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天寶之亂,山河破碎
書迷正在閱讀:致命誘寵:替身嬌妻,深入愛!、吞噬之內功宗師、丑聞、【綜】西方美人在東方神話做海王(np)、小眠夜(姐弟骨科)、云鐘雁三鬧太平莊全傳、亂世江湖行、大明星超級時代、海賊王之帝皇、重生八零當學霸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胡人共二十萬大軍,以憂國之危、討伐楊國忠為借口于范陽起兵。 叛軍聲勢浩大,步騎煙塵千里,鼓噪之聲震地,所過州縣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開門迎接,或棄城逃跑,或被擒殺,狼煙四起,山河淪陷。 大唐海內承平已久,百姓幾代人沒見過戰爭,以至于乍聞范陽兵亂,震驚之余皆認定叛軍老壽星上吊——找死。 這些年的大唐盛世,給了每個唐人無與倫比的驕傲、自信,天朝上國、威震四海,區區蠻夷屑小不足掛齒! 而正是這份身為唐人的驕傲、自信,讓百姓們錯過了逃難的最佳良機,無數唐人家破人亡。 起先,中原以西的唐人沒人將安祿山的叛軍當回事兒,老百姓堅信叛軍不日便會被大唐鐵騎粉碎,從未想過戰火會燒到自己身邊。 當叛軍打到城下,勢如破竹破城而入時,好些人都難以置信。 直到安祿山叛軍短短一個半月變攻破神都洛陽,百姓才意識到叛軍的強大,紛紛拖家帶口南渡逃難。 一個個慘絕人寰、天怒人怨的故事自叛軍占領的州縣傳來,叛軍屠城,叛軍大開殺戒,叛軍jianyin擄掠,直到這時大唐百姓才想起了戰爭的可怕。百姓們暗罵蠻夷畜生什么事兒都做得出來,卻不知叛軍之中唐人居多。 安祿山是啥德行?他手下的叛軍可想而知,可以說但凡傷天害理的事兒叛軍都干過來了。 洛陽淪陷,天險潼關卻因為高仙芝、封常清有力固守,使得叛軍久攻不下。 與此同時,由于魔門一時失察,無往不利的兩萬不死魔軍被從未聽過名號的八位半步化神修為的山野散修拖入一處上古遺留秘境,秘境別有洞天、堅固異常,不死魔軍攻不出,魔門高手殺不進。 一時間,叛軍氣焰大消,加之大唐邊軍回援,一度使得叛軍有了回撤的打算。 可惜好景不長,叛軍正面受挫,耍起陰招。 朝廷有人詆毀高仙芝和封長清與安史叛軍相勾結,故而遲遲不與叛軍正面交戰 可笑的是,李隆基竟真的聽信jian邪小人之讒言,不經細查,便將身經百戰的兩員大將斬首示眾。 之后,李隆基啟用老將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統領潼關二十萬大軍抵御叛軍。 怎奈哥舒翰也以為堅守天險而不出才是御敵之上策,叛軍被阻潼關數月,不得西進。 于是叛軍又耍起陰招,以三千余眾老弱士卒戍守陜郡,欲誘使哥舒翰棄險出戰。 老將哥舒翰并未上當。 奈何老將敵不過jian臣。 安祿山有一點兒沒錯,楊國忠的確是他娘的jian相!就是這廝收到陜郡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情報后,鼓動李隆基下旨,強迫哥舒翰出戰。 哥舒翰有苦難言,幾次上書澄清厲害不行,只得帶兵出戰,最后果然大敗,二十萬大軍逃回潼關者只有八千之數。有高仙芝、封常清斬首示眾的例子在前,手下大將擔心哥舒翰重蹈覆轍,索性綁了哥舒翰向叛軍投降。 …… 潼關一破,長安再無天險可守,大勢已去,人心惶惶。 雪上加霜的是,安祿山兩萬不死魔軍也沖破上古遺留秘境,直奔長安而來。 叛軍風馳電掣,不斷逼近京師長安。 天子李隆基不戰而逃,帶著貴妃楊玉環、皇子、皇孫、公主、妃子等,在禁軍護衛下往蜀地避難。 先河一開,滿朝權貴紛紛逃難,逃難車馬自南城門、西城門魚貫而出,車馬長龍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盡頭。 至此,長安未戰先亂,到處都是拖家帶口南逃的百姓,往日里熱鬧非凡的東西兩市,一日之內門可羅雀。