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總之,如果只是搞個體育□□,收益又是用于支持邊防建設,只要控制得當,那還是可以做一做的,反正割的又不是平民和小吏們的韭菜,別說押注最低五百錢的數額他們買不買得起,就以現在的假期制度來說,哪個平民和基層小吏有時間過來看馬賽? 既然韓盈對此沒有意見,還是很支持的態度,那魏裳便放心的去做了,只是她雖說計算好了這樣能夠盈利,但完全沒想到盈利數額居然會高到這么離譜。 至于為什么會這樣,那必須得提在西漢曇花一現的一項制度了。 陵邑制度,既,徙天下豪族之家于天子陵就居。 簡單來說,就是按照一個標準,將這些人全部遷移到皇帝死后陵墓外居住,這些人多是權貴、豪強、以及巨賈商人,他們既在長安周圍形成一道守衛,能夠防御匈奴和諸侯王等逆反勢力,還能打壓成了氣候的豪強,并將他們搬遷后的土地收歸國有,再次分配,在預制土地兼并上非常好。 就是被遷移的豪強巨賈很不愿意。 所以,這項制度真正能實施下來并標準較低,效果比較好的,也就是漢高帝、漢武帝、漢宣帝三個皇帝,如今漢武帝還沒有完全掌握兵權,沒有遷豪族,不過,僅劉邦遷過來的六國貴族后人就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額,而后面三個皇帝雖然沒有做到徒天下財三百萬以上守陵,但終究還是意思意思遷了些許有家產的家族來守陵的。 這些人手中有錢,又無上進之處,平日里就是斗雞走馬,圍田射獵,吃喝玩樂,平白多了個這樣的好地,自然紛紛涌了過來。 魏裳這兩年的收益,五成是他們貢獻出來的。 其它的那就復雜了,本就喜歡賽馬的,來長安販貨過來消遣的賈商,手中有良馬想炒一炒身家的,長安中過來找樂子的權貴,各地過來尋找機會謀取官職的,吃不慣長安客舍飯菜,索性來這兒吃飯的夷人使者…… 后者還好說,主要是這些守陵的,他們可不只是玩樂,斗毆劫掠乃至行兇都干的出來,三輔的京兆伊也管不得他們,性惡自此,怎么可能不在賽馬場鬧事?這也是為何衛青會掛記著的緣故,畢竟他常面見天子,名號比魏裳有用,常來此處,他們也不會那么過分。 富貴向來都是險中求得,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魏裳其實就已經有了應對各路神仙的準備,但自己苦苦支撐終究和有人撐腰不同,輕松不少的她很感激衛青的扶持: “能有此功,多賴將軍鼎力支持,不然,這賽馬場早就被人給掀了,屬下力薄,斗膽問問將軍,此次征戰流馬苑所供馬匹如何?可堪使用?” 聞言,衛青臉上多了不少笑意:“比上次好多了?!?/br> 當一件小事放在海量的人數上時,再小的事情都會顯得極為巨大,就像是馬,其實如今對馬的標準劃分已經很詳細,車馬戰馬耕馬馱馬各有要求,麻煩的是,如今只有基礎標準,而達到水準和超過這個標準之間,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而魏裳這幾年訓馬,在保證戰馬的速度續航后,著重訓練戰馬的水準達到一致,在去年迎接匈奴的時候,衛青從京中調的部隊有一萬四千匹馬出自流馬苑,兩馬換乘,長時間趕路,一天維持在一百一十里的路程。 只是衛青總共是率領一萬軍隊,還有三千騎兵的馬匹是從別處而來,其中有兩千左右的騎兵,前幾天還沒有問題,時間一久,速度就止不住的下滑,拼盡全力,也只能達到九十里的地步,在腳步明顯被拖累的情況下,衛青便面臨一個問題,是放緩前進速度,還是暫時分隊? 彼時衛青已經走到了邊疆地帶,一直沒遇到匈奴部隊,抓了幾個散開劫掠的匈奴審問后,方才得知匈奴部隊部隊和自己位置南轅北轍,別想遇到了。 動一次大軍耗費極大,他總不能空手而歸,判斷了一下局勢,衛青便決定主動出塞襲擊后方空虛的匈奴本營。 只是這樣一來,速度就不能太慢,跟不上的三千騎兵只能做墊后使用,和副官約定匯合方位和之后,衛青便率人前去偷襲,他倒是成了,可回來匯合的時候卻出了岔子——約定地點沒人,花了兩天才把人等到,因為分兵耽誤了時間,返回途中便與一股同樣返回的匈奴部隊撞上。 幸好,對方人數也在萬人上下,而且衛青這方發現的更早,提前布局迎敵,這才打出了一換二的戰損比。 雖說這件事情有不少運氣的成分,但返回的衛青還是請皇帝最好把戰馬盡量規范一下,這要求其實很難做到,畢竟漢武帝看衛青贏了后躍躍欲試的想進行一次反擊,中間的準備時間可能不足半年,這誰能訓出數萬匹標準一致的馬來?沒想到,魏裳還真的有辦法。 方法也不復雜,確定衛青需要的馬匹數量后,先按照標準就近從馬苑篩選出一批合格的,不足的缺口,再去訓練那些僅次標準一點的馬匹,不管是增加喂食還是增加訓練,總之,這次隨軍出征的戰馬,沒有再出現上次的拉胯情況。 不過,魏裳能這樣做,也是基于如今戰馬儲備豐富,衛青需求量還沒有那么大的緣故,日后率軍十萬出征的時候,就真的沒辦法繼續這么做了。 這是以后的事情,魏裳不知曉未來,自然更關注現在,聽衛青這么說,她舒了口氣,隨即又有些遺憾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