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又會兵部了
兵部…… 狄仁杰總算是知道這件事情為什么上上下下都要繞著兵部大轉兒了。 簡單來說,這兩邊一直在爭取的就是全國兵馬的調動權。 天后一直將這個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中,對方則是要將這個權利掌握在他們手中。 他們本來的計劃應該是用玉門關的事情調開狄仁杰,讓狄仁杰忙碌。哪怕狄仁杰提前從玉門關回來了,那么也有知府的事情,還有兩位王子的事情都會讓狄仁杰分心。 這樣他們的毒人計劃就會順理成章的完成。 等到這些事情順理成章完成之后,狄仁杰在什么地方反而無足輕重了。 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動搖天后的輿論,還將兵馬攏到了自己手中。 他們的同黨已經配發兵器完成,他們彼此之間也串聯完畢,正等著一同起兵。 大唐天下就會在這些反對天后的判賊當中,亂成一鍋粥。 可是這里面卻有好幾件事不順,因為他們太低估狄仁杰了。 首先就是玉門關的事情。 玉門關事情提前引爆,狄仁杰領兵去了西域。蜀王李愔出現,而且毀在狄仁杰的手中。 對,差點把這個家伙忘了。 如果這些人在國內舉兵,李愔率人攻打玉門關,恐怕國內外就會打成一片。 到手薩默爾就算是再喜歡和平,也需要在大唐的疆土上撕上一口。 內憂外患之下,天后吃緊。 狄仁杰就算是有回天之能,也沒有任何辦法了。 但是現在…… 狄仁杰想了想這幫家伙的利用兵部所囤積的兵器應該還沒有發下去,也就是這些兵器現在還在兵部手中。 他趕緊派了一個官差去請兵部尚書姚崇來。 這么做相信姚崇可以知道這其中的風險了。 姚崇是尚書,狄仁杰只不過是一個大理寺正卿而已。雖然平時的時候兩個人品級差不多,而且比較隨便,但是從官位上來說狄仁杰沒有資格這么直接請尚書過來。 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位尚書涉案,是重要證人。 大理寺可以不經過中書省和天后直接發帖子,請尚書大人到場問話。 狄仁杰也是知道這種規矩的,所以他這才把姚崇給請過來。 也不過就是一個時辰的時間,姚崇便來到了大理寺,來到了狄仁杰的面前。 他還覺得奇怪呢,狄仁杰這么直工直令的請他可是第一次。 尤其是,狄仁杰的臉色還不太好看。 “怎么了?這是鐵青這一張小臉兒,誰惹著你了?”姚崇看到狄仁杰先是呵呵一笑。 狄仁杰打量一下姚崇,深深的嘆口氣。 “我覺得,你這一回可能是被人坑了?!?/br> “???”姚崇覺得這個開場白挺有意思,又沒頭沒腦的。 什么叫他被人給坑了? “你這話什么意思?別嚇唬我行嗎?” 姚崇也知道,狄仁杰這小子一定能看到一些其他人看不到的東西。 狄仁杰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聽過了狄仁杰的推測之后,姚崇也知道這其中的厲害。 若是按照這幫人的正常規劃,李愔帶兵扣門攻打玉門關,國內又有判賊起兵響應。內憂外患之下會有其他的勢力蠢蠢欲動。 這樣一來,天下不大亂,恐怕也得廢掉半壁江山。 “我說懷英兄,你這是跟我開玩笑還是真真正正有這個想法?”姚崇問道。 “你看我這臉色像開玩笑嗎,你不是都說我這臉色都已經鐵青了?!?/br> “照你這么說,現在這幫兵器應該是在兵部的兵器庫當中。他們已經將爭取合入了兵部去年所做的東西里,這不太可能啊?!?/br> 哦?看起來有意思。 狄仁杰就知道自己在這邊空想,倒不如找一個行家里手問問。 “你給我說一下為什么不可能?” “因為鐵礦啊。全國的鐵礦都是收歸朝廷所有,你的那個岳父不也是因為私自開礦而犯了死罪。如果不是天后特別赦免,恐怕并不就得讓你的岳父正法了?!?/br> 說起這個事兒,狄仁杰有點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現在算起來,王東好像已經在老家待了兩個月了也不知道婚禮籌備的如何。 “這個事就別跟我說了,你就跟我說說鐵礦的事?!?/br> “全國的鐵礦都是有數的,鐵礦的產量也是有數的。一個鐵礦石都不會流出去,哪里能有兵器流出的事情?” “等等……”狄仁杰突然打斷了他?!拌F礦是有數的,那是不是說金礦也是有數的?” “哦!對??!”姚崇和狄仁杰腦子一直夠用。 他們兩個人同時想到了一個問題。 如果百戶寨可以私開金礦和鐵礦,那么這些叛軍也可以私開金礦鐵礦。 “這個你也不用擔心,我回去查一下兵部的賬冊,再查一下兵器庫當中的兵器。只要超出來的部分就是他們的兵器,咱們直接扣住,不發不就完了?” “我現在擔心的是他們已經將這些士兵編入了大唐正規士兵的名冊中?!?/br> “那總也得有十萬人之上吧。要是這幫反賊的數量連十萬都到不了,你也就別擔心了。被滅也就是幾個月的事兒!” 姚崇說的也沒錯。 他這個兵部尚書親自帶兵的話,只要手里有一萬人對方五萬人都不夠打的。 更何況還有蘇定方和程知節這兩位老將軍呢?李楷固,權善才,王孝杰,哪一個也不是吃素的。 實在不行狄仁杰還可以做一個中軍大元帥,照樣不比任何大將差。 對方起家的隊伍連十萬人都沒有,這還有什么可怕的? “只是,有些事情耽擱不起,因為馬上就該過年了。邊關會源源不斷的送是呈文過來,讓我們來置辦兵器。這些兵器需要在一個月之內發下去,以便替換舊的兵器上來。這個是不能耽擱的?!?/br> 的確,邊防大事是肯定不能耽擱的。 狄仁杰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兩難問題。若是放開,就有可能誤放了對方的兵器。若是不放開,邊防大事又不能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