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在逃,奉命守城的將士們沒得逃,身家性命都在長安城的窮苦百姓好些個舍不得逃,還有一些個亡命之徒更是趁著權貴們匆匆逃命來不及帶走大部分家當,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當。 總之一句話,這座象征著大唐盛世的天下第一城徹底亂了,再也不復往日之榮光。 嗚呼哀哉,悲兮痛兮! …… —————— 好像古往今來,九州戰亂,八成以上都是由北向南。 天寶之亂同樣如此,南逃成為了百姓們一致認同的活路。 如今大唐長江以北,到處可見民不聊生的慘狀。 …… 神都洛陽,一個才姍姍學步的小女孩,伸著小手跌跌撞撞地追著越來越遠的幾個叛軍,稚嫩的奶音不斷喊著“娘親,娘親,娘親……”小臉上全是傷心的淚水。 娘親被叛軍抓走了,聽說隔壁二狗子的娘親被叛軍抓去便再也沒回來,小姑娘很怕自己的娘親也回不來,沒有娘親陪著,她夜里睡覺會害怕。 …… 幽州,作為安祿山發家的地方,這里百姓是最先遭難的不幸者,唐人和胡人的地位完全變了,胡人高高在上,經常發生唐人妻妾被搶、兒女餓死的慘事。 這一切都是叛軍造的孽,還活著的唐人恨死了安祿山、恨死了叛軍。 以前唐人雖然自傲,可少有人會欺負胡人,沒想到如今地位掉個個,這群畜生竟是這般嘴臉。這都是一群喂不熟的狼,當年大唐就該斬盡殺絕! 百姓們悔不早知,與狼為伍終會被咬上一口。 …… 滾滾長江到處都是渡江的逃難百姓,江面隨處可見漂泊的木筏、門板。 長江南北難民宛如蝗蟲,好些地方樹皮都被啃干。 “滾!再來打死你!” 一個八尺大漢奪走小男孩懷里發霉的饅頭,已經是第三次踹飛小男孩了。 小男孩怒視大漢,又撲了上去,“還給我!那是我娘親拿命搶來的饅頭!” 稚嫩的喊聲透著一股亡命的狠勁,自從爹爹扔下他們娘倆逃命,小男孩便不再相信世上除了娘親以外的任何人。 可……他的娘親十天前為了搶三個饅頭被人打成重傷,當晚就沒了。 那是娘親拿命換來的饅頭,娘親一口都沒舍得吃。 大漢又是一腳踹飛小男孩,厚顏無恥道:“滾!這他娘的也是老子憑本事搶來的!” 小男孩一臉冷漠地爬起,帶著陰沉的煞氣對著大漢一字一頓道:“娘親讓我一定要活下去?!?/br> 大漢不以為意,小男孩不再糾纏正合他意,下一口吃的不知要到啥時候,得省些力氣。 大漢絲毫不知道這是他最后一頓飯。 小男孩一路偷偷跟著,當晚趁大漢熟睡時,割斷了大漢的脖子。 大漢死相極慘,小男孩刨開了大漢的肚子。 小男孩想將娘親給他的饅頭挖出來。 可他連饅頭的影子都沒見到。 小男孩崩潰,嚎啕大哭。 這幅夜景尤為顯得凄慘詭異。 可誰能想到,一年前小男孩還是私塾先生最看重的學生,小小年紀的他已經讀過三遍四書五經,乃當地有名的小神童。 而他父親更是遠近聞名的舉人。 …… 隨著安祿山叛軍勢如破竹,西域那邊也蠢蠢欲動,大食人、吐蕃人虎視眈眈,安西四鎮箭弩拔張。 這是一座四千人的大唐軍鎮。 “將軍,咱揮師勤王吧?!?/br> 白袍將軍為難道:“安西之地來之不易,若班師回朝,再想回來就難了?!?/br> 提槍小將噗通跪地,“將軍,若大唐都沒了,要安西軍還有何用?” “唉……誰說不是,可沒有上頭的調令,咱就算開拔,也走不到長安城的?!?/br> 提槍小將憤憤咬牙,“這群狗東西,陛下待他們不薄,大唐危難卻只想著抱全己身!當真該死!” 白袍將軍突然變臉,怒喝道:“放肆!若在大言不慚,軍法處置!” 這時就見一個跨刀小將推門而入,濃眉大眼威武不凡。 提槍小將霍然起身,戒備地看著跨刀小將,“你來作何?進將軍屋子為何不敲門?” 跨刀小將滿不在乎地聳聳肩,笑道:“真要回去也并非不可能,老子可護你們一路直達長安?!?/br> “方牧!修得大言不慚!連將軍都做不到的事兒,你憑什么信口開河?” 跨刀小將呵呵一樂,饒有興趣地盯著提槍小將,就見他一手抬起貼近耳根,在白袍將軍和提槍小將難以置信地目光下,揭下來覆在臉上五年之久的人皮面具。 “糾正一下,老子不叫方牧,老子真名方威,老子的師父乃龍雀衛大將軍,對,我師父就是以前那個陛下跟前的紅人方圓,也是后來朝廷口中的叛逆!” 