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小麥畝產量翻倍這個任務被蘇嬌楊直接放棄了,且不說她有沒有那個本事,就算她有,湘南省這邊的氣候也不適合小麥種植,天時地利都不合適,人和更是沒有,這個任務是絕對沒可能完成的。 霍達猜想這個任務也是一道送命題。 她雖然沒有仔細理解過霍達猜想,但關于霍達猜想的鼎鼎大名還是有所耳聞的,人稱代數界的斷橋,絕大多數人都相信霍達猜想是正確的,并且很多人都已經將霍達猜想中提出來的定理運用到了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去,可問題是,霍達猜想一直無人能夠證明。 最最最能彌補這條斷橋之縫的,應當數前蘇聯科學家沙達夫斯基發表在《莫斯科科學》上的一篇論文,不過那篇論文只是為簡化霍達猜想提供了一種思路,作用有限,鴻溝依舊無法填埋。 至于第一個任務,蘇嬌楊真是無力吐槽。 她原本還覺得這個題目很簡單,畢竟十分看起來很低,可是他看了給出來的評分標準后,就忍不住沖系統翻個白眼了。 受蘇爸爸和蘇白楊的影響,她最近看了不少與發動機制造相關的書,對國內的發動機制造情況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雖然她不知道系統給出的那個FDJ3的具體參數是什么,可她知道農機用的是FDJ1,津市船舶廠中剛退役的那一批發動機是FDJ2,想來若是讓系統給這兩款她了解的發動機評分,估計連三分都沒有。 這三個任務該選什么? 未等蘇嬌楊做出決定,魔性且不懷好意的聲音就在蘇嬌楊耳邊響起了,請宿主在三十秒內做出決定,否則將自動展開電一電懲罰喲!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三更,五分鐘后發出! 第22章 小蘇老師 電一電可謂是蘇嬌楊的心理陰影,一聽到電一電三個字,蘇嬌楊整個人立馬就精神了,眼睛飛快地掃過前兩個任務,然后將手指戳在了第二個任務上。 催命一樣的倒計時戛然而止,蘇嬌楊終于松了口氣。 對于發動機制造來說,她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血外行,哪怕有三個月的時間留給她,她都不一定能入行,更別說制造出一個評估指數達十分的發動機了。 評估指數達到十分這個標準看似不高,實則已經算是超歐趕美了,困難得很。 而對于那個霍達猜想來說,她好歹已經有代數與幾何的基礎了,通過不斷地刷那本《數學上帝的語言》,數學直覺也提高了不少這個任務還是能勉強掙扎一下的,其它任務完全可以當場放棄掙扎。 恭喜宿主,選中最讓智慧系統滿意的任務,達成人機合一的要求,獲得獎勵能量內膽一份。 恭喜宿主,檢測到能量內膽與專注水壺可融合,已自動融合。 蘇嬌楊眼皮子一跳,第一次選任務的時候,她選了開啟學霸之路,獎勵了一個專注水壺,第二次她選了一個證明霍達猜想,又獎勵了一個能量內膽系統這真是路人皆知的司馬昭之心??! 就不能表現的稍微不那么明顯一點嗎? 蘇嬌楊幾乎每天都會到圖書館來學習,再加上她那國防科大唯一省狀元的名聲實在太響亮,圖書館的老師上學期就認識蘇嬌楊了。 圖書館的老師十分喜歡蘇嬌楊這種愛學習的好孩子,因此明明到了閉關時間,她都沒舍得催蘇嬌楊,這老師相信蘇嬌楊自己心里有數,頂多就是拖延個一兩分鐘,肯定會走。 抱著這樣的想法,圖書館的老師又翻開了自己還未來得及看完的言情,一臉慈祥姨母笑地去看男女主互動了。 又是兩章看完,圖書館老師意猶未盡地抬起頭看了一眼掛鐘,發現閉館時間已經過去二十分鐘了,她扭頭去看蘇嬌楊原先坐的位置,發現早已經人去座空,滿意地點點頭,將書簽夾到了還未來得及看的地方,從抽屜里拎出鎖頭來,準備鎖了閱覽室離開,結果一道聲音乍然在她背后響起。 老師等等,我借好書了,麻煩您幫我登記一下! 圖書館的老師用眼角的余光一撇,就見高高的一摞書仿佛是長了腿一樣,瘋狂地往她身邊竄,嚇得她一陣毛骨悚然。 蘇嬌楊氣喘吁吁地跑到圖書館老師的借閱臺邊,把那么厚的一摞書放在借閱臺上,道:老師,麻煩你幫我登記一下,這些書我都要借走,一個月后過來還。 圖書館的老師定了半分鐘神,然后才慢慢悠悠地轉過頭來,是嬌楊同學啊,你可差點兒把我給嚇死了。你怎么一次性借閱這么多數,能看得過來嗎?還有你這借書量,是不是有些超標準了? 蘇嬌楊道:沒超標準啊,我的借閱卡是擴容過的,最高能借四十本書,這學期我才借了三本,這次我又準備借二十一本,還能再來借十六本呢! 圖書館的老師想了想,還真是,尋常學生的最高借閱數量只有五本,唯獨這位北河省來的高考狀元能一次性借閱四十本書走國防科大為了挖這么一個人才,可謂是割地賠款,堪比當年簽那些不平等條約一般,簡直聞者傷心,聽者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