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噠宰人設今天又崩了、農家鳳女初長成、[綜]森廚的自我修養、[火影]今天也在放飛自我、漢末皇子辯、魔帝歸來之都市至尊、論學霸的漫長暗戀史、帶著系統縱橫娛樂圈、[綜漫]嫁給地獄輔佐官之后、[綜漫]綱吉又穿越啦
又恰之前才與宮九說起慈航靜齋的《劍典》,再遇著這么個和婠婠修為仿佛的小丫頭, 對其來歷自然也是了然于心的。 就是著實想不明白,如今李世民自己都沒有什么擔憂不平,這慈航靜齋出來的小丫頭, 卻為何還要挑唆他逆父殺兄? 不由放下酒杯, 側耳傾聽。 “……令兄雖有幾分守成的能耐, 但值此天下群雄競逐之際, 卻著實少了幾分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斬關奪隘、殺敵取城, 的本事??v使世民兄心無異念, 可若叫令兄僅以年長而居正位,如何可令天下人心服,他難道不怕重演李密殺翟讓的歷史嗎?” “聽聞李家三子之中,令兄令弟彼此抱團…… 令兄優柔,令弟尤其兇狂,昔年駐守河東之時,不顧令慈靈前,便有杖殺尼僧之事, 令兄只知一味偏袒幼弟,枉顧無辜性命,遮掩故事…… 若非世民兄恰好撞見,只怕連那七八歲的小沙彌都無法幸免于難吧?” “便是世民兄不懼長兄相疑,情愿以身家性命、妻兒部屬全你們這一世兄弟情分, 莫非就不擔心天下百姓攤上這么一位,可能比隋煬帝時強幾分?” 向曉久看向宮九。 宮九點頭: “元吉確實在竇氏靈前鬧了一通。李建成也確實幫忙遮掩了。不過那所謂的‘無辜性命’,卻也是竇氏生前十分信重的—— 竇氏先因李建成頭胎個大、生得艱難不喜于他,又因元吉那小子胎位不正叫她很是吃了一番苦頭更是厭之欲死…… 那幾個尼僧也不知道是真看出元吉那小子日后會因為功法問題心性走偏、又或者純粹順著竇氏心意,挑唆得竇氏差點趁著李淵不在弄死幼子不說,對曾經倚為依靠的長子也冷淡許多……” 這么一說向曉久就理解了,就李元吉那小子,不說之前被功法影響得心性走偏,就是如今板正大半了,也絕對別指望他能以德報怨。 那尼僧也著實不長眼,挑唆得竇氏差點弄死李元吉也罷了,李建成再怎么心疼幼弟,卻是個有些優柔寡斷的,未必下得了狠心在親娘靈前處置她的得意人。 偏偏要挑唆得竇氏厭了李建成,還敢在沒了倚仗之后到李元吉面前晃蕩,豈非找死? 哦,也或許對于那些尼僧來說,他們倚仗的并不是,或者最起碼,并不僅僅只是竇氏? 可惜李元吉是個沒頭腦的,根本想不到他們背后還站著慈航靜齋之流,否則為了不坑哥,說不定還真能再忍他個十多年。 有這么一番故事,向曉久倒也能理解秦川看重李閥,卻要挑唆李世民的立場。 畢竟李元吉是個干脆拒絕了帶著佛門意味小名的, 李建成在竇氏跟前倒還認一聲“毗沙門”,對佛門卻也算不上多熱忱。 再加上亂世征伐方面的才能,這哥倆確實都不夠耀眼。 可不就怎么看怎么及不上一貫隨竇氏虔誠禮佛、又肯拼著越發被長兄幼弟疏遠的風險救下小沙彌的李世民么? 不過理解歸理解,向曉久少不得將慈航靜齋所謂的“代天擇主”之不靠譜程度又刷出一個新高。 所謂的代天擇主,果然充滿了傲慢與偏見。 心是好心,事卻未必就能干得了好事。 虧得李世民表現在線,才不至于叫擇了他的“秦川”徹底成了睜眼瞎。 李世民確實是個很愛經營自身形象的人, 可好歹不是個會在尼僧那等小事情上踩著自家兄弟討名聲的家伙。 他在措辭上十分仔細,盡量維護竇氏的形象,也不抹黑佛門,卻又能將當年故事的緣由說清。 “秦川”隱隱有幾分尷尬。 她確實是并非明知道當年故事之中別有事故,卻只因為不利于本身教派傳播主流就故意偏頗的。 訕訕片刻之后,竟十分爽快地道了歉: “那件事是我偏聽偏信、主觀武斷了。但令兄確實守成有余、開拓不足,無能令天下信服?!?/br> 而后話鋒一轉,也不接李世民那“家父自有主意”之類的言辭,轉而請教起李世民的為君之道。 李世民說起這個話題倒也是言之有物。 而觀之后世,無論是向曉久的那個大唐又或者是宮九那里的史書記載,唐太宗的行事,倒也不算和他這番侃侃有甚大相悖處。 縱然算不上言行如一,也不至于謬之千里。 然而向曉久還是忍不住又嘆了口氣: “原當只有魔門中人是把史書到狗肚子里頭去的,卻原來慈航靜齋也不予多讓?紙上談兵之事距今也不過幾百年吧?” 對于雙九來說,唐太宗確實已經身體力行證明了李世民這一番話確實可行、并且行之有道, 可對于“秦川”來說,如今的李世民,又與紙上談兵何異? 只憑這樣就擇定明主?也著實太過兒戲了吧! 宮九十分言簡意賅: “所以她們二十年就要有傳人入世?!?/br> 向曉久扶額: “……除了歷練當代傳人,也是順便看看所擇的明主仍對否?不成就像對待楊阿摩,再玩一回代天擇主?” 宮九眨眨眼: “我只是隨便一猜?!?/br> 向曉久:“……” 向曉久拍案而起。 他心里有一句MMP,就一定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