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隨著時光的流逝,軍臣單于越發衰老,年邁的狼王已經無法率領他的大軍出征,而他的兒子也看不出狼王能力,沒有他們,右賢王和白羊王只能調動自己部落和勢力范圍的兵力,麻煩的是,右賢王帶來的兵力不多,而這次漢國已經有了兵力準備應對,他們只能又拉來了樓煩王,一起湊了六萬騎兵,兩萬在草原,由右賢王控制,用來牽制衛青率領的大軍,另外四萬,用來進攻漢國。 騎兵浩浩蕩蕩的出行,太過惹人矚目,不能直接沖到面前讓對方察覺異樣,還未到邊關,從對手那邊學會使用斥候的白羊王便派人探查情況,除了觀察城防,還有一重點,便是尋找邊關外的漢人部落,詢問他們是否見到了衛青率領的大軍。 很顯然,抓捕曹捷,確定自家出了叛徒,接下來會有匈奴進犯的上谷郡人加強了邊防,每日出現在城墻上方的人頭多了數倍不說,就連升起的篝火也多了不少,好在沒有聽到多少馬叫。 有這么多兵力駐扎,這里根本不適合突圍,好在再往它郡走走,在交界處,守備還是過往一樣,更妙的是,他們還從幾個關外部落人口中確定了有漢國大軍經過的消息! 這些部落中的人和草一樣,哪邊有風(對自己更有利),便會倒向哪方,而他們作為逃亡出來的流氓,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基本上不可能再回到漢國,只能在關外生活的他們,更多需要依附于匈奴人,面對他們肯定會說實話,不過,被派過來的斥候是個謹慎人,他還是專門去探查了一遍,在看到了后面新出發的輜重車,這才放心的返回了自家大軍,向白羊王和樓煩王報告這些消息。 從上兩郡交界處突圍! 白羊王和樓煩王立刻確定了接下來的行動方向。 四萬大軍,沖上不算多高,戒備又不夠森嚴邊防線并不算多難,白羊王沒有在十里開外已經點燃的烽火,他看著已經打開的城關,心神越發的振奮,伸手用馬鞭指著前方: “兒郎們!神藥、財寶,糧食,女人,奴隸都在里面,沖??!” 回應他的,是一眾匈奴騎兵如狼般的嘶吼。 第384章 匈奴攻城 黑煙滾滾,一節節燃起的烽火,將敵襲的消息傳遞到上谷郡城。 收到消息的韓盈并未感到意外。 她早就預計過時間,匈奴人到達基本上就是這幾天,對方攻打進來才算正常,不打才要擔心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只是打過來仍舊不代表結束,而是所有準備做足后的最終對決,是勝是敗即將定論,如此重要的時刻,韓盈對來犯的敵情一無所知,不清楚城內的狀況如何,更不知道到底衛青制定什么計劃殲敵! 掌控欲越來越強的韓盈,根本無法忍受這種眼瞎耳聾,只能被動等待外界消息的情況,她讓燕武為她穿上甲胄,帶著人飛快趕到郡府。 上谷郡城作為邊郡,遇到敵襲的次數并不少,早就有了一套應對流程,來的路上,韓盈便已經看到收到消息的百姓臉上雖帶著驚慌,卻又能正常往家跑,還有成隊士兵穿著甲胄,拿著兵器趕往城墻處,等到了郡府,里面的吏目雖說已經開始跑起來處理事情,但行動還是極為有序,并未出現慌亂的姿態。 看著上古郡城各人應對的情況,韓盈焦慮的心逐漸往肚子里放了一些。 畢竟此刻公孫敖可不在城中,他受衛青之命,率領著五千騎兵出城去了臨縣駐扎,城里可靠不上他來指揮御敵了。 當然,韓盈也不覺著一個平時能力就很爛的團隊,在突發情況時換了一個實力稍微厲害點的領導就能瞬間改頭換面,執行能力突飛猛進,早在處理完曹捷等人的事情后,韓盈就進行了一次演練,她更擔心的是演習效果和真正應對進攻是兩回事,別前者知道是假的,心態放松,所以才表現的那么好,現在匈奴敵軍真來了,瞬間慌亂起來,六神無主,到處都亂成一鍋粥,那才叫要命。 現在應對的和演習差不了多少,韓盈也就沒有多插手,她帶著人,徑直向郡守郝賢所在的中堂走去,還未靠近,便聽到他中氣十足的命令: “四五萬大軍……嗯,郡中兵力還算充沛,能夠應對,先讓正軍守于城上,備軍駐扎城下,原地待命,征人只將原先所調的民夫征來,運送石塊滾木,其他全都守于閭里,無令不許外出,違者殺無赦!” 在邊郡這種幾乎年年都能遇上匈奴人的地方做郡守,別的不好說,軍事能力絕對能有兩把刷子。 就像郝賢的命令,聽起來有些反常識,‘正?!瘉碚f,遇到攻城,應該男女全部動員起來備戰啊,就算不上城墻,做些轉運的事情,也應該對守城有所幫助吧?可實際上,動員百姓,只在一些特定的時候能用,比如攻城的敵軍有明確的屠城行為,百姓抗戰情緒極高且正規軍所剩無幾,非必要的情況下動員那么多人出來,只會引發更多麻煩。 最簡單的,真全城動員,那怎么也得出來成千上萬的人,上哪兒找人手指揮?這些人大部分可不會有基本的排隊、絕對服從意識,不亂跑都算是好的,真交給他們活計,肯定會這里出點事故,那里晚點時間,這對前線的正規軍簡直是致命的。 而讓這些民眾到城墻邊,那就更危險了,城墻上下容納空間是有限度的,突然增加那么多人,肯定會阻礙正規軍的行動,更不要說他們本身就有畏戰情緒,一旦聽到風吹草動,再經過群體情緒發酵,瞬間就要內亂,好點的只是往家逃,不好的,絕對能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