提槍小將反應不大,白袍將軍卻是滿面震驚。 因為白袍將軍很清楚,六年之前龍雀衛之名是何等的如日中天。 白袍將軍難以置信道:“方牧……方威,你也想回長安城勤王?” 方威吊兒郎當地聳聳肩:“朝廷對不起龍雀衛,老子才不管他皇帝老兒死活。老子只負責送你們回長安,送到就走人!去不去隨你們,不過只要我出了這個門可就來不及了?!?/br> 方威說罷便往外走。他娘的腦子又犯抽了,管個屁的閑事!老子沒去幫安祿山就算不錯了! 當方威將要跨出大門時,白袍將軍終于下定決心,“請留步!我們去長安!” 與其在此干等,不如去長安轟轟烈烈干一場。 白袍將軍倒是沒有懷疑方威別有用心,他當年有幸見過一次方大將軍斬妖屠魔,那樣人物的徒弟,滅他幾千手下輕而易舉。 …… 高力士昨夜收拾國庫時,突然有將那些奇珍異寶通通毀了的沖動,反正也是喂狗,給狗吃了,還不如大將軍自個圖個痛快。 龍門這幫狗東西,逼走了龍雀衛,可真到國難關頭,卻敵不過魔門! 要爾等這些雜碎何用? 望著琳瑯滿目的奇珍異寶,高力士唯有長嘆一聲。 要是方圓還在,如今的大唐也不至于如此舉步維艱吧? …… 崔宜,從南城門轉到了東城門。 叛軍自東而來,首當其沖的自是東城門,別人躲都來不及,只有崔宜一個傻子上趕著。 關與崔宜的事跡,京兆尹手下的士兵傳得有模有樣,說什么的都有,唯一一致的就是崔宜得罪不該得罪的貴人,那貴人連崔家都要忌憚三分,所以崔宜才會被一路貶到看守城門。 原先,大伙猜崔宜得罪的是李林甫或楊國忠里的一個,可李相駕鶴西去,崔宜依舊沒能挪窩,剩下的只能是楊國忠了。 還真別說,崔宜還真就是被楊國忠整的。 不過近幾年崔宜過得越來越輕松,最少周圍的士兵不再刁難他了。尤其這一年多,拉著崔宜吃rou喝酒的士兵越來越多。 一切皆因楊國忠。相比李林甫,楊國忠實在不得人心,尤其安祿山造反之后,好些人恨極了這個蠱惑圣上的jian相。 今日,文武百官隨天子避難,崔家老祖命人來接崔宜,卻被崔宜拒絕了。 神都已破,長安便是大唐唯一的象征。 崔宜想守在這里,與長安城共存亡,人死城破。 偌大的長安城總要有人守著不是。 叛軍勢如破竹,據說安祿山手里兩萬黑甲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至今還未有一人戰死,破城只是早晚的事兒。 大唐擋不住安祿山的兩萬黑甲軍,龍門擋不住魔門,陛下這時應該后悔了吧?若是龍雀衛還在,不該是這般景象吧? 就是不知方圓這些年死去了哪里?你他娘的莫非真是那魔門圣子不成? 山河破碎,怎還不歸來? 這幾日崔宜一換崗,便去宣平坊打掃那座害得他一貶再貶的“暫為崔宜別府”大宅。 崔宜決定了。若是長安城破時,狗日的方圓還沒出現,就算他崔宜眼瞎!臨死之前就一把火點了這座宅子。 說起來,陛下怕是才真瞎了眼。 方圓是魔門圣子? 方圓若是魔門圣子,當年那場波及八成文武的蠱毒風波,會有解? 若是當年沒有方圓搭救八成文武大員,若安祿山那時造反,大唐只會比現在敗得更快! 堂堂功臣,大唐除名,四海通捕,老子若是方圓,也不管你李隆基死活! …… 長安城南三十里,六年前帶著手下從龍門手里逃脫后,章蓮花反其道而行,就藏在了龍門眼皮子底下。 今日長安權貴慌慌張張逃難的樣子章蓮花全都看在眼里。 作威作福的豪門權貴,逃難的樣子真丑。 入夜,章蓮花一人靜坐,抬頭望著夜空。 山河破碎好像只是人的事兒,花草亦如往年漫山遍野,月亮亦如從前皎潔明亮,繁星還是掛滿夜空,一閃一閃。 想來一定是明月與繁星見過太多的兵荒馬亂,早已麻木。 方圓終于回來了。 就知道這孫子死不了! 按他性子……應該會來長安吧? 還真說不好,這廝記仇的很,皇帝當年又做得太過。 這廝不會幫安祿山吧? 龍門這群狗娘養的也不知在想什么?人家八位山野散修都跳出來保衛山河,你龍門就真不怕那兩萬不死魔軍日漸壯大? 若任由不死魔軍殺下去,整個修煉界都將淪陷,臣服在其yin威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