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兵
第四百六十八章分兵 大月氏,在西域也曾經是強盛一時的國家,二十萬騎兵也曾馬跨蔥嶺、橫掃里海。但如今它也只留下了一個輝煌的名字罷了。 雖然大月氏依靠著絲綢之路依然富裕,但大夏卻不容許它擁有過強的實力,任誰高興了都會來踩上兩腳。 而此刻,就有人在這片土地上橫行踩踏。 “佩奇長老,這是大月氏境內僅存的兩支獸人族部落了,我們在這里等待他們的后續部族嗎?” “不,我們往北去康居,那里還有獸人族的小部落,這次必須把他們徹底激怒,才能分擔我們圣殿的壓力?!?/br> “可是圣殿有信鴿傳訊過來,說有使者會來這里找您呢!” “留幾個人在藍氏城等待就好了,誰知道那使者什么時候能到這里?!?/br> 佩奇長老手下的精銳修士正在對那些獸人族剝皮,他看著那些沒有死透的尸體一抽一抽的反應著,心底升起了殘忍的快意。 佩奇跟查爾斯兩個圣殿議會的長老結伴前來東方,查爾斯作為圣殿的特使前往大夏帝都與大夏朝廷接洽,而佩奇長老就留在了西域以備不測,等待圣殿的命令。 佩奇果然接到了挑起獸人族與大夏之間戰火的命令,他開始用最古老的方式挑釁獸人族,希望那些腦子容易發熱發狂的綠皮膚家伙們把進攻的主力轉移到東方來。 秦沫的前世,絲綢之路有南北中三條路線,但在這世上,因為獸人族盤踞在北方的原因,大夏與西洲之間只有南面的蔥嶺——波斯——西洲一條路線是通暢的,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這條高海拔走廊上的貧瘠,讓獸人族失去了興趣,也讓東西方的交流得意延續。 大月氏在南,康居在北,兩個西域小國是絲綢之路從大夏轉入蔥嶺的必經之路,也是這次羅剎人切斷東西方通道的東部封鎖線,而佩奇就是要在這條封鎖線上做文章。 在佩奇忙于屠殺獸人族的時候,大夏的西征軍也終于抵達了碎葉城——疏勒城一線。 大夏朝廷在發兵之前就給這次西征定下了分兵兩路南北出擊、互為犄角的策略,而碎葉城在北,疏勒城在南,兩座相距不遠的城池就成了出兵的最前沿。 因為碎葉城要更靠近西方,所以長樂王將帥帳設置在了碎葉城。 “今日是出兵之前的最后一次聚將議事,獸人族的大軍盤踞在蔥嶺西的大月氏、康居兩地之內,南北出兵分而擊之是朝廷既定的策略,現在本帥將各位分別部署,諸位不得隨意更改作戰方向?!?/br> “斗木軍、斗金軍、虛日軍、危月軍……自疏勒城出兵繞過大宛入大月氏,平武軍、升武軍……大員軍自碎葉城出兵入康居?!?/br> 長樂王秦堅很快就把西征的大軍分成了南北兩路軍,而秦沫也不出預料的被分在了北路軍中。 這個安排說不上好壞,南邊的大月氏藍氏城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敵人的大部分主力就駐扎在藍氏城以東的地方,南路軍剛開始的對手要更硬一些。 若是敵人從北方羅剎國內增援過來的話,北面的康居就會轉為主戰場,北路軍必須把他們擋在康居境內,一場惡戰也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南面的大月氏要比北面的康居更富饒一些,所以南路軍無論從軍功獲取還是油水上都要比北路軍更容易。 “這次是要給近衛軍點甜頭??!不知道多少新貴要借機崛起……” “就是,咱們這些勛貴給他們在北面望風,讓他們痛痛快快的吃rou……” 其實從大軍駐扎的位置就可以提前預知到一些端倪,以二十八星宿命名的皇家近衛軍和幾支久負盛名的禁軍全部去往了南面的疏勒城駐扎,顯然是早就準備直插大月氏了。 而秦沫所在的北路軍更多的是勛貴私軍和二流禁軍,單個戰力也許還能看得過去,但協作起來跟整齊劃一的近衛軍、禁軍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主帥大人,我碎葉城的探子前些天在大月氏發現了一些蹊蹺……” 一幫老牌勛貴暗地里嘀咕的時候,許氏站了出來把秦沫告訴她的隱憂重復了一遍。 “主帥大人,獸人族很可能會在近期增兵,所以北路軍需要再增加些人手……” “長樂王殿下,許城主說的有道理??!萬一羅剎境內突然大量增兵,北路軍兵力單薄,怕是難以抵擋……!” “難以抵擋?獸人族難道就不會從西面增兵?你們三四十萬人還沒見到敵人就說擋不???朝廷真是白養了一群廢物!” 長樂王還沒說什么,虛日軍的統領梁蓀策忍不住氣呼呼的說了一通話,大帳內瞬時開了鍋。 “你們近二十萬近衛軍這些年花了朝廷多少銀子自己不知道?怎么好意思跟我們比?我們可沒花朝廷一文錢?!?/br> “就是,神機營、具裝鐵騎、火槍兵,全都在你們南路軍,我們北路軍有什么?鐵甲都不齊……” “你們北路軍有恒王殿下呀!大員軍有多強不用我們說了吧!” “呃……” 勛貴們都被噎住了,他們總不能說大員軍不夠強吧?但是大員軍統共也不足兩萬人,在他們心里哪能跟二十萬近衛軍相比。 這次大夏西征軍有六十萬人之多,在昭武帝大把撒錢的情況下后勤補給也算富裕,唯獨一點不和諧的因素就是新舊兩派勛貴之間的矛盾。 昭武帝在接手近衛軍之后往里摻了很多沙子,在潼關又替換了很多勛貴,一時之間兩派之間缺乏足夠的信任和支持。 “好了,南北兩路軍相隔也不太遠,一旦有事本帥自然會率軍支援?!?/br> 長樂王秦堅瞇著眼睛任手下人吵了半天后,才發話把北路軍的不滿壓了下去。 在這大帳中西征主帥發了話,各個勛貴都不敢再有異議,發發牢sao可以,真要違抗軍令就是犯傻了。 最終中軍府副都督安陽王秦策被委任為北路軍的臨時統帥,負責協調這上百家的勛貴私軍。 “秦沫大侄子,這次咱爺倆要共患難啦!你得多多幫襯老叔一把!” 安陽王在皇族中一直是個老好人,看著手下嘰嘰喳喳的上百口子大小勛貴他就頭疼。 “看來必須得找一個帶頭的?!?/br> 老帥、名將打仗為什么手里要有一支尖刀部隊?就是為了硬碰硬的時候在對方身上撕開一道口子,然后那些二流三流的部隊就可以跟著蜂擁而上打一場順風仗。 若是讓一群軟蛋打前鋒,一旦受點挫折那就好看啦!他能把整個大軍給帶跑嘍!天朝的崇禎年間就屢屢上演這種戲碼。 “老叔您說哪里話來,小侄自然遵循您的號令!” “嗯!那個……艾倫大人在不在你軍中??!” 秦沫眨巴眨巴眼,“不知道??!他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時候說不定還在長安吃擔擔面呢!” 秦沫知道安陽王的意思,大夏在北路軍沒有安排天境強者坐鎮,安樂王跟安陽王其實都是打著艾倫的主意。 但是秦沫是不會把這個責任攬到懷里的,艾倫愿意殺獸人族是他的事,可不能聽這幫孫子使喚。 “………” “秦牧那家伙說的沒錯,你真不是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