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無奈的吐槽
訓練,協調方方面面的關系,還指揮弟兄們和偷襲汀江機場的日軍航空兵打了幾仗,整個九月,趙誠過的相當充實。 鑒于印緬邊境的局勢仍在惡化,英軍高層一度想組織一次突襲,摧毀日軍布置在朗單的野戰機場,減輕邊境部隊的壓力。按照計劃,突襲行動的主力是29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兩個p51戰斗機中隊將為他們提供掩護,以此應對途中出現的各種麻煩。不過,趙誠卻對英國人的計劃毫無興趣。一座野戰機場而已,費心勞神打一仗,除去能提升一些士氣,對于戰局的走勢毫無幫助。許是英國人自己想通了,又或者原本準備用于突襲的蘭開斯特式轟炸機沒能及時到位,行動最后不了了之。 沒過多久,一份情報證明了英國人的計劃確實是個雞肋。日軍在朗單機場壓根就沒布置幾架飛機,相反,高射機槍和高射炮倒是有一打,要是突襲部隊真的去了,少不得會丟掉幾條甚至幾十條性命。 十月份的日子更加無聊!日軍忙著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和美國人死磕,偶爾還會派部隊sao擾一下龍陵要塞區。至于印度這頭,邊境依舊槍聲不斷,隔三差五還會碰小規模的空襲,但是戰局大體還算平穩。有經驗的指揮官們都能隱約感覺到,日軍層似乎出了什么問題,否則進攻早就開始了。 有可口的飯菜,有干凈整潔的床鋪和被褥,還有舞會和酒吧解悶,要不是時不時響起的空襲警報,汀江機場幾乎副感覺到戰爭還在繼續。 雙十節那天,正在美國進行技術交流的豹子突然傳回一個好消息來,第一批改進型野馬戰斗機終于被工人推出了北美航空的生產車間。新式戰斗機的火力更強、速度更快,低空纏斗時更加靈活,比家里正在使用的p51b型戰斗機明顯要高出一個檔次。 因為北美航空的主要精力都用在生產b25和p40,p51c的產量極其有限,每天的產量也就能裝備一個分隊而已。新飛機還遙不可期,弟兄們不得不就湯下面,繼續用老型號進行訓練。雖然是這樣,大家依舊非常知足,比起空軍裝備的那些p40、p43、p66,甚至i15、i16之類的破爛,即使p51的早期型號也是神話般的存在。 相對于東川系飛行中隊自給買自足的裝備供應模式,國府下屬的空軍日子就要難過許多。買飛機的錢基本靠借,捧著錢能不能買到飛機,還該得看英國佬和美國佬的臉色。 有可靠消息稱,“九七空戰”后,卡拉奇的工廠內還有四十余架屬于中國空軍的p66和p40等著接收,但是重慶方面拖了一個月,只有寥寥幾架p40被運回中國。部分美**方高層人士拒此認為,國民政府對戰斗機的需求并不怎么迫切。9月中旬,50架a28b郝德遜轟炸機的采購計劃被美方取消,理由是美方認為作戰飛機應該先滿足英、美、蘇三國的作戰需要。10月中旬,又有消息傳出,史迪威公開宣稱“除非中國空軍能充分使用現有的戰斗機,否則不必再提供額外的戰機,即使有額外的戰機,它們也應該被編入剛剛成立的美國第十航空隊”。 不可否認,空軍方面在戰斗機使用方面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不少美國人也有意無意忽視了一個事實,他們提供的飛機很爛!至少比日軍同時期的裝備落后一至兩代。所以自民國26年淞滬會戰開始,**精銳飛行員不得不用性命來彌補和對手之間裝備的差距。開戰不到半年,高志航、劉粹剛、李桂丹、樂以琴等四大天王全部陣亡,隨后幾年涌現出的四小天王中,梁添成、黃新瑞陣亡,陳瑞鈿幾度重傷,就剩下一個被日軍尊稱為荒鷲的柳哲生不停的在各個戰場奔波。優秀的飛行員越打越少、可用的戰斗機也所剩無幾,最困難的時候,中國空軍所有可動用的家當只有65架飛機,幾乎真的成了“空”軍! 萬幸的是,在美國培訓完畢的菜鳥們陸續歸來。數量不多,絕大多數都沒有經歷過戰火的考驗,但是好歹彌補了一部分人手的缺口! 可是誰又能想得到,就這么點寶貴的種子,還有不少因為p66該死的設計缺陷平白丟了性命。僅僅在飛機從汀江機場啟程回國之前就發生了17起事故,16架飛機徹底報廢,14名千辛萬苦才通過美式訓練的飛行員或死或傷! 除去裝備落后、人手不足的問題之外,空軍的油料補給和備件補充也出現了問題。滇緬公路被切斷后,國內所有緊缺的軍需物資都得依靠駝峰航線進行輸送,分到空軍頭的那點運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F在訓練和作戰消耗全都依賴于國內微薄的庫存,空軍前敵司令部只得指示各戰斗機中隊把訓練時間數一減再減,省下油料以備戰時之需。 “兵強馬壯”的美國第十航空隊,也就是9月中旬才被美**方收編的陳納德飛虎隊,同樣也面臨著不少麻煩。人員不足、油料短缺、配件短缺,有一段時間,連機械師們甚至找不到足夠的輪胎用于補充損耗。用陳納德的話來說,如果不是靠著趙誠贈送的那批p40f,整個九月旬,部隊幾乎只能用風箏來抵擋日軍的進攻。 當然,陳納德也不是沒有爭取過新的補充,畢竟飛虎隊被收編之后各種損耗理應由美**方來提供。他希望把空軍力量擴大到總數為105架戰斗機和42架轟炸機,這樣或許能在中國戰區與日軍爭奪制空權!計劃遭到否決之后,陳納德放棄了昂貴的轟炸機,而是為手下的小伙子們申請了200架p40,可是他的報告卻根本沒能遞交到美國國內,史迪威半路截胡,直接在文件批注了鮮紅的“no”! 該死的政治!死心眼的政!小心眼的史迪威!趙誠惱火之余,總是忍不住罵兩句。因為害怕這些話被有心人傳到史迪威的耳朵里,他還只能私底下表示不滿。萬幸的是,家里在緬甸戰役前就積攢了足夠多的物資,戰役后期搶運行動中弄回的油料物資,更是多的讓人嫉妒。 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鑒于國內吃大戶的風氣太濃。以至于東川那頭都沒敢公開為參與搶運行動的弟兄記功,周易只是私下發了些獎金作為補償。 趙誠卻明白,有些東西是不能一直捂在手里的,比如從緬甸弄回國的那批噴火式戰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