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他的官路也有點不好說啊。 韓盈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桑弘羊說的含糊,但官營二字其實已經暴露了方向。 漢代國家的財政和皇室的財政是分開收的,農人的人頭稅、田稅,是大司農管的,應用于整個國家,比如某些基建工程,給官員發工資,邊疆守衛將領發糧食,以及最重要的給皇帝修陵墓。 至于而山川林澤,以及商業貿易的稅收之類的,是皇帝的私人收益,用來支撐皇帝的日常生活,養后宮,祭祀和賞賜之類的。 而桑弘羊所提到的重點,便在商業貿易內部的官營作坊,它們有點像后世的國企,但很少涉及民生產業,大多制造的物品會供給宮廷或者官府使用。 不過,由于漢代的官員體系還很粗獷,很多認知和后世不同,比如少府并不是后世認知的內務府,是皇帝的家仆,事實上,少府包括下轄的官員大多都是朝廷正職,而且涉及范圍極其廣泛,宮內宮外無所不包,非常龐大復雜。 只是再屬于朝廷正職,涉及匠人、官營作坊的職位,還是官員是鄙視鏈的底層,畢竟它職權范圍狹窄,不是官,晉升也難,皇帝想要任命個女子個這樣的吏職,而且從事符合和女性相關(接生)的事情,那其他大臣會有爭議和反對,但肯定會比韓盈想要做縣令、當郡守容易的多。 桑弘羊會這么篤定的說她能升職,也是出于這點。 隸屬于少府名下,那便不用擔心換個縣令說裁女醫和醫屬就裁,未來的道路也清晰起來,而且以桑弘羊的意思來看,他怎么都得讓她在進步一層才能體現他值得追隨的實力,那從縣升到郡,管理一郡的醫屬便是最好的體現。 甚至,對方還會許諾,她持續努力,日后說不定能去長安管理全國的醫屬,好處有很多,那,得到它的代價呢? 韓盈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兩個詞。 職權受限和天花板降低。 有她和尚傅在的緣故,醫屬內的女醫并沒有集中在行醫和種植藥材上,她們至少還參與了農業以及基層矛盾調節……可一旦固定在官營作坊上,這些事情可能都要被砍掉,畢竟固定職權范圍后想和其它官吏協調就是非常難的事情,這樣一來,醫屬對人口的提升肯定會下降,還會反過來影響醫療行業的發展。 當然,再影響,真鋪開醫屬后,所創造的價值也是巨大的,那第二個問題來了,官營作坊屬于少府,少府同列九卿,往上是三公,往下是尚書,再往下才是太醫令,是國家醫藥的最高官職,以女性局限的身份來說,她拼盡一生,最后的終點可能也就是它了。 理論上來說沒什不好,問題是,漢代沒有后世標準的品階,是以俸祿來看大小,而現階段,太醫令的俸祿只有六百石,頂多是個中等官職。 不過,若真是醫屬能夠全方位鋪開,以其所掌握的權力和創造的價值,主管天下醫藥的太醫令肯定要提升俸祿的,到達兩千石也不是沒可能,但問題是,前期她沒資格做太醫令,肯定要由對方管轄,后期太醫令地位提升的好處,一定會和她韓盈有關系嗎? 韓盈覺著,很大可能是沒有。 其他大臣或許會容忍一個女子在縣里為醫曹,在郡里管理一郡的藥作坊,但他們不會允許女子在中央任職偏政事醫官。 這種不允許甚至不需要直接口說,就像韓盈當初直接通過命令女醫們禁止男孩參加考試一樣,給她設置一個最高通向皇后、太后的職位,再將其它藥材儲存、流轉之類的關鍵職位換成男性,直接就能堵死韓盈和后來女性其它的上升通道。 這樣的設想一定會發生,因為龐大的醫療系統必須劃分出不同的職責,而由醫屬創造的價值太高,肯定會有不少人想過來分一杯羹,如此一來…… 要桑弘羊打算給的路,真是她所想的話,那和絕路又有什么區別? 只是對方是天子近臣的話,她還真不好拒絕,還有濟陰郡守……麻煩啊。 韓盈揉了揉發疼的腦袋。 她的前路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漢武帝時期是變革的時代,少府專營的鹽鐵、鑄幣等原本屬于皇室專享的財富都被他劃歸了國有,出身商人,游俠、奴隸的普通人也能權勢滔天,留于青史,性別會影響她的前途,但不至于最后只做個義姁(漢武帝時期,王太后身邊的女名醫)。 起步和路線很重要,不能出錯,一定還有別的辦法…… 韓盈在苦思未來,離開的桑弘羊也在思索要找什么人。 正如韓盈所想,他的辦法就是走掛名少府的太醫令下,走官營作坊的道路,只要說服皇帝,那安排個女子在郡中往下設立大量的醫屬算不上什么難事兒,就是這樣做犧牲了韓盈的部分能力,她能治理好一縣,那一郡也是沒什么問題,而管理官營作坊,那能保證藥材和儲備醫生,就已經是頂天了。 從韓盈的角度來說,這肯定是虧的,但對于桑弘羊來說,付出一點代價獲得大量的藥材和人才儲備體系,那簡直是賺翻了好嘛,至于韓盈——虧就虧吧,誰讓她是女子呢? 將韓盈放在一邊,桑弘羊著重思考后續要如何做。 朝中的人肯定能看出來醫屬的價值,他們才不會放過這塊肥rou,若韓盈是男人,他直接推對方上去做主管,將這些事兒全壓下去,偏偏她是女子,想主管此事太難,別人想要分權,直接將她做的事兒拆分換成男子,又或者把后續運輸之類的事務拿去即可,難度極低。