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
181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 求收藏訂閱! “陛下說對了?!?/br> 郭嘉神秘一笑,說道。 “怎么會這樣?”許風有點看不懂現在華夏的局勢了。 “沒辦法,除了項羽之外,陛下覺得,韓信和劉邦想要擴張地盤,還有其他地方可打嗎?” “額,好像還真是?!?/br> 許風轉頭看了眼地圖。 這個時候,華夏關內之內,基本上被他們這四股勢力占領,呈現四足鼎立之勢。 無論誰想要坐擁天下,都只能對他們其中之一下手。 無論此時許風的大秦,韓信的齊國,項羽的楚國,還是劉邦的大漢,可都不是像以前魏豹,張耳這樣的小諸侯王了。 一旦開啟戰端,就絕對沒有那么容易取勝。 這種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結盟,先干掉其中一個,然后剩下的再分勝負。 按理說,許風的大秦,由于歷史緣故,理應是最受人討厭的,應該是最容易遭到圍攻的。 只不過,由于韓信和項羽無法化解的仇敵問題,以及劉邦所在巴蜀地勢的問題。 使得這兩股勢力,最想先滅掉的不是許風的大秦,反倒是項羽的楚國。 這讓許風驚喜萬分。 許風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自己再遭遇群攻。 無論是劉邦,還是韓信,亦或是項羽,都不會好對付的。 要是韓信、項羽和劉邦三人聯手,許風即便是坐擁呂布、趙云,郭嘉和諸葛亮這等猛將和謀士,都不一定能頂住。 現在好了,韓信和劉邦都將目光,先盯在了項羽身上,都向來和他結盟,那他自然樂意見到這樣的結果了。 “陛下,只怕韓信和劉邦兩人,私底下也悄悄互派使者,達成盟約了。 雖說,這種盟約的約束力有限。 但至少可以證明一點,那就是咱們三方現在對彼此都很忌憚,都不想與對方為敵。 如此一來,被孤立出來的項羽,就太顯眼了。 陛下,您看著吧,用不了多久,你就該收到韓信和劉邦一起派來的使者了。 那時候,他們就不是和你談結盟的事宜了,而是聯合攻楚的事情了?!?/br> 郭嘉抿了一口百花酒,一臉篤定的說道。 “真的假的?” 許風今日被郭嘉這一番言談,徹底顛覆了許風對當前局勢的看法。 “陛下要是不信,可以將諸葛丞相也叫來,聽聽他怎么說,看看是否與微臣所想一樣?!?/br> 郭嘉悠哉的坐在那里品酒,說道。 由于許風為了郭嘉的身體著想,給郭嘉執行嚴格的限酒令。 郭嘉現在每日,只有三小杯的百花酒可飲,這就造成郭嘉只能一點點的抿酒,要不然一口喝完,這一天可就都沒有了。 “來人,去傳諸葛丞相,讓他立即來見朕?!?/br> 小半日后,諸葛亮趕到咸陽宮,許風當即將郭嘉前面所說的,轉述給諸葛亮。 諸葛亮瞥了坐在那里抿酒的郭嘉,隨即說道:“陛下,以微臣所見,郭常奉所言,與現實情況,不會有太大出入。 劉邦身邊有高人指點,讓劉邦愿意放下與我們仇恨?!?/br> 聽完諸葛亮這么一說,許風再無半點懷疑。 諸葛亮和郭嘉兩人如果一人的看法,或許會有差錯,但是要是讓他們兩人看法相同,那么出錯的概論不大。 “那么,兩位愛卿,如果韓信和劉邦真的聯合派來使者,要與朕聯手攻楚。 你們說,朕要不要答應?” 這點,許風真的有些猶豫不決。 現在華夏的局勢非常微妙,四足鼎立,誰都不是弱,想要成為最后的勝者,許風自認沒這個水平。 他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身邊這些謀士和猛將們。 聽到許風的詢問,諸葛亮和郭嘉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說道:“答應?!?/br> “哈哈!” 說完后,諸葛亮和郭嘉兩人相視而笑。 