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略勝一籌
無論李奇使用的法術從何而來都不重要,至少就目前來說不重要。 目前的擂臺上依舊一片混亂,確切的說,目前的擂臺上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風在四處亂竄。 當然,有了之前姜長風的加持,這些風并未再有一絲溢出防護罩之外。 姜長風加持過防護罩之后依舊停留在原地,看其模樣,并未有再次隱去身形的打算。 而其余三名金丹后期長老,到現在都不曾現身。 所以擂臺下觀戰的眾多修士,即使看不清擂臺上的具體情形,但是也能猜到,擂臺上的斗法并未結束。 擂臺上的斗法當然沒有結束! 整個防護罩下,盡管已然被四溢的狂風充斥其中,所以無法看清斗法的具體情形。 但是狂風的中心,也就是擂臺的中心,也是所有狂風的來源之地,也就是李奇和姜啟明首輪碰撞之地。 這里看不到人的蹤跡,這里有的只是一道急速旋轉的風之漩渦,更還有一把三尺風刀! 風之漩渦與三尺刀鋒交接之處,分不清是風刀的刀尖劃在風之漩渦之上,還是風之漩渦滾動在風刀刀尖之上。 看不清,也說不清!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正因為二者之間本就處于膠著之際,所以才造成了狂風的外泄,才造成了擂臺上狂風四起的這一幕景象。 膠著的狀態自然不可能持續太久,因為無論是李奇還是姜啟明都不允許持續太久! 所以就在這一刻,風刀突然動了! 或許是因為不得不動,也或許是因為風刀好像知道暫時無法破開風之漩渦。 所以風刀在這一刻,在毫無征兆之中,突然飛退而去。 風刀在退去的過程中,也收回了之前外泄出去的狂風! 同一時間,也就在風刀剛剛退去之際,風之漩渦同樣也飛退而去,同樣也收回了之前外泄而出的狂風! 所以,在眨眼間退去之際,擂臺上所有四溢的狂風亦是眨眼間消失不見。 所以,定睛看去,擂臺上再一次恢復了平靜。 在平靜之中,能看到風刀和風之漩渦再一次遠遠的對峙其中。 這一切說起來慢,其實只是發生在幾個呼吸之間。 首輪短暫的交鋒,也是全力的對碰,這一過程有看懂的,當然也有沒看懂的。 姜啟承明顯屬于看懂的這一行列,所以姜啟承眉頭皺的更緊。 “首輪交鋒并沒能做到一擊必勝,反而是鼓旗相當!”擂臺上對峙之勢剛起之際,姜啟承略有失望的說道。 “對方并不弱??!”姜啟燕卻是略有感嘆的說道。 “李奇確實不弱!”點了點頭,姜啟承隨即說道“所以啟明表弟這一次攻擊自然不會再有絲毫保留!” “風刀這門天階法術一共有三種形態,風刀第一形態小弟已然達到小成巔峰,卻依舊不能戰勝對方!”略微搖了搖頭,姜啟燕越加感嘆的說道。 “是??!就差一點就可以達到大成,如若把風刀第一形態修行達到大成的話,這一輪交鋒啟明表弟應該就能鎖定勝局!”姜啟承亦是嘆聲說道。 “就不知道風刀第二形態小弟究竟掌握了多少,如若對方只有這點實力,如若小弟勉強能夠施展的話……”姜啟燕說話的口吻之中,已然有了太多的不確定。 “風刀第二形態?”內心突然一震,姜啟承隨即又嘆聲說道“但愿吧!只是這個李奇,我也是越來越看不透了!” 姜啟燕并未再搭話,所以他們也并未再說話。 也不是他們不想說,而是他們已然顧不上再多說哪怕一個字。 也就在姜啟承話音剛剛落下之際,擂臺上,姜啟明形成的風刀突然又有了變化。 風刀突然的變化,不出意外的,當然就是姜啟燕口中所說的,風刀的第二形態! 刀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天下! 所以刀素有百兵之王的美稱! 刀,本就有長刀有短刀,有各種各樣不同形態的刀。 所以說,刀的種類本就及其繁雜! 風刀,三尺風刀,自然也算是長刀。 這一刻,只見三尺長刀正在急速變小。 僅僅眨眼功夫不到的時間,三尺長刀已然變成一把半尺長短的小刀。 小刀少了大刀應有的雄渾之意,卻是多了一絲死亡的冰冷之意。 也就是這一變化,卻是使得姜啟承心中越加震動的同時,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也使得姜啟燕眼中多了太多的驚喜與鎮定! 但是,這一切的變化,在李奇的眼中卻是又有不同。 首先,李奇肯定是不知道姜啟明施展的法術究竟是何種等階的法術。 但是首輪交鋒過后,李奇敢肯定,姜啟明所施展的法術,與章魚獸施展出的傳承法術相比,二者之間的威力相差實在不大! 此刻又看到大刀變成小刀,這一過程在李奇看了,不過就是壓縮靈力和壓縮法則之路的過程。 靈力和法則之力同時被壓縮之后,李奇知道,之后的攻擊絕對更加的犀利! “難道說想要增加法術的威力,其實也是通過釋放之后再行壓縮,如此就能夠提高?”