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噠宰人設今天又崩了、農家鳳女初長成、[綜]森廚的自我修養、[火影]今天也在放飛自我、漢末皇子辯、魔帝歸來之都市至尊、論學霸的漫長暗戀史、帶著系統縱橫娛樂圈、[綜漫]嫁給地獄輔佐官之后、[綜漫]綱吉又穿越啦
向曉久也能看出個親疏遠近來。 因此很是沖著諸葛太傅夸了冷血幾句,探出冷血日常履行的主要職務之后越發來了興趣、起了念頭: “手頭可還要什么極要緊的案子沒有? 若得閑,不妨抽些時日,也履行履行御前侍衛的職責, 也好與朕說說話,順便也能給新政提點兒建議—— 那廢除賤籍的旨意雖是朕的意思,又是太傅親自書就,具體落實卻不免要多許多考慮。 既然冷卿常于外行走,很有幾分見識,也不妨跟著太傅一道看看?!?/br> 足足招呼了冷血好一會兒,向曉久才想起來顧惜朝—— 顧惜朝這會子卻全然沒了起初那種滿懷希望陛見、卻被無視冷待時候的心寒。 “廢除賤籍”四字,對于這個只因一個無法選擇的出身,就在泥潭之中苦苦掙扎二十來年的年青人來說,著實晴天霹靂、久旱甘霖一般。 待聽得向曉久溫聲(并不比待冷血差的溫聲和氣)將“有法必得依”和“你這一遭的探花是做不得數了,可今日既已變法,只望你下一科仍有不失探花之才”的話一說, 顧惜朝滿腦子嗡嗡嗡的都是: “陛下既能為了我變法”、 “陛下竟能如此待我”、 “陛下”…… 陛下、陛下,陛下! 這個身處泥潭偏偏還滿腹才學又滿懷壯志, 滿腹才學卻可憐懷才不遇、滿懷壯志只不堪壯志難酬的年青人, 在這一年、這一日、這一霎那之間,得了陛下如此厚待,便是一生一世的國士報之。 人真的是很奇妙的一種生物。 忠jian善惡,未必都只在一念之間。 但確實有可能只在一念之間。 雖說這會子傅宗書仍在心中暗笑,暗笑顧惜朝的自以為是、自作多情與自命不凡。 原著的顧惜朝,是真的可惜了。他的心性未必不堅韌,但如冷血鐵手哪怕戚少商都有嶄露頭角的時機,只有他,一個出身,就要他在泥潭之中一輩子,又如何能忍得住不偏激?只是他的心到底不夠狠,偏激卻又偏得不徹底,才落得最終那般。 不是說他在逆水寒中做得對,畢竟自己受傷不是傷害別人的理由,可當傷害他的,是整個社會秩序呢?他仍然是錯,卻錯得也算堪憐、可惜。 因此莫莫也希望給他一個不用去錯的機會~ 第八十八章 都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恭謙未篡時。 總有許多東西, 只能留待時間來證明。 顧惜朝的才氣正如他的少年不屈之意氣一般鋒銳, 一個照面、寥寥數語, 就足夠向曉久在他那一篇叫諸葛太傅贊不絕口, 只可惜當日奉呈御覽前十名之中、獨他模樣俊俏、才叫這么一個狀元之才屈就探花之位的文章之外, 進一步肯定這個年青人的才氣。 然才氣是否能切實運用到現實中來, 而不僅僅只是紙上談兵,就需要時間和實踐的進一步驗證了。 顧惜朝也毫不在乎別人的懷疑、質疑, 他只在乎就連愿意為他變法的皇帝、對他似乎也不是那么深信不疑。 不過這種在乎不會讓顧惜朝劍走偏鋒, 他只會在推行新法一事上,更加費心費力。 ——向曉久今日除了見諸葛太傅和傅宰輔這兩個老狐貍, 也就見了冷血和顧惜朝兩個小年輕。 ——然后兩個老狐貍都承諾表態在推行新法上的不遺余力, 兩個小年輕也都給向曉久g一并扔過去歷練了。 冷血身負公職,哪怕捕快和御前侍衛好像都和新法推行關系不大, 可也不能說是毫無干系。 新差事辦得好或者不好, 如何獎或者罰, 倒不需要如何事先細說。 倒是顧惜朝這個身上功名都被依法剝奪了的, 向曉久舊很懂地給了他一個選擇、和一個承諾: “按理,便是新法頒發,你也當從縣試一步步考出來。甚至在縣試之前, 還需要為你之前的違法參考而受罰、贖罪?!?/br> “不過看在舊律只明言不得參考、刑罰細致處卻多只在追究冒名替考作弊諸事, 而今新法又已推行的份上, 這違法參考的處罰便先壓著, 留待日后你有封侯拜相、官居一品的機會時, 以品階贖—— 但那也是要收利息的: 自你登科入仕之日起,每延遲十年,這降品階的功績便要多一回……” 這就是向曉久給的選擇。 顧惜朝可以選擇是要在年青時候多耽誤數年光陰、 在科舉入仕之前先將前罪贖了, 也可以選擇先行記賬、 日后加倍償還。 向曉久給的這個選擇,仿佛是要顧惜朝無從選擇。 畢竟十年要多一次降品階的大功—— 而且還是能得一品封賞的大功 ——不得封賞,這樣的利息,乍一看,似乎比什么九出十三歸還要更加高利貸。 好像稍微有點兒理智的人,都不會去“借”這樣的“高利貸”。 顧惜朝卻“借”得毫不猶豫、且感激涕零。 難道他是給“陛下因我變法”一事給沖昏了頭, 沖得沒了理智、甚至失了才智? 當然不是! 雖然顧惜朝確實欣喜若狂、感激莫名,只恨不得肝腦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