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宋忠堂教授一臉笑容,可不是么,我剛剛聽說,小蘇是國內數學界唯一一個被頂級期刊聘用為審稿人的學者呢!我這幾個學生雖然學術水平一般,但也還勉強湊合,想發幾篇文章抬一抬自己的職稱,想找小蘇來問問,投稿有沒有什么注意事項。 陳潤之老先生笑了,好好一個搞數學研究的,非要整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小蘇當初怎么投的稿?就是從數學系資料室里借了一些期刊,從期刊后面附著的投稿要求里認真琢磨,這些都是虛的形式主義,需要費很多時間嗎?學術論文的重點還應當放在學術上,《數學紀年》錄用小蘇的論文,是因為小蘇論文的格式漂亮嗎?是因為小蘇做出來的內容重要! 說完之后,陳潤之老先生瞅了一眼如同門神一樣杵在宋忠堂教授身側的顧書遇和楊翠梅,道:年輕人就應該沉下心來好好搞學術,別整天都琢磨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有意思嗎?數學界內懸而未決的猜想那么多,你們要想提職稱,去死磕那些猜想啊,隨隨便便解決一個懸而未決的猜想,你們絕對能夠一路評上教授! 要是你們真做出這樣的成果來,清大卻不給你們評教授的話,你們來國防科大找我,我給你們評!剛好老宋也在國防科大,我送你們團聚,一個課題組的人,就應該整整齊齊。 宋忠堂教授突然一個寒顫,不知道為何,聽陳潤之老先生這么一說,他突然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至于顧書遇和楊翠梅,這倆已經無話可說了。 明明是他們來國防科大挖人的,怎么連蘇嬌楊的面都沒有見上,國防科大數學系的系主任就開始挖他們了? 關鍵是他們還真的有點動心??!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不想日萬了,我想躺平,讓萬主動一點,我配合它,我可以【破音】?。?! 第27章 守株待兔 在挖人這件事情上,陳潤之老先生十分有經驗,宋忠堂教授以及那么龐大的一個科研團隊就是他當初挖下來的。 大部隊都已經挖下來了,幾個小嘍啰還怕挖不下來? 或許其它高校還會擔心經費不足,挖的人太多導致狼多rou少的情況出現,但國防科大永遠不會擔心這個問題。 背靠祖國國防事業建設,國防科大最不缺的就是經費,他們缺的是能夠將經費化為實用成果的人。 況且,宋忠堂教授帶出來的應用數學團隊有點特殊,他們不僅僅做國家分配下來的任務,還從社會上的諸多企業中拿項目這種能夠自給自足并且反哺學校的課題組,在國防科大屬于一股相當獨特的清流。 陳潤之老先生目光炯炯地看著顧書遇和楊翠梅,見這兩人臉上已經明晃晃地掛上了意動兩字后,又給宋忠堂教授丟了一個眼神過去,老宋,這是你的學生,你不得好好招待招待? 要是找小蘇的話,那真得過一陣子。小蘇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當初去化學系做助教的時候,我親自堵了好多天門都沒有把人給堵著,不是咱想找就能找得到的。 而且你這兩個學生不是說想找小蘇交流一下投稿心得嗎?其實沒什么心得,好好做學術,將成果做出來后,可以把論文搞好,拿過來給小蘇看看,要是小蘇覺得沒問題,多少能更保險一些。 不過小蘇這丫頭性格特別耿直,要是論文質量不夠,那篇論文還運氣不好,送到了小蘇手里來審,那就算老宋你親自過來說情,小蘇怕是也不會給面子。 像小蘇這么純粹的研究人員不多了宋忠堂附和道,他最欣賞的就是蘇嬌楊這點。 陳潤之老先生一心想把顧書遇和楊翠梅挖過來,當下眼珠子一轉,又生出了主意,他同顧書遇和楊翠梅說,你們兩個真的不考慮一下我們國防科大數學系?你導師就在這兒,團隊搭建也相當的大,這種凝聚力可不是你們清大數學系能比的。 小蘇也在我們數學系,你們要是過來的話,哪天都可以討論做論文與投稿的事情,年輕人思維活躍,多交流交流,指不定不經意間就碰撞出靈感的火花了! 宋忠堂教授見陳潤之鍥而不舍,笑道:陳主任,你就別白費力氣了,當初我就問過他們倆,他們倆不愿意來,想留在清大,畢竟清大的牌坊高,名聲響。你就算說破嘴皮,我這倆學生也不可能拋下清大的金字招牌來國防科大。 陳潤之先生挑起眉來,真的?可據我所知,老宋你一走,清大應數學派應該倒了吧。你親手帶出來的學生,肯定是搞應用數學的,現在在清大數學系還有活路?王掞和許增益那兩個老家伙,學術水平一般,拉幫結派的本事可厲害得很,你覺得你這兩個學生能過舒服了? 國內的數學界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山頭就那么幾個,陳潤之老先生同王掞、許增益、宋中堂等都是老相識了,知根知底,關于清大數學系的山頭之爭,陳潤之老先生向來是看不上的。 宋忠堂教授陷入沉默之中。 如果不是因為清大的數理學派和應數學派整天鬧騰,他也不會遠走國防科大。他最不擅長的就是同人打交道了。 陳潤之老先生見宋忠堂教授不說話,心里又篤定了幾分,沖顧書遇和楊翠梅丟出了發人深省的三個靈魂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