這是李奇所見所聞過后,他內心所有的疑問。 有了疑問,李奇當然就有了嘗試的念頭,而嘗試當然不是照搬那么簡單。 形似神似,或者形似而神不似,或者形也不似神也不似! 無論使相似還是不相似,這些都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李奇已然有了他自己的想法! 靈力漩渦既然已經形成,只身融入其中,只不過是為了更好的掌控靈力漩渦。 假如本就能很好的控制靈力漩渦,并且風之法則能夠直接離體,直接融入靈力漩渦之中,那么還何必只身融入其中? 身體獲得自由,豈不是更好,也更加安全? 解放身體于法術之中,在施展出法術之后,豈不是還有可能繼續施展法術? 這就是李奇所想到的,更是李奇想到的最佳想法! 想到就做到! 所以在這一刻,李奇的身形突然出現在靈力漩渦之外。 所以靈力漩渦也在急速的變小,當只有尺許大小的時候,靈力漩渦突然飛入李奇伸出的右手手心之上。 只見李奇右手手心之處,已然有一個尺許大小的靈力旋渦在急速的旋轉。 李奇的一舉一動當然逃脫不了有心之人的眼光,姜啟燕當然是有心人中的一位。 所以就在這一刻,姜啟燕已然忍不住驚呼出口“這……這怎么可能!” 無論姜啟燕認為可能,還是不可能,在目前來說已然不重要。 特別是在擂臺上,在風刀帶著冰冷的死意,在風之漩渦帶著一種內斂的厚重,在二者蠢蠢欲動之際,姜啟燕的認為更加的不重要了! “哎!”因為就在這一刻,在一聲輕聲嘆息過后,姜長風和三名金丹修士已然出現在擂臺上,出現在二者之間。 剛剛落定之際,只見姜長風抬手分別朝二人輕輕一揮一揮。 也就在姜長風揮手之間,風刀憑空消散,已然顯現出臉色早已蒼白的姜啟明的身形。 同樣在姜長風揮手之間,李奇手中的風之漩渦也隨之憑空消散一空。 同一時間,在分別凝視二人一眼過后,姜長風已然極為凝重的宣布道“此番擂臺賽勝負已分,我宣布,周國流云劍宗李奇略勝一籌!” 眾所周知,天階法術固然強大,真想要修行天階法術更是難入登天。 因為修行天階法術,單憑修士自身的毅力與苦修是極難修行有成的,最重要的還需要有天賦! 之前李奇和姜啟明展現出來的,僅僅是全力施為下能夠勉強施展出天階法術,也就是所謂的小成境界。 在此之后,李奇不需要只身融入法術之中,更能夠把風之漩渦掌控于手中,這就是天階法術大成的表現。 在同等修為下,在實力不相上下的情況下,法術掌控的熟練度,已然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更何況這是天階法術? “大成的天階法術?竟然是大成的天階法術?豈止才是略勝一籌??!”這一刻,滿臉呆滯的姜啟承,已經有些語無倫次。 “小弟風刀第二形態也到了小成的境界,只是誰成想到,對方竟然達到了大成……”姜啟燕盡管同樣極為震驚,但是他卻帶著滿臉的關切之意,緊緊的凝視著臉色蒼白的姜啟明。 姜啟明是姜啟燕的親弟弟,所以她當然極為關切! 姜啟燕的關切,最為重要的是,她實在不愿意看到姜啟明因此而一蹶不振。 世人都說,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其實是自己的敵人! 姜啟明和李奇之間雖然談不上是敵人,至少是對手。 所以姜啟明當然更加了解李奇,至少在風之法則上,姜啟明內心早已承認,他不如李奇。 所以說,此次擂臺賽姜啟明非但沒有一蹶不振,相反的,他的臉上反而多了一絲驚喜。 姜啟明臉上的這一絲驚喜極難察覺,因為強行施展風刀第二形態,已然導致他的臉色實在唯有蒼白。 “李兄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這一次斗法是我輸了!”仿佛早已有所預料,姜啟明凝視著李奇抱拳說道。 元嬰期大能修士的手段豈是簡單? 盡管施展的法術被強行打斷,李奇卻是沒有感覺到絲毫不妥。 只是沒能通過實踐來證實他的想法究竟是對是錯,李奇內心之中,或多或少的亦有著些許惋惜。 李奇也知道,這一次斗法已然不是三年前的私人約斗,這或許就是當日擂臺賽的延續。 所以李奇也知道,他此時并非是一個人,而是代表了整個周國整筑基修士。 所以盡管不是李奇所愿,但是他必須用相應的姿態來應對。 所以李奇只是一臉平靜的抱拳說道“承讓!” 勝負既然已成定局,擂臺賽自然也到了結束的時候。 所以并未有任何儀式,很是自然的,臺上之人已經離去,臺下之人當然也隨之散去! 只不過散去之人依舊還在談論,談論著他們觀戰的心得與體會。 最為重要的是,他們也終于知道了,戰勝姜啟明的人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