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老匪
表叔沒在綠林道上混過,也沒受過什么專業化的培訓,可是對于情報收集這種事絕對堪稱行家里手。老話怎么說來著,熟能生巧!從“四一二”事變時起,他就一直在軍警憲特的眼皮子底下干活。整日里腥風血雨,要是沒有點眼力勁,有八條命都不夠使的。 看到老太太話里話外都在打聽曹二寶的行蹤,表叔立刻提高了警惕。 事情透著邪性!平日里關注旅里幾位大佬行蹤的人并不算少,可人家要么是想走門子、做生意的,要么是打算給曹司令他們這些光棍漢保媒拉纖的。今天這位,實在是看不清路數。 表叔沒動聲,一面陪著老太太喝茶拉家常,一面小心留意著對方的表情。東拉西扯辦個多鐘頭,他突然從老太太眼里捕捉出了一絲殺意!沒錯,只有背負血海深仇的人才會有這種眼神,人家是奔著殺人害命來的! 事情有些棘手,表叔悄悄讓人給旅部掛了電話,無他,調兵爾!僧、道、尼、丐、嫗、殘,這類人看似溫良無害,可要是敢于出手的,十有**都是扎手的人物。 果不其然,動手抓人時還真的出了事。整整一個班的兵,硬是叫人家放翻了二分之一。 好家伙,一個鄉下打扮的老太太,手持雙槍、指哪打哪,從屋里殺到大街上,一路槍響一路血腥。開始時只是朝著追兵開槍,到后來,哪里人多就朝著哪打,甚至還變戲法似的從包袱皮里拽出兩顆手榴彈,天曉得她是怎么夾帶進城的。如果不是巡邏隊及時趕到,還不知道要出多大亂子來。 一番突審,花二姐把事情交代了個干凈。倒不是她扛不住保安旅的大刑伺候,純粹是一心求死而已。 供詞,駁殼槍,從花二姐住處搜出的刊有曹二寶半身照的報紙,還有作為人證的小丫鬟,即使這樣,不少弟兄還難以想象當面的“地主婆”居然是個刺! 好么,擁兵數萬的重將,連黃河北岸幾萬日本精銳都頭疼的人物。在自家地盤上差點折在一個“退休女匪首”手里,保安旅這人可真是丟大發了。 看著一堆人證物證,不僅趙誠半天沒有言語,周有福他們幾個老弟兄也是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一個個仿佛老僧入定,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最后,還是曹二寶率先笑出了聲來:“整日打雁這回倒是被小燕兒啄了眼睛??磥?,這剿匪的事情還得繼續加碼!” 趙誠接話道:“城門口的崗哨也要加強,老太太就不搜查了,這是哪門子的規矩。雇幾十個壯實的婆子,只要進城門的,一律要查個仔細。再出什么差錯,值日軍官一律軍法從事?!?/br> 解開了弟兄們心中最大的疑團,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很多。該剿匪的剿匪,該賑災的賑災,除去防空部隊繼續保持戒備外,旅里其余單位盡可以恢復正常的作息習慣。 布置在洛陽的人手也得趕緊撤回來。 這些日子,凡是和保安旅不怎么友好的軍政大員,家門口都有人盯著,明里暗里足有七八十號人馬。趙誠的意思很明確,但凡要能查出刺殺事件與他們有瓜葛,少不得要演上一出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的老戲碼。 如此安排,戰區長司令長官部難得的保持了沉默。高級軍官遇刺,這可不是什么小事,一但開了頭,今天是你、明天是他,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落到自己頭上。好么天天哪哪都別去,防賊一樣等著人家尋仇,這種日子誰他么受得了,此風絕不可長! 被一群殺手盯著的滋味真心不好受。那些心中有鬼的大人物們,給折騰的寢食難安,偏偏又不敢先出手消除“隱患”,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真要是再鬧出什么誤會來,十有**會被當作幕后兇手給干掉。 于是乎,各家明面上雖然沒什么變化,可暗地里卻加強了戒備。幾個帶兵的軍官,直接把家眷接到了軍營里住著。省府的那些大爺們卻沒有這個條件,只得關門落閂,生挨時間罷了。 據說省府糧政方面某負責人還跑到警備司令部里哭訴,說是他一家老小連門都不敢出云云。 警備司令部的回答倒也風趣“天涼,在家里呆著也挺好!” 趙誠下令鳴金收兵以后,消息很快便傳遍了省府和戰區的高層。雖然還不知道兇手到底是誰,可大家卻都悄悄松了口氣,死道友不死貧道么,管他誰會挨槍子,只要不是自己就成。 打麻將、開煙盤,高樂高樂!家里婆娘管的松的,邀上三五好友直奔九龍臺,要上一桌好酒菜,再點上幾個新入行的姑娘,一鬧就是一個通宵。至于那點開銷,誰還在乎?! 官員們如此放浪形骸,除去死里逃生的慶幸,國民政府兩萬萬元的救災款即將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官場上的規矩是雁過拔毛。采購救濟糧的花頭最多,同樣是一斗糧食,是陳糧、是新糧、是粗糧、是細糧,里頭摻多少雜糧、摻多少沙土,都有講究的,美名其曰,防止有人冒充災民占國家的便宜!發放糧食這事,更是有大把的油水可撈。省府一級的官員,哪個縣多分、哪個縣少分,除去上頭的交代,全得看各縣官員識不識抬舉!縣里頭的老爺們更是厲害,粥廠什么時候開,每天放多少糧,向上頭匯報時還不是自己一張嘴就能擺平的。就算是各粥廠打飯的幫工,照樣有機會弄些好處,是干是稀、是雜糧是正經飯食,全憑著他們手中飯勺那一抖落,沒有點好處下腰,喝你那飯湯去吧!至于用救災款臨時做些生意,那更是早早就計劃好了的事情。多少部門都在盤算,怎么才能借一些,投機生意也好,到敵占區弄些緊俏貨也好,那是本錢越大,利潤就越多。不趁著機會多撈一些,那就得等下一次大災年嘍 洛陽城外的災民們也在歡呼,車站傳來消息,說是河南省府從陜西弄到的救災糧到了,足足三百萬斤! 當然,這救災糧即不是小麥、也不是小米和大米,甚至不是山芋干和棒子面之類的雜糧,聽說只是好年景家里喂豬的麥麩??蔀拿駛円琅f興奮不已,再怎么著也比樹皮草根要強不是。 小門小戶見識少,不知道全河南的災民足有幾千萬。他們只曉得拖糧食的火車足有好幾趟,或許能讓洛陽城外的所有災民撐過這個冬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