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章 收購(3k大章)
衛公子急忙忙的跑到了西門,果然看到貧民區的百姓排著隊將自家的麥子裝在簍子里賣給前面的商人,定睛一看,不正是負責城外難民營的皇子劉辯的家臣太子舍人謝行么? 衛公子心中一喜,時間就是金錢!趁現在沒有人發現這個賺取的法子,衛公子趕忙坐車趕回家中,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父親。 衛家管田莊的旁系可并非只有他一個人。作為幼子的他頗得老子寵愛,雖然老子衛龍越來越不喜歡有些迂腐的兄長,可是要打破家規,把作為長子的兄長繼承的位置擠下來可還是難度頗大的。 為此,衛龍特意偏心的找衛家族長立下規矩,誰能為家族立下功勞,誰就擔任衛家下任田莊管事! 以后是吃香的喝辣的,繼續披著衛家的皮威風凜凜,還是拿著點小錢猶如喪家之犬般的在家鄉茍延殘喘的活著,就看這一搏了! 在商量了半個時辰,衛龍親自看到了收購現場后,衛公子衛蛟拿著衛龍悄悄挪用家族的田契找到了洛陽城有名的高利貸商人張行! 兩千年前的漢代就有高利貸? 高利貸可是一項古老的事業,呂不韋的家族中,發家致富的一項巨大的收入就是高利貸! 在戰國春秋那個混亂的年代,高利貸商人不僅僅給貧民百姓借錢業務,還向國家放貸!秦末項羽手下的四大猛將之一英布早年就是給高利貸商人做打手專門從事收高利貸的。 在漢景帝的七國之亂中,朝廷在慌亂中拿不出那么多錢來付給出征將士們。就準備向高利貸商人借貸,但是高利貸商人在評估了風險之后,居然拒絕向朝廷借錢,朝廷也居然毫無辦法,也沒有強迫商人借錢。最后只要長安有名的高利貸商人無鹽氏借給了朝廷上萬金! 其后,也知道事情的發展,朝廷平定了七國之亂后,如數還給了無鹽氏借貸的錢和利息。 每一個高利貸商人其背后必然站著巨大的掌權勢力。而張行的背后站的便是他的哥哥,十常侍張讓。 衛蛟捧著大把大把的錢,手上有些顫抖,這是一場豪賭??! 但是華夏的商人從來不缺豪賭的勇氣,絲綢之路的商隊,川滇的茶馬古道上哪個不是走著華夏的商人。 衛蛟不僅讓家族中的佃戶甩賣自己的麥子,還親自上門從其他還不知情世家洽談到以市場價高于一成的價格收購麥子,在談到第十家李家的時候。終于,劉辯收購麥子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京城。衛蛟遺憾的從警惕萬分大呼幸運的李家走了出來。 能談到這么多,已經出乎衛蛟的意料之外了。等到他感到糧食收購點時候,隊伍已經排成了長龍,一邊的巷子里出現不少熟悉的聲影。 大家都很聰明嗎,消息一傳開,誰能和值錢的小可愛為難呢?去年的收成不好,地主家也缺錢啊,既然大慈大悲的皇子殿下要接濟一下平民百姓,那就也順便接濟一下我們吧! 在他們看來,讓佃戶偽裝成平民賣麥子已經是對劉辯最大的尊重了。 各大有田有莊的世家紛紛把自己家的麥子全部倒騰到此處。 和衛蛟簽訂了收購協議的世家知曉情況后,氣的是捶胸頓足,轉眼賺兩層的買賣,誰看著不眼紅呢但是也無可奈何,古人是十分注重契約精神的。 漢高祖劉邦和關中老秦人所立的約法三章到現在依然有效果。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br> 這個憲法契約漢朝人準守了四百年,就算是貴族王侯將相犯事,史書上也不絕的記載,毫不留情的執行。 其實只要粗略一查便知道實情,但是收購麥子的人似乎一點也看不見擔出幾車麥子的平民百姓家哪有那么多麥子,依然大開門戶。 甚至為了照顧那些大戶還讓他們先稱量,再給錢,而且不管來多少收多少。惹得洛陽城的糧商也加紛紛入了這場“盛宴”。 遙想當初劉辯要開始賑濟災民時候,各大糧商簡直是坐地起價,價錢那是那的一個比一個高,而且早上說好一個價,晚上又瘋漲了不知道多少,惹得洛陽城百姓都紛紛受累。 劉辯沒有辦法只有從舍近求遠荊、益收購糧食,現在吃起劉辯來也是毫不手軟的,古人說過商人無國,唯利則止。真的說的一點也沒有錯。 世家、商人們還害怕劉辯反應過來,拼命緊急的拋售小麥,甚至因為要付的錢太多,讓謝行先記賬都行,他們怕得是這場饕鬄宴會結束了,他們還撈不到湯喝。 正當洛陽的世家享受著突如其來的好事的時候,南方吳郡的驛站之中,悠悠的琴聲又從房內傳來,正在側房做飯的小姑娘細細聽后一臉仰慕道“蔡大家的琴聲真好聽,要是我能做他府上的丫鬟天天聽他彈琴也是三生有幸!” 旁邊正在燒火的婦人一聽,用手指重重一額姑娘的腦門,壓低聲音惱怒道“你一個黃花大閨女要到一個糟老頭子家做丫鬟,別忘了,你爹大小也算個官!而那個糟老頭子,聽說家里除了書都快窮得吃不上飯了,現在有罪躲到這,要我早晚把他趕出去!” “娘!”姑娘大急的哀求道。 “反正你斷了這條心!要是小妮子想嫁人了,正好咱們縣的縣丞老爺要個偏房……” “娘……我不嫁做偏房!”姑娘心情頓時低落無比。 “那我也不會讓你去糟老頭子家!”婦人氣勢洶洶的說完,順手把一好大的柴火狠狠的塞進鍋里。 “這么大的木頭,老頭子也不知道鋸一鋸!”婦人搬運的氣喘吁吁,看見柴火在灶里面燒的斑駁做響。這么大塊的梧桐木也不知道從哪得來的,沉的要死……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撫琴長嘆,女房東在隔壁的灶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灶膛里,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噼里啪啦”地響。 隔壁的人正是隱居于此的蔡邕。蔡邕常常撫琴,是借用琴聲來抒發自己壯志難酬反遭迫害的悲憤和感嘆前途渺茫的悵惘。 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蔡邕不由得心中一驚,抬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鐘,大叫一聲“不好”,跳起來就往灶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和嚇呆的兩母女,伸手就將那塊剛塞進灶膛當柴燒的桐木拽了出來,大聲喊道“快別燒了,別燒了,這可是一塊做琴的難得一見的好材料??!” 蔡邕的手被燒傷了,他也不覺得疼,驚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 婦人撇撇嘴,在她心中,估計糟老頭子的名字前面又要加上個老瘋子了。 “您要是如果要去,就作價一千錢賣給您!” “娘!一塊燒焦的木頭一千錢,您未免……”姑娘大急道。 “你懂什么!”婦人呵斥道,她就是看在驛站白吃白住的蔡邕不爽,驛站可是要盈虧自負的,不乘現在多榨一點錢出來,老娘去喝西北風啊。 “好,就一千錢!”蔡邕滿口答應,拖著木頭歡喜的離開回到房內,突然想到其實自己身無分文,有些不好意思的回到灶房道“可不可以寬限幾天,等我的弟子來了,我再把錢給你,” 婦人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沒錢還冒充什么大口氣的癩蛤蟆,也不撐死你!婦人剛要張嘴就罵,旁邊的姑娘趕忙伸手攔了下來,在婦人耳邊悄聲說道“娘,蔡先生的弟子就是咱們吳縣的顧家大公子顧雍顧公子……” “嚇!”婦人真是一驚,顧家在吳郡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作為吳郡最頂尖的四大家族,就算整個江東也是風生水起的,她一個小小的驛丞的妻子可得罪不起。 婦人瞬間變了臉色,一臉熱情道“不急,不急,先生您什么時候給我都不急,翠翠,看先生手傷成那樣,還不趕緊拿膏藥來,給先生送到房內!” 這前倨后恭的姿勢,讓小姑娘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叫我不要去的也是你,叫我去的也是你,但是小姑娘對于文學大家的仰慕之意不言于表,一臉興奮的就答應了下來。 蔡邕還沉浸在得到那塊做琴的好木頭的欣喜之中,也沒有多么介意,彬彬有禮的拱手感謝后就興奮的跑回了房中了。 誰也不知道,這塊一角被燒焦的梧桐木便做成了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與齊桓公的“號鐘”,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并列于事,后世名傳千古的焦尾琴。 吁虛……焦尾琴的故事正是印證了那句名言: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若不是一代大儒,著名的歷史學家,音樂家蔡邕發現了這塊木頭,那么焦尾琴也就只能淪為在柴火中燒為灰燼。 同理,為何似乎帝王家鄉的將相扎堆出現劉邦的沛,豐。劉秀的南陽,朱元璋的淮右。 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金子一開始都發光,大多是沒有找到正確挖掘的人而已。 抱歉,再次說一聲抱歉,南柯這個月要下鄉一個月,鄉下事情繁忙,而且更新的時間不多,所以都是晚上更新的,這個月南柯估計只能一天更新一章,求加更的小伙伴們對不起了,南柯也是個手殘黨,只能盡量保持,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