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平定兩郡之功,我頂多占四分,剩下六分皆是昌亭侯所為,要是細細算起來,她一人平三郡的功勞遠超于我,不提她,將這功績全歸我身上,又因陛下一句夸贊出現這么大的聲勢,你不覺著奇怪嗎?” “怪我!我還有件事忘了給你說了?!惫珜O敖懊惱的伸手拍了拍腦袋: “宮中的衛夫人如今又有了身孕,有傳聞說,陛下有意立她為皇后,你又立了戰功,陛下豈不是要給你更高的封賞?說不定會因此封侯,不過……” 說到這兒,公孫敖的面容嚴肅起來: “前朝后宮俱為一體,若如今皇后之位空懸,想爭一爭這個位置的人可不少,說不定真有人在其中作祟,想要令你被陛下不喜,再和昌亭侯結仇,除此之外,那兩位外戚現在爭的極其厲害,你也是外戚,起來就是從他們手中奪食,若是他們出手對付你……也不是不可能,衛青,你要小心些了?!?/br> 參考當年竇太主的所為,衛青覺著竇、田兩位外戚不會用這樣磨蹭的手段,更像是實力不足之人所做。 這樣的小人,他很難揪出來,好在只要修持己身,不露破綻,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心里有數的衛青接下數天都按照以前一樣,正常的點卯做事,也不表現過于自得的態度,隨著他拒絕的時日增多,原本送禮的人也漸漸散去了。 風波剛剛停息,皇帝便召見了他。 相較于很久之前的不受重視,如今的漢武帝對衛青的態度顯得更加親切,如說家常般對衛青詢問在梁譙兩郡的經歷。衛青從建章營成長、由漢武帝發掘,培養,算是有半師之誼,是妥妥的嫡系,再加上衛子夫的關系,過往態度也比較隨和,如今有了這樣的功勞,更親切也很正常。 而面對一位厚黑學點滿的帝王,耍心眼也是很愚蠢的行為,過往幾年對皇帝也有所了解的衛青,將正常和所做的一些不合法的事情都說了遍,末尾,他還對皇帝告了個狀: “梁、譙而郡平定,絕非臣一人之功,臣只不過是清剿了各地匪徒,真正穩定各地的,還是昌亭侯與她派去的那些人手,如今長安將這些功勞全堆在臣身上,著實令臣不安,這是要讓臣與昌亭侯結仇??!” 相較于文官治理功勞難以區分誰多誰少的情況,武官戰爭計算殺敵數量的方式極為容易,同時還有著極大的利益牽扯,功績記載不詳、獎賞出問題對軍隊來說是極大的問題,輕則戰斗力減弱,重則甚至會導致軍隊嘩變,衛青軍隊出身,思維一直難以脫離這方面,劉徹也清楚這點,聽對方這么說后,他搖著頭道: “那群蠢貨哪里會想這么多!” 看衛青臉上浮現出不解,劉徹嗤笑一聲: “你不過是無妄之災,朝中有些人不肯接受女人能做出此等功績,所以將其全推到了你身上而已?!?/br> 衛青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cao作,他怔了片刻,擰緊眉頭道:“不算昌亭侯的功績,那豈不是連她手下那些人也要不算?這可不僅是寒心,是梁譙兩郡要再次動亂了!” “不然怎么說他們是一群蠢貨?飛鳥未盡便要藏良弓,這輩子他們也就那點出息了?!?/br> 提起此事,劉徹對那些人也有些看不上眼,他指了指自己的安幾,笑著道: “不過你也不用擔心,韓嬰可不是個會吃虧的主,十天一次奏書,連帶著屬下啰里啰嗦一大堆事情,看過的都忘不了她們?!?/br> 衛青順著劉徹指的方向看了眼,發現上面擺著份長一尺出頭,寬有長三分之二,厚度足足有三個指節的……紙奏書。 四個多月,韓盈竟然能寫這么多東西來?這得有多少萬字?! 不對,能將這些看完的陛下才更為嚇人吧? 衛青的情緒太過明顯,劉徹看他震驚的模樣,眼中多了幾分笑意,這種性格純粹的人做臣子,可真是令人舒心啊。 “好了,數月不在長安,你jiejie很是想你,她如今有孕,身子不舒服,你去看看她吧?!?/br> 返回長安的衛青終于見到了自己的jiejie,而遠在山陽郡的韓盈也極為有幸的和親人團聚——勘探黃河決堤,如何挖渠泄洪的婁叔和大哥韓粟歷經小半年之久,終于回來了。 第278章 兩條水道 婁行走時的任務是勘探地勢,這使得他必須要四處走動,也就很難有能夠停留的地方,而沒有固定地址,韓盈也無法給他送信,這讓婁行錯過了尚傅去世的消息。 不過,隨著婁行開始返回,一些來自山陽郡的傳聞也讓他察覺了不妙,等進入山陽郡后,更加確定的消息便將不妙便化作了現實。 婁行是個看得開的人,剛確定消息時悲痛難抑,等漫長的返回路程走完之后,那些負面情緒消散的也已經差不多了,甚至還能反過來安慰韓盈說,到他們這樣的年歲和身體狀況,走的這么痛快也是好事,若是像他父親廢人一般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的痛不欲生,苦熬數年才心不甘情不愿的離去,那才叫遭罪呢。 這樣的話,也只有親近之人才能說出口,換個人,恐怕直接要挨一頓暴打了。 祭拜完,一行人返回山陽郡城。 韓盈在郡府附近找了套新房居住,身邊也都是來自宛安縣城的舊人,年齡大的鄭伯已經無力處理越發繁多的事務,所以將管家的職責交給了范石。 他熟知韓盈喜暖,趁著還有時間,趕緊在會客廳翻裝了地暖,雖然比不得后世能將房間溫度烘烤的宛若日夏,但怎么也能有個中春的樣子,再加個火盆,人還是很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