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亂世之后經濟復蘇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70年代:學霸的全能妻、夜半陰緣,鬼夫你輕點、我和圣女有個約定、都市最強捉妖系統、演吾人生、狐姬酒肆、警察的世界、[綜漫]關于屑老板夫人迷信科學這檔事、[綜英美]哥譚搬磚圖鑒、[鬼滅之刃]未婚夫總是在無能狂怒
在當前大明國內的條件下推行工業化是不現實的,首先大明國內的商業也沒有形成商品經濟的條件。 傳統農業觀念太深入人心了,一時之間很難讓受幾千年觀念影響的人心發生改變。 但是戰后經濟復蘇是有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這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會面臨的一道紅利——災后重建。 朱由檢給的政策就是,北方無主土地不作為封賞,所有功勛全部以金錢換算。對于拿的出來的地契,朝廷還是給予承認的。 但是這些手上捏著地契的實際上是小部分人,可以想象,動亂了多年,又經過了幾輪政權交替,能捏著地契的能是什么人? 反正朱由檢打死也不隨便承認地權,他可以把土地分包給無地的農民,但是地權必須在朝廷的手中。 這樣一來,真正有錢的,就是軍隊系統。 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中,衣錦還鄉是一個值得夸耀的事情。有了錢,在老家蓋房子,置地,娶妻生子,都是正?,F象。 地是買不了了,但是宅基地必須要批。朱由檢很不要臉,他批的宅基地是以一百五十年產權來算的,這個時限大約正好管三到五代人,也是一個普通爵位的時限。 如果宅子蓋大,那么代之后就需要后代子孫繼續努力保住家產。 蓋房還有各種要求,按照規定必須要磚瓦結構,水泥包漿。多層結構必須水泥鋼筋澆筑框架。 從一開始,朱由檢就在基建上面立下了一套標準。 然后,各地的窯廠、水泥廠這些技術已經半成熟的產業風風火火地上馬了。一時間各地煙囪林立,烏煙瘴氣。 朱由檢甚至想象得出來,北方的煤炭產業會是一個巨大的缺口,好在大明本身不缺煤。唯一缺的還是勞動力。 想象最初的工業革命產生的條件,就是煤和鋼鐵,朱由檢的心思就是激發出煤炭和鋼鐵的產能出來。 先從州府開始,以政府衙門各部門為推動,建設一批新式的多層建筑為樣板,然后建立起配套的磚窯和水泥廠。 再之后,以傳統房屋樣式為主的私宅拔地而起,各地的第一輪房地產財政就孕育而生了。 對于大的軍功產生的勛貴,剩余的錢財就被央行以國債的形式收回了。說到底,與國同戚這樣的名頭,任誰也巴巴地把錢借給朝廷花。 朱由檢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崇禎皇帝,這點錢,借也借,不借無所謂。當國家局勢穩定的時候,有錢人會不借錢給皇帝?只有看到朝不保夕的時候,人才會自私地把錢藏在自己家里。 緊接著,央行又出了新的貨幣政策,大明因為印刷技術的進步,開始發行紙幣。 新紙幣起初沒有替代銀元,但是替代了銅幣。原本銅幣本身就是作為市場正常流通貨幣存在的,而銀幣作為大額貨幣起輔助作用。 朱由檢采取漸進的貨幣改革,先改革流通貨幣,這樣面值小,如果被百姓接受。 宋代的交子和大明寶鈔,其實都是信譽不好的紙幣。這個時候如果發行大額紙幣,其實容易被百姓排斥。 但是小面額的流通貨幣不同,這些東西反正都是今天拿到手里,明天就能花出去的,百姓也不會太擔心。 慢慢地,只要朝廷發行的紙幣信用建立起來,央行就會順理成章地發行大額紙幣,再接著,多發,超發一點,就屬于金融杠桿了。 國內的經濟穩健恢復,財政上也解決了主要缺口??偟脕碚f,一切很穩,穩得朱由檢恨不得拿鞭子抽,因為發展的太慢。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對于一個國家也是一樣。國家想要富,如果不靠掙外國人的錢,靠自己發展,還不得猴年馬月去了。 這個時代,能賺到錢的地方就只有中東和歐洲,或者直接掠奪美洲。 非洲是指望不上的,他們的人最喜歡的不是創造財富,是跳舞。 東南亞那些土著,最喜歡的的是吃香蕉和曬太陽,印度人還分裂無數個國家在。至于美洲,西班牙人已經搶劫了一百五十年了,銀礦都快挖干凈了。 怎么辦? 當然是跟荷蘭人爭奪海上霸權??! 荷蘭人之后是英格蘭在崛起,靠的就是工業革命。但是工業革命的前提,還是要有市場消化商品才行。 而這個市場絕對不是跳舞的非洲和不穿衣服的美洲,只能是歐洲和亞洲。 這樣看,對外貿易是發財致富的唯一選擇。 要想做貿易,要么走北方陸路,要么走海陸。陸路大明沒有優勢,奉獻很大,除非朱由檢手中現在就有百萬鐵騎,否則是打不通北線新絲綢之路的。 而要想大規模發展騎兵,大明最少需要修養十年以上,這一點,從戰略上看,就不能急。只能慢慢來,讓已經收復的北方牧場慢慢培育和發展出大規模的騎兵軍團出來。 相對應的,發展造船業反而是最快速的。造船技術成熟之后,船又不需要吃草,訓練水手到底比訓練騎兵要簡單一些呢。 朱由檢盯著東南沿海的地圖,心里一直默默盤算著怎么樣最快速地建造一直大規模的艦隊出來。 “怎么樣增援施瑯?”朱由檢問。 “他們去了蘇門答臘島,荷蘭人派出了一萬正規軍和四萬各種土著組成的雇傭軍在圍剿他們?!崩顜r把一封最新的軍情情報遞給朱由檢。 “不能不救,只要他們在,荷蘭人就沒精力重新建立東印度公司,這一刀子正好插在荷蘭人的心窩上,還不斷地給他們放血?!弊箜陲@得很興奮,沒想到大明現在的局面會這么好,第一次插手南洋,就取得了如此好的局面。 “朕懶得管,就讓他施瑯死在南洋好了?!敝煊蓹z一瞪眼,顯得很矯情。 “施瑯死了,皇上真舍得?”李巖嘿嘿一笑。 “死了好了,省得天天給朕找麻煩?!敝煊蓹z一撇嘴,眾人大笑,誰都知道朱由檢這會指不定心里在偷著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