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伺服電機的技術
“消息可靠嗎?”陳鐵軍也按捺不住喜意,追問道。 “應該是沒問題的,那小子拿了獎狀和我炫耀呢?!?/br> 八十年代的人們一樣有虛榮心,不過這年頭最為值得驕傲的就是為國爭光了,蘇希的說法也是合理。 不過后世一般注重于獎勵的金額,而現在的人們大多是懷揣著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對于國家和集體層面的表彰更加的珍視。 也正因為此,才會有著各種各樣的被譽為是奇跡的中國速度。 陳鐵軍走了一點神,繼續聽蘇希的介紹。 他說的研究所是位處于遼城的長g光機,算是東北地區最具有實力的和名氣的四大研究所之一,有能力攻關這樣的尖端科技。 “這不是正好了解到廠子里有需求,就給您匯報了?!?/br> 蘇希喝了一口茶水,詳盡的敘述了一番,他可不敢小看這位廠長。 先前只是聽聞了101廠的起死回生,只覺得敬佩,現在親眼目睹了9527廠一舉拿下了兩伊的“增雨器”訂單更是心悅誠服。 陳鐵生一邊聽著一邊頻頻點頭,心里算是大概有了計較。 伺服電機技術適用于諸多的領域,在民用方面運用的也不少,因此在中美的蜜月期之間,倒是沒有太大的阻力組織國內的引進。 只不過要是陳鐵生選擇直接采購德國的產品怕是大部分的利潤都會被那些外企賺去,也沒有必要和傻特如此麻煩的商議合作了。 陳鐵生依稀記得國內的仿制電機的技術已經有了一些的積累,只不過是出于產品可靠性的限制,即使是價格低廉的多,也無法大規模的向外販售。 甚至是一度制約了國內的數控機床的技術,拖累了國防事業,以及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像是先前韓國的高精度的五軸機床,說實話國內的熟手不少,像是薛建平那般的能在簡陋條件下打磨出尖端的零部件的人才也是儲備了相當多。 只要是伺服電機的技術問題能夠解決,那么就是利用那些高級技工,磨也能磨出一條五軸機床。 他雖然不是相關專業的,但是當年就有同僚多次向他感慨過類似的問題,因此牢牢的記在心里。 蘇希的說法也和他記憶里“七五”“八五”期間國內的電機技術有較大突破的史實一致,只不過在之后的技術封鎖之下,沒能保持勢如破竹的研究速度。 陳鐵軍知道后世國內的數控機床市場在幾十年內都十分的慘淡,就是因為伺服電機的技術一直不成熟的原因,從公開的統計資料中看,c系統中75%的故障出于伺服部分。 算算時間是恰好,只不過可能還有些細枝末節的問題需要解決,所以未曾宣揚開來,只有蘇希這樣的有些關系的人能夠提前打聽到。 “好,能否替我引薦一下那邊研究所的人員?!标愯F生雷厲風行的說道。 他暗自下了決心,這次也算是恰逢其會,既然被他預見了,那么一定是要幫助國內解決關于電機驅動的技術難題,且不說自己的提升國防的目標離不開這個技術的支持。 就是為了之后幾年外交形勢惡化之后的國內數控機床的市場,他也愿意費心費神。 廠子里現在是連軸轉忙個不停,正是齊心協力為掙到外匯而努力。就差這最后的工序和難關。 陳鐵生直接以9527廠的名義,向遼城的長g光機研究所發出了公函,詳細的說明了目前的窘境和拿下傻特訂單的困難。 不出意料回函的很快,長g光機的領導虞家琪親自撰寫的內容,表示對于陳鐵生能夠拿到外匯訂單的贊揚和鼓勵,并說明會派出一個五人的技術小隊,協助9527廠完成電驅動旋轉基座的構建。 并且是約定立刻出發,決不延誤。 而同時金輝廠那邊也是允諾會派出熟練的技工,去參與這個“人工增雨器”的旋轉電機的研發。 力爭要幫助9527場拿下傻特的訂單。 話說的很漂亮也很冠冕堂皇,其實有些雞賊的心思,想要趁機學上一點新的技術。 不過陳鐵軍是舉雙手雙腳的歡迎,且不說長g光電能夠研發投產的技術,都是很快就會在當今的政策影響下免費授予全國的工廠。 就算不是如此,他也是情真意切的希望能夠更多的工廠和個體參與和獲得最前沿的伺服電機技術。 現實不是小說故事,陳鐵軍重生之前只是一個特種兵的總教練,對于攀科技樹只能說是把握了大概的軌跡,能夠指出正確的方向。 而在逐步步入了信息時代的今天,任何科學技術的推動都不在是只依靠陋室里的一兩個的天才所能達成的了,基本上都是群策群力的結果。 陳鐵軍希望推動國防的強盛,靠自己一人是不足夠的,而是需要在后勤生產的部門,影響到足夠多的人才能達成這一目標。 第三天的一大早,陳鐵軍就去了春城的火車站去接待長g光電的來人。 只有他一個人,倒不是不重視禮儀的規格,而是全廠都在熱火朝天的投入到兩伊的訂單之中,反倒是他這個廠長是唯一能抽出空的人。 春城的第一個機場還要在08年才會獲批建成。 所以盡管研究所那邊是日夜兼程,也只能是坐著綠皮火車,而且還沒有直達的,需要轉乘,忍受了近兩天的顛簸才到來。 陳鐵軍看著火車站的周圍,盡是些低矮的平房。 也沒有后世那般的林立的各種廣告牌,唯一有著亮色的反而是關于計劃生育的大幅宣傳畫。 真的是畫在墻壁上的,因為雨水的緣故已經有些褪了色。 邊上是告示板上貼著關于票價的詳單,這年頭長途旅行的成本不低,陳鐵軍大約掃了兩眼。 像是如果到首都這樣較遠的城市票價是518元。 能夠供三口之家一個月的花銷了,這主要還是工業體系的薄弱,導致這樣的基礎服務的成本也始終下不去。 陳鐵軍胡思亂想一番,腦海中又是升起了些許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