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課堂作業
“你到底想干嘛!” 軍哥怒目圓睜,此時的江楠在他眼里就像是案板上的鲇魚,任人宰割,他當然不希望旁邊有人沖上來指手畫腳。 光頭學長沒有作聲,站在他身后的那位卻上前一步。 “同學,我給你三秒鐘時間重新組織一下語言,現在站在你眼前的,是咱們北海大學國術社的副社長,人稱光頭小王子的一休哥?!?/br> 一休哥? 江楠聞言就樂了,但是反觀軍哥,他的臉上浮現出猶豫不決的復雜神色。 “國術社,你和這個小子是什么關系?” 他? 光頭學長看向江楠,只見他微微頷首,隨后友好的拍了拍江楠的箭頭,好似親兄弟一般。 “他是我們社新招收的成員?!?/br>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 江楠懵了,軍哥也懵了。 什么時候的事??? 江楠印象中沒記得自己有加入別的社團,正當他苦苦回憶的時候,一旁的軍哥也在暗自思忖。 雖然國術社比不上跆拳道和散打,但是一個副社長掌握的體位應該也蠻多,硬碰硬我可能要吃虧。 “行,國術社是吧,等著,這件事我記下了?!?/br> 說罷軍哥便消失在了cao場邊緣。 光頭學長轉過身笑呵呵的盯著江楠,明媚的陽光照在他身上,活脫脫像只慈祥的彌勒佛。 “學弟,不好意思,讓你受精了?!?/br> 江楠此時真想脫下他四十碼的球鞋扇到他腦門上。 “不是,你們到底是誰???” “剛才不是說了嗎,我們是國術社的?!?/br> “可我并沒有加入你們啊?!?/br> “嗨,這不是遲早的事嗎?!?/br> 看見江楠關愛智障的目光,光頭學長清了清嗓子。 “那個,同學,我們先前在cao場上遛彎的時候就注意到你了,你的動作飄逸而又灑脫,放蕩而又不羈,此時近距離一看,學弟你骨骼清奇,絕對是一個練武的奇才,在下也是起了愛才之心,請你務必要加入我麾下啊?!?/br> 見江楠面色怪異,光頭學長繼續趁熱打鐵。 “而且,你看剛才那位鼠輩,絕對心懷歹意,如果不是我等出手相助,恐怕學弟此番,必定兇多吉少啊?!?/br> 江楠本來想反駁一句,跟你有什么關系,就算你不出手我也能擺平,但是仔細一想似乎有些不大禮貌,這才低著頭沒吭聲。 光頭學長還以為江楠被自己說動了,頓時激動的兩眼放光,正當他打算繼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江楠伸出手示意他打住。 “那個,你的意思我聽明白了,這樣吧,我回去考慮考慮,如果考慮清楚了就聯系你,好吧?!?/br> 明眼人一眼就能察覺出,這是緩兵之計,但是光頭學長似乎涉世不深,他激動地一個勁點頭。 “好好好,學弟,你只管考慮,任何時候,國術社的大門都為你敞開?!?/br> “哦,那我走了?!?/br> “學弟慢走?!?/br> …… 回到宿舍,江楠提著一袋子油條和幾包豆漿,分發給剛從狗窩爬出來的舍友。 “江楠,你怎么了,看上去好像不開心?!?/br> 李玉不愧是一名出色的ad,觀察力那是相當敏銳。 江楠嘆了口氣,“別提了,今天早晨好不容易心血來潮想晨練,結果半路碰上兩波神經病?!?/br> “哦?此話怎講?!?/br> 江楠簡要的敘說了一番事情的經過,聽得眾人是嘖嘖稱奇。 吃飽喝足之后,眾人便起身前往教室,周一的第一堂課是歷史課,走出宿舍門的剎那,劉壯忽然問了一句。 “對了,上次老師布置的作業你們寫了嗎?” “作業,上次還有作業?” …… “上次課堂上我給大家布置了一道思考題,行省制度和郡縣制度的區別在哪里,哪一個更有優勢,在座的各位有答案了嗎?” 整個教室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秦老師略微咳嗽了兩聲,他清了清嗓子道“看來大家都比較靦腆,既然這樣的話那老師就點名了,嗯,找一個女同學吧?!?/br> 前半句大家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一聽到后半句,所有的男生瞬間長舒一口氣。 付瑤和劉蕓卻緊張起來。 秦老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很是認真的盯著手中的點名冊,鄭重的道“江楠,江楠同學回答一下?!?/br> 氣氛沉寂了一秒,忽然角落里爆發出一陣哄笑聲。 江楠面色通紅,他清楚的看到同寢室的三人笑得最歡。 麻痹,下了課你們給我等著。 秦老師訝異的“嗯”了一聲,他再次撫了撫鼻梁上的眼鏡,確定自己沒看錯之后,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哈哈,江楠同學,請你回答一下上節課留下來的問題吧?!?/br> 江楠摸了摸自己的后腦勺,雖然這個問題比較棘手,但是既然能考進北海大學,江楠還是有一定的功底。 “我認為,行省制比較有優勢?!?/br> “哦?” 秦老師看了一眼江楠,微微一笑,“可否詳細說說?” “郡縣制的目的就是取代分封制,分化六國故地,加強中央集權,而行省制的誕生,它的目的就是將眾多的道、路聯合一起,以山、河、湖等為界,重新劃分。它不但裁撤了眾多閑散的機構,而且行省疆域也擴大了,雖然郡縣制對政治和軍事上的目的要比行省制強得多,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生的行省制度更有利于國家統一的需要?!?/br> 秦老師點了點頭,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 “還有沒有不同意見?” 就在這個時候,郝薛笙舉起了手。 “這位同學,請講?!?/br> 郝薛笙整理了一下衣冠,正色道。 “剛才江楠同學的說法我覺得很正確,在此不予以反駁,但是相比較而言,行省制區域過大,人口眾多,實力比郡縣制更大,所以歷史上人民反抗中央的事情經常發生,國家需要更多的實力去平定,如果當初實行行省制,就不能像郡縣制那樣面積狹小方便管理,另一個好處就是郡縣制行政單位比較少,郡縣官員直接由朝廷任命,上下言路比較通,治國輕松,極少的官吏就可治理幅員遼闊之國,效率也比較高?!?/br> 說到這,郝薛笙微微一笑,豎起中指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鏡。 “說到底這也只是歷史原因,而相對于現代來說,行省制也有一個弊端,以防漢為策的行省制度,直接分化了漢族地區創造能力,這是因為行省之下本省郡縣沒有與外省郡縣自由交易的權利和機會,長此以往更是讓漢人行省分化,各自地域分歧。今天的地域歧視、地方保護主義、各地搶注名人等等,皆是行省制度下地方官員做政績和歷史原因造成,其中某些問題也是遺留至今的?!?/br> 秦老師微微頷首,似乎對兩位同學的答案頗為贊賞。 “兩位回答的都很好,請坐?!?/br> 待江楠和郝薛笙坐下,秦老師補充道“郡縣制和行省制均有優劣,根據以上二位的回答,我給出一個總結,結合當時的背景來看,論地方經濟之發展,郡縣制強于行省制。論大國發展統一強大,則行省制強于郡縣制,記下來,必考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