這兩人從一開始互相不服,互有爭鋒,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雙方都被對方的才華所折服,漸漸地成為知己。 歷史上,由于才華橫溢的郭嘉,英年早逝,與后面出山的諸葛亮,并沒有交過手,更不可能有交集。 現在,許風給了他們兩個這樣相處的機會。 一個是才華橫溢、滿腹經綸,一個運籌帷幄、神機妙算,就像兩個頂級高手一樣,那么會惺惺相惜。 當然,兩人在一些事情上,也是存在爭議,畢竟兩人雖然都智謀高,但各自的觀念卻不相同。 越是向他們這種人,也是最難被其他人說服的。 有時候,兩人私下里在一些意見分歧的事情上,彼此較勁,暗中爭斗,想要證明對方是錯的。 但好在,兩人的這種競爭,是良性的。 對于兩人的這種良性競爭,許風也樂見其成。 但一旦是兩人意見相同的事情,許風都會格外重視。 而現在,對于聯合韓信、劉邦,共同攻楚的這件事上,兩人竟然意見一致。 這讓許風十分不解,許風想不出,如果滅掉項羽,對大秦有什么好處,為什么能讓諸葛亮和郭嘉都贊成呢。 “兩位愛卿,朕還是不解,你們誰能給朕解惑??!” 許風想不明白,索性也就不想了,直接對兩人問道。 “哈哈,陛下,還是讓微臣來吧?!?/br> 諸葛亮上前一步,說道。 風頭都不能讓郭嘉一個人搶了,不是!諸葛亮此時心里這般想道。 “丞相請說?!?/br> 許風坐直身子,認真聆聽。 “陛下,想必奉孝之前也跟你說清楚了。 韓信和我們聯盟,主要是因為他與項羽的矛盾不可緩解,只能和我們結盟。 而劉邦這邊,之所以甘愿放棄和我們的仇恨,選擇和我們結盟。 則是因為巴蜀地勢所限,劉邦往北攻略,無比困難,反而是往東出擊。 東面大片的楚地,可以任由劉邦占領,有利于劉邦迅速增強實力?!?/br> “嗯,這點奉孝之前說了?!?/br> 許風點點頭。 “那么,想必讓陛下疑惑的,是為什么我和奉孝,都同意讓陛下聯手漢、齊,攻伐項羽。 其實很簡單。 現在,難得韓信和劉邦,都想先對付項羽,反而沒將我們大秦列為首要大敵。 這不符合陛下的心意的。 韓信和劉邦兩人,地盤不接壤,又沒有歷史仇恨,他們的結盟是必然的。 如果陛下不和他們聯合攻楚,總比讓他們掉過頭來,聯合項羽攻打我們好吧?!?/br> 諸葛亮對許風解釋道。 “也是??!” 許風聽后,微微點頭。 “不對?!钡S即,許風又搖頭。 “可是丞相,怎么看,朕真要是和韓信、劉邦二人聯手,滅掉了項羽,對我大秦好處不大??! 咱們的大秦的地盤,此時主要是西北黃河一帶,項羽的地盤集中在吳越一帶。 如果項羽真的被滅了,他們的地盤恐怕都會被韓信和劉邦兩人瓜分,咱們什么都難得到??! 這種賠本的買賣,朕可不干!” 許風搖搖頭,說出自己的想法。 “哈哈,陛下,做大事者,可不能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 不過,陛下所慮,也的確沒錯,好處當然不能讓韓信和劉邦兩人占了。 陛下似乎沒聽明白微臣所言,微臣只是說,讓陛下聯合漢、齊,共同攻楚。 微臣和從沒說過,讓陛下一定要滅掉項羽??!” 這個時候,諸葛亮的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說道。 “你的意思是……” 這個時候,許風終于明白過來諸葛亮和郭嘉的意思。 “你們這些謀士,果然是陰險?!?/br> 隨即,許風看向郭嘉和諸葛亮二人,微笑著說道。 “哈哈,陛下,借你以前說過的一句話,‘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利益?!?/br> 這個時候,郭嘉放下酒杯,看著許風,說道。 “哈哈,郭嘉,你倒是把朕的話記得很清楚嗎? 好,今天朕心情好,今晚陪你和幾杯,丞相也一起吧?!?/br> 許風心情大好,對郭嘉說道。 “真的,陛下圣明?!惫晤D時激動起來。 “陛下,微臣那里還有很多政務要處理,就不陪你和奉孝了?!?