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運河
書迷正在閱讀:至尊小醫仙、我的聊天群不可能那么坑、禍宮、網游之頂尖獵人、蟲屋、總裁他又在飆戲了、回到川中當霸主、蝕骨霸情、毒商天下、穿越之冷酷魔尊別害羞
朱小青帶著古靈一路朝南走,到天蒙蒙亮時,他們已經走出了郾城。 到這時,后頭已經完全不見有人追過來了,朱小青猜想他們暫時應該是已經安全了。完顏允恭這么一摔,很可能已經摔成了重傷,料想一時半會的也沒心思再來追他們。而且完顏允恭也不好明目張膽地來追他們,當前最擔心的就是七目堂的人還會追過來。 古靈一路上到底擔心自己闖下了大禍,生怕連累了朱小青。 兩人出了郾城之后,朱小青買了兩匹馬,趕起路來快速多了。 古靈騎在馬上問道:“完顏允恭這要是摔死了,完顏雍肯定要為他兒子報仇,到時候找上了你可怎么辦?要是沒摔死,這以后肯定也要記恨你,定然不會放過你?!?/br> 朱小青看古靈一路上心事重重,安慰道:“這你不需擔心,是完顏允恭追殺我在先,他自己摔了下去這能怪得了誰?就算是找我的麻煩,也沒法定我的罪名,不能拿我怎樣。再說了,當時如果他不摔下去,那現在咱們倆都得死?!?/br> 古靈知道朱小青是在刻意安慰她,但她仍舊忍不住要為朱小青擔心,她只想守在朱小青身邊,不讓完顏允恭的人傷害他。但是她隨后一想到朱小青接下來就要回到臨安,到時候她也沒有理由再留在他身邊了,心里便涌出些無奈和憂傷。 朱小青和古靈與霍南會合后,便不多留,打算隨著從淮水往東行的運煤貨船回臨安。 從淮河往東行到達淮安后,然后從京杭大運河便可往南到達臨安。 京杭大運河始建于春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開鑿運河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吳王夫差為了運送軍隊北伐齊國命人開鑿邗溝,魏惠王開鑿的鴻溝同樣也是為了運送軍隊。 隋王朝在天下統一后即做出了貫通南北運河的決定。隋開運河有經濟方面的動機。中國古代很長時期內,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北方的經濟比南方進步。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400多年的混亂使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的沖擊,與此相比,南方經濟獲得迅猛發展,成為全國經濟重心。隋統一全國后,格外重視南方地區,但隋定都長安,政治中心不能伴隨經濟重心的發展而南移。因此,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系,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同時,長時間的分裂阻斷社會南北經濟的交流,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到這一時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經濟加強聯系。 隋開鑿運河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門閥世族大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力量相當強大。隋統一后,他們仍依恃其強大的勢力,企圖與中央政權抗衡。這一尖銳矛盾在江南地區一直存在,使隋政權面臨嚴重威脅,隋統治者要實施對南方的有效統治,貫通南北運河勢在必行。同時,北部邊境少數民族政權對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軍隊駐扎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江淮和中原糧餉供應。路途遙遠,開鑿運河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隋開鑿大運河以后,大運河在唐宋得到繁盛,尤其是宋朝,北宋定都汴京便是因為此地水運便利,汴河位于大運河的中部,通過大運河溝通南北交通都很方便。 通過大運河,南方的糧食可以運到汴京,也可以將軍需物資運送到北風抗遼守邊。 北宋時期非常重視對大運河的利用、保護和開發。 為了有效解決運河淤淺航行不暢的難題,宋朝時在運河上修建了許多水閘,以求達到蓄水行船的目的。宋天禧二年,在揚州河段置閘節水濟運。天圣四年,在江淮運河的南口真州和北口楚州分別設閘,適時啟閉,解決了局部地區因水涸停航的問題。當時發明了一種解決河段間水位差這一難題的水閘,稱為“復閘”。這種水閘的使用方法是待船行至關閉的水閘前,然后關閉后閘,在兩閘間或充水,或放水,以提高或降低水位,使閘中水位與前方河道一致,然后開閘前使船通過。這種水閘的發明是水利設施中的一項重要貢獻,至今仍然在使用。 京杭大運河溝通了東西向的五大河流: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與這些河流發生了五次十字大交叉。這是大運河在技術上的偉大之處。在自然界,見不到十字交叉的河流,因為何往低處流。一條河不能穿過另一條何流淌,而大運河卻做到了,這便靠的就是船閘,船閘調節了高高低低的水系。但一處處船閘,也是一道道由人設置的關卡,因此在運河上航行,碰到的不會是驚濤駭浪,而是一處處人為設置的關口。這便是運河與天然河流的不同之處。 但到了南宋時期,由于戰亂,淮河以北的大運河很多地方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因淤塞而被廢棄,但淮河以南的大運河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保持了往日的繁盛局面。 由于大運河給宋朝統治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因此兩宋時期的統治者都把大運河視為國家的生命線,十分注重運河的維修改建。南宋朝廷在利用江南運河的同時也進行了一些疏浚改建工程。 朱小青隨船一路行至淮安,這里是淮水和大運河的交界之處,在此地,水路由天然的河流換到了人工開鑿的大運河,兩者的不一樣之處正在于大運河所設置的船閘和關口。 他驚訝于古代船閘的應用,有了這一項發明之后,行船不再受高高低低的水位的限制,可以在不同水位中順利切換,行船平穩。而且他也親眼見到這條運河的繁榮,感嘆大運河極大促進了古代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以及文化交流。同時,對運河沿岸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