惑地反問道:“你們不會是來找人的吧?最近道觀里的情況我還真不知道。你們可以去看看?,F在天還早,去的話還來得及。我今晚才回鎮上,到時候我再捎帶你們到鎮上?!?/br> 五人互相望了一眼。 一燈回道:“不瞞小哥,我們確實是來找人的。我們今天不一定回鎮上,就不麻煩您等我們了。真是非常感謝?!?/br> 一燈心說要不是為了找到這道觀在哪,何必坐那個慢悠悠的三蹦子呢。直接施行輕身功法,也用不了多久就會趕回鎮上。正好天黑好趕路。 “還是請李伯告訴我們掩月庵該如何走?”柳扶風急切地問道李師傅。 李師傅往東方山谷中一指,說道:“看到那座尖尖的山頭了嗎?” 眾人循聲望去,果然,在云霧繚繞間,有一座特別細長的山。 李師傅繼續說道:“那座山叫問天崖,也叫老人牙、仙人指。你們順著小路一直朝著那問天崖走,爬上崖下的平坡,再向東看,就能看到一個小湖,在湖的東南方向,就是掩月庵。你們如果走得快,今天下午還能來得及在那里游玩一番?!?/br> 當他說完時,四個年輕人已經順著山坡上的小路向下跑去。 一燈掏出錢包要付車費,李師傅說啥都不收。最后,他只能向李師傅抱了抱拳道謝:“謝謝小哥的指引,沒齒難忘。改天有緣,我們再見!” 說完,辭了李師傅,急急向山坡下跑去。 他更希望早點找到那掩月庵,五十余年,整整半個世紀,一直冥思苦想的地方。當然,還有冥思苦想的人。 五人一下了山坡,鉆進了林蔭小道,就迫不及待地施展輕身功法,提速快行。 柳扶風回頭看山坡時,只見李師傅還站在槐樹下看著這邊,他便啟動天眼,原來李師傅正對著他們的方向微笑著點頭。 他到底是什么人?真的那么巧合滿鎮里就他一人知道掩月庵的所在? 神秘兮兮。 柳扶風想著,快步向前追去。 很快,五人便穿過山谷下小潭邊的樹林,來到了問天崖下的平臺。 這是一塊半圓形的平臺,足有幾個足球場大。而旁邊絕壁似的懸崖直插入云霄。整體看,真像是一只伸著食指問天的手。 胖豬叫道:“今天有急事,等回程時,我一定登上崖頂,從那里看到的風景肯定不同尋常?!?/br> 眾人也不久待,來到平臺東側,向前望去。眼前的景象簡直如仙境一般。 只見青山重重,煙霧繚繞,層巒疊障。近前湖光山色,蒼翠欲滴。在大山懷抱中心,有兩座大小相似的較矮的圓丘形小山,小山之間有一條白色如練的小河環繞流過,在拐彎處變寬成湖,將兩將小山隔成兩座孤島。那兩座小山就像兩個饅頭放在那里,怎么看,都與旁邊環繞的山不同。 “快看,橋,還有庵觀!”莫菲指著東南方的山腳下大聲叫道。 眾人循聲望去,果然,一條曲曲折折的木橋,橫跨小湖,直通到湖對岸的庵觀。 “我們到了!”一燈嘆了口氣。 胖豬、藍竹和莫菲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飛奔而下。 倒是最心急的一燈和柳扶風兩人站在臺上,看著眼前的一幕。 “這是一幅太極圖?!绷鲲L說道。 他已經用天眼從正上方向下看,眼前的景色完全不同。因為這條河并不是繞過兩座圓丘,而是呈圓形將兩座圓丘和旁邊的平地整個包圍,等于是這條河將中間圍成了圓形的一座孤島。而兩座圓丘與平地正中間被一條s形彎彎的小河隔開,形成獨立的兩塊,正好形成太極圖。也可以說,整條河流就像是一處圓形的湖泊,中間的小山與平地就是兩座小島。 再向周邊觀看,周圍的山脈呈園形圍住,中間形成了一個盆的形狀,或者說是巢的表狀。中間的兩座小山就像是兩枚漂在水里只露一半的卵,又像湯盆里的兩個大菜丸。盆底周邊有許多石嶺也呈規則狀排列,隱隱地呈現出八卦圖形。 一燈點了點頭,說道:“這里真是風水寶地?!匠示蹖毰?,水勢龍盤身。風吹有通道,水流有活根?!@是‘金盆獻瑞’,是頂級的修煉寶地?!?/br> 柳扶風疑惑地看著師傅,說道:“師傅,你是會看風水還是做詩?” 一燈笑著望向遠方,說道:“是激情勃發!” 兩人說完,也快速向山腳下跑去。 又過了半刻,他們來到湖邊,看向湖內的島。 如果說山是島,那水就是抱島之湖。如果說水是河,那山就是披水之山。 其實,應該說是河更貼切,只是環山而流而已?;蛟S呈幾何時,有人刻意在這兩座山外挖了這么一個環形的河,再在中間挖通,形成太極圖形。 藍竹和莫菲年輕人脾性,已經先一步跑上了小橋。 胖豬呆在岸邊橋頭上邊拍照,邊等柳扶風兩人。 來到湖邊,迎面一陣微風吹來,頓時讓人為之振奮。 一燈嘆道:“果然是極好的修煉所在。風中傳出陣陣瑞氣,靈光隱現,定是大圣大德曾經修煉的所在?!?/br> 柳扶風也感覺到渾身充滿了力量,有種要爆發的感覺,就如充了電一般。 可是他的心里正在打鼓,遠遠地看著掩月庵,揣測著聶小妖到底在不在呢? 莫菲已經在前邊呼喊眾人了,于是柳扶風三人快步上了木橋。 湖中心處,柳扶風回望來處,只見太陽偏西,剛好被問天崖的崖尖擋住。從這里望去,就像一根指尖發光的手指,正指著天空。 “像不像一尊端坐的神像?!币粺粼谒砗髥柕?。 如果說其他三人是順道來游玩的,那么一燈與柳扶風兩人絕對是帶著心事,不,應該是心愿而來。 被一燈一點,柳扶風再看那崖尖,真如一尊頭后帶著背光靈彩的神像。 一燈不由得伸出左手,打了個“天香陰陽叩”,向著問天崖施禮! “這老人家真好玩,對著一座山施什么禮?” 背后突然傳來一個陌生人的聲音。 柳扶風與一燈趕緊循聲尋找,這才發現不知道什么時候,橋側多了一艘很小的漁船,船上兩人正在對弈。 這兩人,一個白須白發,禿著大半個腦門,在腦后挽了個松松垮垮的發髻,神采奕奕,穿著一身淺黃色納衣。屁股后的船艙內橫著一根木拐杖,杖端的樹根就勢做成拐杖把手,有點像龍頭。旁邊立著一個大葫蘆,估計裝的酒。 另一個頭帶斗笠,身穿灰衣,端坐在船頭,看不清面目,只能看到他身后插著一根魚竿,而一條很大的鯉魚正咬著釣鉤游來游去。 “好奇怪的兩人?!绷鲲L小聲對一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