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此事不知多難陛下衛青現在如何有沒有家信送來?” “戰報未寫應該沒有不然——” 急著想與皇后分享這個好消息的劉徹總算是發現了問題皇后兄弟還沒安全回來呢提及此事豈不是讓她憂心? 不過前朝消息傳到后宮用不了多長時間到時候她照樣會知道什么情況現在不說一會兒她也能知道。 想到這里劉徹直言道: “他也不會繼續出征了?!?/br> 阿這…… 衛子夫頓了頓無奈道: “我一介婦人也不懂戰事罷了還是等他回來再對著他念叨吧?!?/br> “好等他回來朕一定會讓他來椒房!” 在這方面劉徹賣小舅子賣的那叫一個快只是賣完了被皇后這么一提醒他也有些擔憂起來衛青的安危又道: “朕已經賜下封賞倘若你還有些擔憂倒不如一同也賞賜些順便派人過去看看畢竟……等趕到邊郡他差不多也快打完了吧?” 皇帝都允許賞賜派人去看看了衛子夫自然不會拒絕她立刻應了下來緊鑼密鼓的備了不少所需又選了心腹一同送去了邊郡。 如果不按照‘八百里加急’也就是沿途每十五公里換一次馬三四站換一次人的速度讓一個人從頭走到尾那從長安到邊郡的時間就要長數倍 尤其是還得加上封賞準備和路途遭遇雨雪天氣造成的無法前行的時間總之等帶著皇帝封賞的特使到達距離衛青離開韓盈送出戰報都過去一個多月了。 第390章 特使信使 特使來之前,韓盈正在軍民醫院里。 除了衛青伏擊受傷的那些騎兵外,醫院其實還收納了在守城時受傷的正兵和民夫,再加上因為一些其它情況受傷,自費過來診治的,醫院人數最高峰時足足有三千人。 倘若是現代,對于只有十多個醫生,四五十個學徒的醫院來說,這人數完全超出目前所能夠運轉的極限,可對于如今來說,想要運轉起來反而并不算那么難。 原因也簡單,一來,是如今做不到后世那樣的精細化治療,也沒有那么多搶救與電子設備維持生命體征,需要時刻有人關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處理好后,靠病患自己本身良好的身體素質恢復,那工作量減少可不是一星半點。 再一個,便是如今廉價到極致的人力資源。 只需要提供安全,飯食,兩套換洗衣服,一些微不足道的獎勵和一點尊重,仆伇就能承擔起大量的,日?,嵥榈恼疹櫲蝿?,將醫生和學徒們從地獄中解救出來。 這個‘地獄’,顯然不止應對這么多病患日常吃喝拉,以及簡單的換藥等事。 無論古今,人們都有著一套對他人能力、地位評判的標準,這種標準有明面上的,也有潛意識中的,但不管怎么說,驅使他人,不用自己勞動,顯然高于少量的關鍵勞動,而瑣碎,價值極低,面對多人的服務性勞動,無疑是屬于社會最底層的存在。 很不幸,照顧大量的病患日常飲食,吃喝拉撒這種事情,在大眾的潛意識里,是妻子/贅婿,兒女,乃至奴仆所做的事情,倘若醫生去親自做這些事情,而且是針對多人,并長時間都陷于此事當中,那她們無論身份再高,旁人在看她們時,也不會覺著是什么值得夸贊的親力親為,而是會潛意識逐漸將她們看底,甚至會生出鄙夷。 這個問題放到現代都沒有解決,哪怕再說三分治七分養,護士照顧很重要,最后可大部分患者記住,感謝的還是醫生。 沒辦法,護理服務屬性太明顯了,而且它的價值看起來太低,喂人吃飯喝水有什么難的?五歲的稚童都能做,哪有緊急止血,正骨,包扎,開藥這些事情看起來難做。又能立刻將一個瀕死的人救回來看起來重要! 想要改變大眾的潛意識,顯然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讓人時刻處于不安的奴隸制度,反倒成了醫者們維持身價地位的最好助手,實在是一種灰色幽默。 韓盈無力改變這樣的現狀,也只能不予置評,但又不得不說,這的確解放了醫生,讓她們能夠騰出手來,更好的進行統計。 沒錯,這又是一個反常識的事情,比起來醫術治病救人,統計,或者說循證醫學,更能夠快速的對大規模病癥提供有效的改進和治愈率的提升。 事實上,南丁格爾也并非宣傳中,只提著燈照顧士兵的‘提燈女士’,相反,她是統計學家,后世逐步完善的國際疾病分類代碼源頭便是她所做,她還是數據可視化先驅,并進行過關于醫院的設計,至于利用統計學快速尋找有效救助方式的總結更是數不勝數。 在已經無法提升醫療技術的情況下,統計便成了醫生們研究如何降低死亡率的最好辦法,尤其是這次實戰,出現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韓盈很有必要看一看這用士兵生命總結出來的經驗——順帶著還能帶著一份回長安,未來保不齊能推廣邊疆各地呢。 “病房的通風與防寒……這個屬于單一地區的特殊情況,想提升的話,醫院內的病房得重新設計建造,軍民醫院是拿民居暫時兼用的,改起來也不難,就是這新房間最好提前建造個類似的住一住,看看有什么不適應的地方,省得建好之后動不了,又有問題,病患住的難受,你們自己人也難受?!?/br> 翻看著不同醫生送上來的總結,韓盈微微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