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書迷正在閱讀:靳少高調隱婚日記、風水迷局、[綜漫] 除了荒神,所有人都重生了、全民秘境時代、轉世武神、噓!豪門由我造![年代]、貪婪之主、不當大哥好多年[快穿]、穿成男主弟弟后我入贅了、紈绔子的穿越歷程之三(快穿)
太后又說:我才不管那些。原書不被人所知, 你將它們寫出來, 讓許多人知道,并發揚光大,就有你的功勞在里面。 兩人又推拒了幾句, 許乘月最終還是接受了。 不得不說太后真的大方, 她的賞賜完全抵得過許乘月話本掙的那些錢。 太后還有事要忙, 于是許乘月沒有久留,說完話之后先行告退了, 小內侍再次引著她往皇城門走去。 不同于來時的緊張,和太后談完話之后,許乘月心情放松了許多,也有閑情打量起了大明宮。 它是大唐的中心,在此聚集著控制整個大唐經濟民生,天下大事的人。 出了宣政殿,她看見了平日舉行朝會和盛大儀式的地方含元殿。它聚集著大唐最頂尖的工匠的心血,建得非?;趾甏髿?,雖然只能在殿外看上一眼,不能進去,但已經讓她心生滿足。 繼續前行,許乘月看到了其他處理政務的地方,應當是中書省之類的。 她藏在帷帽底下的眼睛,四處巡視觀察著,怎么著也相當于一次旅游了,還是不收門票的那種,這不得看個盡興。 雖然眼睛動得歡快,但是她的頭沒有轉動分毫,看起來一副安分守己,儀態端方的模樣。 遠處有幾個人影,不知道會不會是哪位相公,朝廷大員。 許乘月好奇地掃了他們一眼。 . 許安平處理公事久了,坐得腰酸背痛,便與同僚一起到外面走走,活動舒緩筋骨,兩人邊走邊閑聊,活動得差不多了,準備往回走。 就看到一個小內侍帶著個女子往城門的方向去了。 許安平皺起眉頭,怎么有女子往前朝來了?成何體統? 誰說不是呢?以前好歹還會穿個男裝,遮掩一下身份,現在光明正大,連男裝也不穿了。同僚跟他一樣是個老迂腐的,附和著痛心疾首地說。 隨侍在二人身邊的小內侍很機靈,聽到他們的話后,上前為他們解惑。 您二位可能不知道,那位女郎應當就是前不久橫空出世,在長安非?;馃?,風頭大盛的月明。 他們這些內侍關系網龐大,消息靈通。 許安平一聽這話黑了臉,太后愈發葷素不忌,什么人都召見。月明是個什么東西?也配來大明宮? 他不知道那女子的身份,但月明的名頭他聽過,寫的是些不著四六的荒誕之事,跟學問一點不沾邊,他不明白為什么這樣的破東西也能在長安城中流行起來。 之前還有小御史想要彈劾,可惜大唐不因言獲罪,只要不是宣揚謀反或□□,其他的書籍不管再怎么出格,也沒有辦法封禁。 這讓許安平直呼世風日下,現在看到她本人當然不會有好臉色。 更不用提她還是個女子,不好好在家學習三從四德,練習女紅,竟然跑出來做出這種事情。 不行,他改日一定得找太后好好說道說道,其實禍根在太后身上,要不是她帶頭,天下女子也不會成為如今這般模樣,看看現在都是些什么事?! 但凡是個貴族女眷,都能對國家大事摻和上一腳,長此以往,大唐的根基恐怕要被她們毀了,乃是滅國之兆呀。 算年份太后早該還政于陛下,可她卻遲遲沒有作為,眼看是貪戀著手中的權勢放不下了。 他就知道當年先帝本不該讓太后攝政,如今天下到底姓李還是姓武??? 該說不說,許安平的同僚果然和他是一個德行,看到他搖頭嘆氣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附和道:誰說不是呢?現在宣政殿里坐著的原本應當是陛下,可惜他卻 唉,我多次勸諫陛下與太后,他們都不聽,也不知道陛下是無心還是故意為之。 兩人對視一眼,表情是如出一轍的哀愁。 從遠處路過的許乘月并不知道有人對她心生意見,她的腿快要走斷了。來的時候心情緊張,還沒感覺有什么,甚至覺得路太短了。 現在一放松,立馬就意識到這段路確實很長,她恨不得立刻坐上馬車。 出了皇城,回到暫住的宅子之后,許乘月緊繃的大腦,終于得到了放松和休息。 沒過多久,宮人將太后的賞賜全部送了過來,動靜吸引了不少周邊的鄰居探頭探腦地偷看。 呂鴻卓找到這一處地方,跟洛陽城是差不多的,周邊住的都是有錢的商人,他們跟權勢沾不上門道,因此雖然長安貴人極多,但他們很少看到宮里的貴人賞賜人的場面。 如今一看這情景,不禁揣摩起來新搬來的住戶的身份。 你說,新搬來的這一家是什么人呀? 我聽聞跟我們一樣是商賈,如今看來可能是我聽錯了。 乖乖,不愧是宮里的賞賜,這幾匹馬車拉的,可都是好東西呀! 他們這些商人雖然因為身份低下不能逾制,穿戴不了太好的東西,但畢竟有錢,眼力見比普通的老百姓高了不少。 許乘月接下來的幾天沒有外出,在宅子里休息。 恢復精力之后,她才帶著兩個婢女悄悄去外面溜達了幾圈。 跟洛陽城相比,長安完全是另一種不同的風貌,讓喜歡新奇玩意的她,玩得興致勃勃樂在其中。 在玩樂中也遇到不少長安的女子,有些盛裝出行,前呼后擁,顯然是大戶人家的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