/br> 諸葛亮想請辭,但卻被許風攔住。 “丞相,政務那天都會,今天朕準許你請假一次。 朕也不能把丞相給累壞了,否則日后誰替朕打理江山呢。 來,今晚咱們一醉方休。 所有人都出去。 金大,守住宮門,沒有誰也不允許進來?!?/br> 許風對金大下達命令,清退了宮殿內所有的太監和侍女。 許風非常清楚諸葛亮的脾性,他和郭嘉不同,對于君臣之禮太過看重。 要是有這么多太監侍女在,是絕對不可能與許風對坐飲酒的。 “既然如此,那微臣就只有遵命了?!?/br> 諸葛亮看到這次自己是真走不了,索性就同意下來。 “陛下,別和孔明磨蹭了,他不喝,微臣和陛下和,一醉方休?!?/br> 郭嘉站起身來,一臉的急切,就差流哈喇子了。 這段時間,著實將他憋壞了。 “哈哈,奉孝,就你急?!?/br> 很快,就有侍女將一壇醇香的百花酒送上來,君臣三人把酒言歡。 時間轉眼過了半個月,時間來到了秦二世六年九月初。 這一天,許風收到匯報,得知韓信和劉邦兩人派出的使者,竟然一同來到咸陽,要面見他。 “還真的來了?!?/br> 許風收到匯報后,不由得一笑,還真應了諸葛亮和郭嘉的猜測。 “召集百官上朝,傳兩位使者?!?/br> 許風召見了劉邦和韓信聯合派人的使者。 “漢使陳平(齊使旬諭),參見大秦皇帝陛下?!?/br> “哈哈,兩位使者,請平身?!?/br> 許風眼睛不由得,在這次來得漢使陳平身上,多看了幾眼。 “沒想到,這次劉邦竟然將陳平都派來了?!?/br> 許風在心里想著,他可是知道,陳平是劉邦身邊非常器重,極富謀略的文臣,地位也就僅次于張良和蕭何。 這次劉邦竟然將陳平派過來,多半是為了說服許風出兵攻楚的。 “兩位使者,這次來咸陽,所為何事???” 許風笑著問道。 “陛下,這次我和齊使是奉我們兩位主公之命,特來向陛下發出邀請,希望陛下可以出兵,與我們共伐項羽。 這幾年,項羽窮兵黷武,四處發動戰爭,弄得民怨四起……” 接著,陳平就大義凌然的,對項羽進行了一系列批判,簡直將項羽形容成了十惡不赦,人神共憤的屠夫,不除之,天地難容一般。 “巧舌如簧!” 聽到陳平滔滔不絕,對項羽一連串的批判時,許風在心里發出冷笑。 “這是齊王和漢王的意思嗎?” 陳平說完后,許風眼睛掃過陳平和他旁邊的齊使旬諭,說道。 “是的,陛下,這也是我家主公的意思。 我家主公已經與漢王達成了盟約,共同伐楚,希望陛下也能加入我們,共伐暴楚?!?/br> 旬諭此人也不簡單,說起這樣不要臉的話來,臉不紅氣不喘的。 當初,項羽討伐大秦,也是稱呼大秦為‘暴秦’,結果現在,他也被人家稱為‘暴楚’了。 這個時候,許風真的很想讓項羽在這里,不知道項羽聽到陳平前面對他的批判后,會是怎樣的反應。 “諸位愛卿,兩位使者的話,你們也聽到了,你們有什么想說的?!?/br> 許風沒有急著回答陳平,而是對大殿內眾多秦朝大臣,問道。 頓時,大殿上不少大秦官員紛紛彼此低聲交談。 “陛下,微臣反對?!?/br> 很快,大殿內一個官員站出來,大聲喊道。 這名秦官乃是一名儒生,是這兩年投奔大秦的眾多儒生中,比較受許風看重的,此時已經做到了仆射之位。 這個時候的大秦境內,入朝做官的儒生數量,已經有近百人。 要是算是那些沒有做官的儒生,此時在大秦境內的儒生,足有上千人之多。 甚至還有幾位儒學大家,都搬到了關中,在這里開學授課,帶來了大批的學生徒弟。 儒家也不傀為諸子百家之首,在這個時代,儒家的學子,真的比其他諸家學派都要多。 現在,隨著儒家諸多學子入秦為官,也沖擊了原本大秦數量最多的法家官員。 兩派私下里,沒少爭斗。 現在在大秦,法家主要負責刑罰,考核等職責,儒生大部分都是負責內政管理等事宜。 兩派雖然暗中有爭斗,但都在可控范圍之內,沒有走出太出格的事情。 這點許風也就默認了,手下人不能太和睦,不然當權者就該睡不著覺了,適當的爭奪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